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六口」,歷史鑄就的長城經典地標!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融與衝突的前沿。從戰國到明、清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在山西境內留下的歷代長城約有3500公里,分布在全省9個市40餘個縣,現存較完整的城牆和遺迹有1500多公里。
在800餘公里的明代內、外長城和上千公里的其它歷代長城,為山西的曠野留下了無數道大地的傷口,也鑄就了諸多經典的長城地標。歲月侵蝕,風雨滄桑,一個個關隘就象一個個不死的老兵,雖然正在慢慢凋零,但依舊堅強挺立,護衛著身後的大好河山,為後人留下永恆的記憶。
其中,分布於長城上的這六個關口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他們就是有著「長城六口」之稱的平型關、偏頭關、雁門關、寧武關、娘子關和殺虎口關。
平型關 篆刻:李澤峰
平型關,位於雁門關之東,山西省靈丘縣與繁峙縣交界的關嶺上。平型關四面環山,峰巒疊嶂,地勢極為險要,自秦漢以來即為軍事要隘、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多次戰事。平型關這一千年古隘雖然歷史悠久,但其真正名揚中外,還是因為全國抗戰初期的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25日拂曉,日本侵略軍坂垣師團21旅團輜重大隊進入這段峽谷古道,預先埋伏在崖頂由林彪指揮的八路軍115師發起進攻,激戰一日,大獲全勝。殲敵1000餘人,毀壞、繳獲敵汽車100餘輛,大車200餘輛,九二式野戰炮1門,輕重機槍20挺,步槍1000餘支,戰馬50餘匹及其他軍需物資。平型關戰役震驚中外,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喚起了世界進步力量對中國人民的聲援與支持。平型關,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不畏強敵、無堅不摧的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徵。
偏關 篆刻:李澤峰
長城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她猶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於中國北方遼闊的山川大地萬餘華里。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但你知道長城與黃河第一次握手的地方在哪裡嗎?就在偏關。
「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頭關的讚譽。偏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
偏頭關歷史悠久,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歷代兵家爭奪重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戰場。「趙武靈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關秦漢屬雁門,隋屬馬邑,唐置唐隆鎮,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偏頭關城形狀不規則,東西長1100米。東、西、南三道城門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處砌磚石,南門至西門一帶,磚石大部猶存。西牆、北牆多為夯土牆,東部城牆已毀。明代除設置「偏頭關」外,在重山峻岭的長城沿線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樺林堡、老牛灣堡、草垛山堡、老營堡等。這些堡城的邊牆現多僅存夯土,唯地處黃河岸邊的樺林堡地段,約30公裡邊牆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於河岸,甚為壯觀。
雁門關 篆刻:李澤峰
山海關因處於長城最東邊,地理位置重要,被稱為「天下第一關」;嘉峪關因處於長城最西邊,氣勢雄壯,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而雁門關因歷史最悠久、戰事最多、地勢最險而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雁門關自古就是邊防戰略要地。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雁門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李廣曾經在此,衛青曾經在此、霍去病曾經在此、薛仁貴曾經在此……你可以站在他們站立的地方,回到歷史的現場,然後毫髮無傷地回到現在,烽火已滅,長城酣睡,在蒼茫的沉陽里,隱約聽見遠去的達達馬蹄……
寧武關 篆刻:李澤峰
寧武關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寧武縣城區,是明朝長城防線外三關之一(另兩關為偏頭關、雁門關),處於三關中路,又是明沿長城一線九邊重鎮之一山西鎮的治所。
外三關之中,偏頭為極邊,雁門為衝要,而寧武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勢。」
明末天下大亂,義軍蜂起,崇禎十七年二月的寧武關之戰是明亡前夕的最後一場血戰。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寧武關成為阻止李自成農民軍北上的最強固的防衛工事,最終李自成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
篆刻:李澤峰
娘子關位於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是扼守三晉的東大門,也是長城上的著名關隘,有「天下第九關」之稱。娘子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唐朝設立承天軍戍守處,唐大曆年間(767—779)修建「承天軍城」。宋代建「承天寨」。娘子關現存關城建於明代,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東、南關門兩座和長約650米的城牆。
關於娘子關這個名稱的來源,有不少傳說。明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凡「婦人服靚妝」經過妒女祠時,「必興雷電」,大發嫉妒,故為妒女,娘子關因此得名。《元和郡縣誌》則說,春秋時晉國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綿山,後人為之築妒女祠。另一個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陽公主曾率娘子關在此鎮守,並創建關城,因而把此關稱作娘子關。
娘子關東門裡,桃河岸邊,有處磚砌石台,傳說是平陽公主的點將台。據說,平陽公主在娘子關任帥期間,常常身不離鞍,手不離刀,表現異常勇敢,就在她與柴紹將軍結婚以後,仍不忘軍中生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中英傑,娘子關與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續到今天。
殺虎關 篆刻:李澤峰
殺虎口關口,古稱參合口,又稱殺虎口、參合陘、蒼鶴陘,,唐朝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瓦剌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清代以來,天下一統,改胡為虎,其餘地名亦改胡為虎,改虜為魯,逐成固定名稱。
作為一代雄關,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歷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將,設置防守。自從明王朝與蒙古靴靶部落議和通商以後,殺虎口又成為中原與塞外的集易中心,商賈輻揍,店鋪林立。
殺虎口是明清山西歷史的縮影,是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走西口」不僅承載著晉商商幫的光榮與夢想,成長與艱辛,更銘寫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謀生的血淚悲情,「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TAG:行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