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啊!回到宋朝過七夕

走啊!回到宋朝過七夕

李開周

七月七,牛郎會織女,這個傳統節日如今已經被商家炒成國產情人節,一些已婚或者未婚的男士,會向妻子或女友送玫瑰,送巧克力,送項鏈和鑽石,就像在過真正的情人節一樣。

但這並不是傳統節日本來該有的樣子。就拿宋朝來說吧,那時候的七夕根本不是情人節,而是兒童的狂歡節、少女的乞巧節、已婚婦女的求子節。

兒童的狂歡節「生花盆兒」、水上浮, 玩一把卡通版田園風光

現在假設您穿越到了宋朝,穿越到北宋開封或者南宋杭州的大街上,在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您一定能看到很多小朋友。這些小朋友,或扎著衝天辮,或留著鵓鴣頭(頭頂剃光,兩側留髮),上身交領短袖,下身窄腰肥褲,正在街上蹦蹦跳跳地玩耍。小孩玩耍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們手上都拿著一隻荷葉,葉面闊大如斗笠,葉柄長可一尺余。如果這天不下雨,他們雙手斜抱荷葉柄,將荷葉從另一側的肩膀上伸出去;如果正在下雨,這些孩子會把荷葉遮到頭頂上,彷彿撐起一把綠色的小傘。

假設你隨便跟著一個孩子回家,你還會發現他們家院子里擺滿了水盆。水盆里當然有水,半尺深的水面,上面漂著玩偶。什麼玩偶呢?小魚、小龜、小雞、小鴨、小鴛鴦。這些小動物都是假的,用黃蠟熔鑄而成,淡黃色,手感柔軟,有彈性,放在水盆里,漂啊漂的,供小孩玩耍。除此之外,水盆里還漂著小牛郎和小織女,當然也是用黃蠟做的,牛郎淳樸,織女嫵媚,兩尊蠟像都是盤膝而坐,重心很穩,載沉載浮。

你邁過院子,走進廳堂,一進堂屋,能看見門口屋檐下那排小花盆,花盆裡沒花,只有密密麻麻發到半尺長的綠豆苗,青綠可愛,彷彿縮微版的森林。

走進堂屋,客廳正中是一張八仙桌,八仙桌正中是一塊木板。那木板很厚,撒了一層草木灰,也灑了水,上面種了一小片穀子,穀苗剛剛萌發。在穀苗後面,有一間用柳枝和青草捆紮的小茅屋。在茅屋後面,有一片挖得淺淺的魚塘。魚塘里還真有魚,是最小的魚苗,半透明的魚兒在小魚塘里游來游去。你再仔細瞧,木板上還有別的東西,例如一個泥塑的黃牛,一個木雕的農夫,農夫扶犁,黃牛耕地,穀苗萌發,魚翔淺底,這不就是卡通版的田園風光嗎?

你不懂,向小朋友請教,小朋友會告訴你,他們家水盆里漂的玩偶叫「水上浮」,堂屋門口擺的綠豆苗小花盆叫「生花盆兒」,屋裡八仙桌上那塊有牛有魚有農夫的木板叫做「谷板」。

少女的乞巧節

結網、穿針、祭織女, 男生也可乞聰明

七夕與織女有關,織女是在天上織布的仙女,心靈手巧,沒出閣的姑娘想讓自己心靈手巧,就得多拜拜織女。

宋朝姑娘拜織女,其實挺無聊的。

第一,摘一些楝葉(摘不到就買),鋪到一張高腳木桌上,鋪勻;

第二,在楝葉上放一個小小的閣樓,這閣樓用竹子、樹枝、芝麻稈兒和鮮花捆紮而成,閣樓上層放著織女的畫像或者塑像,表示這是織女在天宮裡住的綉樓;

第三,在織女綉樓下面擺放供品,包括瓜果、美酒、針線笸籮;

第四,向織女叩頭行禮,口中念叨自己的芳名:「某某某乞巧,某某某乞巧。」如果不好意思說出來,可以把「某某某乞巧」這句話寫在紙上,再把紙塞到針線笸籮里,等拜過織女,將紙燒掉。

拜織女的時間一般在傍晚,吃完飯以前。等吃過晚飯,假如有月亮出來,宋朝姑娘還會做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兒:對月穿針。七月初七是上弦月,月牙彎彎,月光昏暗,就著昏暗的月光,將絲線穿過針眼,假如眼神不夠好,手不夠靈巧,肯定做不到。宋朝女生相信,七夕對月穿針成功,一年心靈手巧;萬一穿不過去,就會笨上一年。所以從常理上推想,對月穿針的針應該是特製的,針鼻兒超大,針眼兒超寬,穿起來超容易。

還有一種乞巧方式,是讓蜘蛛結網。逮一隻蜘蛛,放到盒子里,再把盒子罩住。第二天早上,打開盒子,如果那隻蜘蛛已經結出一張又大又規整的網,那就預示一年當中心靈手巧;如果蜘蛛沒有結網,或者結的網太稀疏太難看,那表明這個女生太笨。

女生乞巧,男生呢?男生乞聰明。七夕當晚,宋朝的讀書少年也像女孩子那樣找一張桌子,鋪一層楝葉,楝葉上扎閣樓,閣樓里供牛郎,牛郎腳下擺放供品,並且將筆墨紙硯擺上去,在供桌前叩頭禮拜,口稱「某某某乞聰明」即可。

女生乞巧,男生乞聰明,供桌上都要鋪一層楝葉,也就是楝樹的葉子。楝樹是北方平原上極為常見的高大喬木,暮春開花,深秋落葉,葉子有殺蟲功效。我記得小時候,跟著祖父住在西瓜地里,瓜庵低小潮濕,蚊蟲甚多,祖父就在麻繩編織的小床上為我鋪一層厚厚的楝葉。

已婚婦女的求子節

互送「摩睺羅」,幾乎衍生天價娃娃

宋朝七夕有一樣東西比較費錢,但又必須得買,買了還要向親朋好友贈送,這樣東西叫「磨喝樂」。

七月七晚上,北宋開封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橋以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朱雀門南大街以及馬行街等地段,都有商販出售磨喝樂。所謂磨喝樂,實際上是一種玩偶娃娃,下有木雕底座,外罩碧紗籠,有的還用金銀首飾來裝飾,成對出售,一對能賣幾千文。

「磨喝樂」一詞,是漢語對外來語的音譯,在宋朝文獻中譯法不一,有的寫成「摩喝樂」,有的寫成「魔合樂」,有的寫成「暮合樂」(這個譯名令人浮想聯翩),還有的寫成「摩睺羅」,簡稱「摩羅」。

《武林舊事》第三卷「乞巧」條:

七夕前,修內司例進摩睺羅十桌,每桌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悉用鏤金,珠翠衣帽,金錢釵鐲,佩環珍珠,頭髮及手中所執戲具皆七寶為之,各護以五色鏤金紗櫥。制閫貴臣及京府等處,至有鑄金為貢者。

七夕之前,專門負責製造大內用具的修內司(相當於清宮內務府麾下的造辦處)按照慣例,要造出十桌摩睺羅,每桌三十個,共三百個。這些摩睺羅有大有小,最大的一米左右,與幼童一般大小。材質也不一樣,有的用整根象牙雕刻而成,有的用整塊龍涎香雕刻而成。無論何種材質的摩睺羅,一律鏤金,用珍珠和孔雀毛做衣服,頭戴金釵,腕佩玉鐲,摩睺羅手中拿的玩具也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珍貴材料製成。各路制置使、安撫使、安撫大使等軍區長官,以及臨安知府等高級文官,也要向大內進貢摩睺羅,為了得到皇帝的歡心,有人甚至用純金來打造。

如此貴重的玩偶娃娃,窮苦百姓肯定買不起,他們只能買泥娃娃。兩宋時期,泥娃娃製作最精巧的地方是平江府,也就是現在的蘇州。查明修《姑蘇志》,第五十六卷稱:「宋袁遇昌居吳縣木瀆,善塑化生摩睺羅,每摶埴一對,價三數十緡,其衣襞腦囟,按之蠕動。」宋朝有一個巧手匠人袁遇昌,住在蘇州木瀆鎮,擅長製作摩睺羅,每捏一對,價值三千文到幾萬文,若按北宋承平時節銅錢購買力,三千文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兩千元。一對泥娃娃而已,憑什麼賣這麼貴呢?因為袁遇昌的手藝太高明了,他的泥娃娃居然會暗藏機關,摸摸衣服會動,按按頭頂也會動,簡直像真娃娃一樣。

按宋朝風俗,已婚婦女倘若沒有孩子,七夕時應該將摩睺羅供在家裡,多摸摸摩睺羅的頭,來年就會生小孩,生出來的小孩就像摩睺羅一樣可愛。

「摩睺羅」是音譯的外來詞,所以摩睺羅必定也是外來的玩偶。很多學者認為,這種玩偶來自佛教。例如胡適認為摩睺羅即是天龍八部里的摩睺羅伽(一譯為「摩呼洛伽」),可摩睺羅伽是大蟒蛇,跟玩偶娃娃一點兒也不像。鄧之誠認為,摩睺羅就是羅睺羅,羅睺羅就是釋迦牟尼的兒子,這個小朋友幼年出家,形態可愛,在佛教盛行並且世俗化的宋朝,成了七夕節的玩偶。

這個說法有些道理。

供圖/李開周(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綜合快訊早知道 的精彩文章:

聯想控股減持聯想集團 就算有5G也讓人產生不良聯想
引力傳媒:與位元組跳動存在合作關係

TAG:綜合快訊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