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因也不差
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Novosibirsk),科學家們從1959年開啟馴化銀狐。這項研究篩選了6萬多個個體,在近10年才終於獲得突破,挖掘出這種動物的萌屬性。研究者選取出已經在農場飼養了幾十代的銀狐中最馴服的個體,以它們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再從子代中選取最馴服的個體再次雜交。如是再三,通過四代的人工選擇,得到的個體已然能夠像狗那樣搖晃尾巴回應飼養人員;再過了兩代,它們的行為更加像狗——會對著主人嘀咕、嗚咽,甚至是不停地舔主人的臉。這些還不算。那些通過人工選擇的銀狐中,已然出現了能夠看懂人類手勢與眼神的個體。
文位元組選自果殼網《https://www.guokr.com/article/22489/》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信息,是看一個BBC的紀錄片《狗狗秘聞》,科學家幾乎把銀狐馴化成了狗一樣的寵物。
這是個優選過程,親人溫順的銀狐被選中和允許繁殖。對於那些參與實驗的銀狐來講算是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了。
狗就是這樣從灰狼一步一步馴化過來的,進而根據用途和喜好培育出更多的品種。
顯然,開始是由於具有某些基因的銀狐和狼受到人的青睞,經過多代繁殖,有基因返祖的個體則被遺棄。這個基因固化過程是被獎勵的。
對於致病的細菌和病毒,固化基因可不會令種族興旺。面對人類不斷升級的藥物和免疫力,有時候基因突變才可能不滅種。這方面流感病毒是高手,天花病毒是笨蛋。
我不知道人類處於哪一類,是被獎勵的基因穩定還是突變進化才有未來?我不太相信僅憑大腦可以應付未來億萬年的時間。
人類社會人人平等,都有同樣的養育後代機會,基因層面的優勝劣汰就不存在了。雖然有婚前檢查和產前檢查,那只是減少畸形和部分遺傳病,說白了,就是減少拖後腿的,對於人類基因優化沒有意義。
有時候,媳婦開玩笑說我個不高,體不壯,眼小腿短,這樣的生物在叢林規則是該被淘汰的品種。我想想也是,對於自己佔用社會資源深感慚愧。即便開放二孩,也是不敢生了,怕給人類的進化添亂。
轉念一想,也不一定啊。萬一未來太陽爆燃,人類還沒有太空移民的本事,在地球上生活窘迫。那麼大個體壯的人肯定浪費糧食,大眼睛的經不住強光照射,那麼我這樣的豈不是人類的未來了。
現在不少病可以歸結為基因不好的原因,比如腫瘤和運動神經元病。我想是不是人體也在尋求遺傳上的突破,只不過還沒找到更好的基因表達方式。
也許將來某一天,突變的基因會賦予人類超能力。
想到我可能是變種人的前輩,不禁得意。
TAG:漸動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