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家說:父母常做這件事,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

心理學家說:父母常做這件事,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

文:小學生學習,學習哥

最近看了一個泰國的小視頻,被裡面的媽媽深深打動了。

孩子在足球賽上表現糟糕,賽後,教練婉轉地說,孩子雖然努力,但基礎不太好,頭槌技術為零。

回到家,看著心情低落的孩子,她略一沉吟,轉過頭微笑地對孩子說:教練說你很努力,以前你完全不會用頭頂球,但是現在已經時不時可以做到了,再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了。

媽媽話音剛落,回頭再看,孩子已經跑出去練球了。

跟其他小球員一起訓練時,孩子跑得沒別人快,還摔了一跤,他站起來沮喪地來到媽媽面前說:「我追不上其他人。」

媽媽則微笑著說:「沒關係,努力去超過你前面的那個就好!」

因為媽媽的信任和鼓勵,孩子沮喪的臉上綻開一朵向陽花。他繼續為夢想努力著,跳得更高一點,跑得更快一點。

而媽媽,仍一貫地安然平和,給孩子最大的信任,為孩子每一寸微小的進步而歡喜。

故事的最後,在一場足球賽的最後一分鐘,孩子用一記漂亮的頭槌轟開對手大門,在終場哨響前扳平了比分,媽媽和孩子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

媽媽的信任,激發了孩子的「小宇宙」,激勵他釋放了全部的潛能,也必將成為他未來成長路上的最大動力。

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實驗」告訴我們,你發自內心地相信孩子、認同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感應到這種正向反饋,他就真得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2

有人問孩子成績,你會怎麼回答?

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笨死了,全班倒數!」

「我小的時候成績不錯,Ta真是笨死了,一點都不像是我親生的!」

聽到這樣的數落,相信每一個孩子心裡都會起漣漪的。輕者臉色馬上會變得陰沉,重者馬上頂撞,甚至仇視。日積月累,會給孩子積澱自卑、不滿、憤怒等情緒,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當有人詢問孩子的成績時,家長可以說:「孩子上某年級啦,懂事多啦,成績不錯。」

然後朝孩子微笑,問孩子:「是吧?」不管孩子成績怎樣,得到的是肯定和鼓勵,對健康成長是好的,因為家長給的是正能量。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好好地誇上一番,效果肯定會好很多。」

3

之前「常春藤博士跳樓自殺」的新聞,就是家長不斷摧毀孩子信念、不相信孩子的苦果。

當女兒考上常春藤大學博士的時候,也只是點了點頭。

面對女兒時,她總是冷嘲熱諷、惡言相向。

再又一次的指責時,女兒問:「我是不是永遠沒法讓你滿意?」

母親只回了句:「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

聽到母親的話,女兒轉身跳下了樓。

這條微博的評論,可以用滿目瘡痍的形容了,多得是這位女博士類似的故事:

哪怕不是故意的,但父母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在孩子眼裡,都會被放大解讀。

孩子的心其實很敏感的。

4

還記得以前看《旋風孝子》的時候,總是會為陳喬恩母女捏把汗。

當一隻攝像頭拍下她們母女的日常,會覺得她們母女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對勁。

比如這個場景,陳喬恩母女坐在沙發上,各看各的書,鏡頭快進了十倍她們依然保持同一姿勢,而且彼此沒有任何交流。

兩人同乘一輛車,也無話可說,陳喬恩的表情更是嚴肅得像順風車司機。

有人說,判斷一個人的心與你貼得有多近,就要看你們單獨在一起時,冷場的情況下會不會感到尷尬。

可是沒想到,這個令陳喬恩尷尬的人,竟然是她的母親。

陳喬恩和媽媽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們的關係為何如此「僵化」?

陳喬恩在接受採訪時稱:小時候,對母親有不好的回憶。

陳喬恩說,自己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媽媽甚至曾經用枯樹枝把她打到流血,這成為她心裡一直無法釋懷的陰影。

在這種「經常被打」的大背景下,陳喬恩小時候與母親疏於親密,缺乏溝通,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媽媽,成年後她依然刻骨銘心地記得媽媽的嚴厲,對媽媽心懷恐懼。

當記者問起陳媽媽當年打喬恩的事時,陳媽媽眼眶濕潤了,她表示,自己當年對待孩子的方式的確不好,但沒想到會給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我不是故意的。」陳媽媽的一句話道出了所有家長的無奈:一邊全身心地愛著孩子,一邊因為錯誤的言行和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刀刀見骨的傷害。

媽媽一定是愛孩子的。

但為什麼孩子卻怕媽媽?

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問題,卻不知如何解決,他們和父母不停地在觸碰中受傷,在交流中碰撞,最後不得不採用「敬而遠之」的方式迴避正面溝通。

經常聽到有家長抱怨:我家孩子什麼都不跟我說,我家孩子總是對我撒謊,我家孩子成心跟我對著干!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是什麼導致孩子拒絕和您溝通、叛逆、隔膜深呢?

是因為真實的他們一直沒有被接納。他們不敢和你真實的相處。

5

中國很多家長都有一樣的誤解,認為孩子是不能常誇的。

所以孩子們經常遇到以下問題:

喜歡街舞卻被說是沒什麼用的技能,只會耽誤學習;

學習名次進步了,也會用「繼續努力」代替「你真棒」;

就連學霸的父母也免不了打壓孩子:「你別的科目都能考好,怎麼體育這麼差?」

父母為什麼不喜歡誇自己的孩子?

他們害怕孩子會因為太多的誇讚變得驕傲自滿,於是盡量以打壓的方式讓他們時刻保持清醒,記住「勤勞致富」的人生箴言。

但是很多時候,他們都忽視了語言尺度的拿捏,以及,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這種「打壓式教育」。

可「打壓式教育」終究不是教育,而是打壓。因為他們也是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妥,甚至還是獲益者,於是便把同樣的教育方法延續給下一代。

就是這種心好嘴壞,把孩子傷害的體無完膚,最終變成了一個敏感又不自信的人。

相信父母都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相比起傳遞負能力,教孩子做人,幫孩子成長,再給孩子足夠多的愛,讓孩子知道這世上永遠有人保護他、信任他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少誇聰明,試試這15句
被大自然親吻過的女孩,更懂得什麼是獨立,活得健康漂亮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