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科醫生遭遇自家孩子生病,呼籲遠離過度治療!

兒科醫生遭遇自家孩子生病,呼籲遠離過度治療!

前幾日同學慧慧的女兒發燒,家裡起矛盾。起因很簡單,8個月的女兒體溫39.4°,同學在中醫二附院兒科工作,老公骨科,公公是中醫一附院的名老中醫。

發燒第一、二天,全家人都比較淡定,孩子的肺部沒有異常,雖然沒有抽血檢查,憑經驗感覺孩子是病毒感染。餵了退燒藥、抗病毒顆粒等,在家處理觀察。

第三天,仍舊反覆高燒,孩子哭鬧。婆婆耐不住性子,朝老頭子吼道:「你看了一輩子的病,連自己孫女的病都看不好。」老頭無奈的搖頭笑笑,交代孩子奶奶多喂水。慧慧也贊同公公的觀點,結果被婆婆潑冷水說:「還兒科醫生呢,醫不自治!」

第四天,老公也扛不住了,一早和孩子奶奶抱著孩子查了血常規,結果病毒感染。揪著的心也放下了。傍晚,孩子的體溫逐漸降下來了,夜間體溫雖有反覆,但是都沒有超過38.5,第五天,孩子出現了幼兒急疹。這下全家才鬆了一口氣。

孩子發燒,家庭每個人對疾病的判斷、治療都有差異,導致矛盾產生。就連中醫兒科工作的同學,也受到婆婆的質疑。這也難怪臨床工作,慧慧覺得家長各種不信任,心急的家長希望馬上藥到病除。

慧慧覺得,在當前的醫患關係矛盾下,醫生如何配合家長,讓孩子科學、適度治療,成了臨床工作難題。

事實上,過度治療很常見,短期效果非常快,家長覺得醫生醫術高;同時醫生還能獲利,每個人都皆大歡喜。想要適度治療在臨床推行非常難。

對於家庭常見病,家長最好不要要求醫生立竿見影,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有抵抗力,適當的治療才是最適合孩子的,而非過度治療。

慧慧把兒科門診的常見病,挑出來一兩個,拋磚引玉,避免家長心急,導致給孩子過度治療。

1、發燒

體溫的高低似乎成了家長判斷孩子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看到孩子攀升的體溫,家長也跟著焦慮緊張,擔心發燒會燒壞了孩子大腦。第一反應就是抱著孩子急急忙忙去醫院。

到了醫院,若血常規結果是病毒感染;普通的感冒導致的。醫生建議帶孩子回家多喂水、休息、發燒給予退燒藥物干預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相信醫生,而非問責醫生不作為。

事實上,大部分孩子夜間發燒也不需要夜間急診;孩子感冒發燒、積食發燒,夜間體溫燒起來很常見;若孩子沒有煩躁不安、嚴重吐奶、精神萎靡不振等情況,在家用藥觀察即可。或者在家用退燒藥處理之後,孩子哄睡;次日再發燒,前往醫院也不遲。

2、咳嗽

家長要學會鑒別孩子咳嗽聲音,知道孩子是什麼病導致的咳嗽。普通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

這之間是有區別的,普通感冒除了咳嗽之外,有感冒的癥狀:流鼻涕、打噴嚏、流眼淚、發燒等。發病之前有誘因,受涼、氣管感染、吃了涼東西等。

遇到這種情況,感冒藥、食療、多喝水,對孩子的疾病都是有幫助的。

急性支氣管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幾天後出現咳嗽,先乾咳,後有痰。多是病毒導致,家長用藥要注意,不建議用抗生素,除非合併細菌感染。平時給孩子多喝水、濕化氣道,讓分泌物咳出。

小兒的常見病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總之,家長要保護好孩子,不要吃不該吃的葯,不輸不該輸的液體,遠離過度治療。醫生也儘可能給家長多交流,即使在兒科醫生荒的年代,這樣做會加大工作量;若不如此,過度醫療、以及家長不會理性看待孩子的疾病,很難扭轉。最後本文結束之前,建議家長也要主動多學習,給自己普及醫學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