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皆是一場緣分
多少家庭,過著過著就硝煙四起。
日子久了,夫妻之間誰也看不慣誰,誰也改變不了誰,摩擦衝突從此有了滋生的溫床,一點就著。
自孩子出生起,對孩子的管教從來無固定模式可走,在摸索和磨合的過程,一旦一方出現偏差,家裡必定雞飛狗跳,日久不得安寧。
家庭的不悅和痛苦就此而來。於是,我們不禁感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甚至說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1
家庭的組建、夫妻的結合、孩子的出生,似乎冥冥中是由上帝事先安排好的。
當我們(暫且稱為A)長大成年到一定年紀,上帝說,我指定B和C與你組成家庭吧。於是,就有了現在的丈夫(妻子)、子女,這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緣分吧。其實,在這種緣分中,A與B、B與C、A與C之間並不完美,依然有缺陷,甚至隱藏著痛苦。
一天,孩子一小學同學媽媽突然說道:「這個世界怎麼了,我一個女同事今天說他們夫妻正在鬧離婚,他們明明感情很好啊,平日各種秀恩愛,簡直就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伴侶......」
因此,再好的夫妻難免會有口角,甚至有可能升級為聚散離合。
再來看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這份緣分。想當初孩子初入這個世界,我們是多麼幸福快樂,因為孩子的到來,生活中一切的煩惱煙消雲外,剩下只有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
然而隨著孩子的漸行長大,父母們發現養育一個孩子並非易事,甚至會不斷遭受挫敗,永遠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勝一籌,好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於是,不自主地陷入各種攀比、困惑與迷茫。
理想、完美的夫妻之理、育兒之道現實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同一個體在不同的時段也會有個性上的差異,因此,人與人之間只存在相互的磨合、適應與不斷的調整。
夫妻,抑或父母與子女之間,因「緣」聚在一起,至於以後的路怎麼,還在於個體自身的選擇,但總不要奢望永遠的詩情畫意與順心美好,其實,更能持久的是那份平淡,既不是極度歡愉的快樂,也不是落魄錐心的痛苦,快樂和痛苦從來都是短暫的、片段的。
夫妻之間哪有一輩子的你儂我儂,等一切喧囂平靜之後,真正考驗情感的是每天的柴米油鹽,病痛時彼此的噓寒問暖;孩子表現優秀,父母自然為之高興、驕傲,孩子叛逆、成績不佳,父母就少一分攀比吧,坦然接受孩子的現狀,然後繼續用愛去牢固今生這份來之不易的父母子女情分。
2
我們的壽歲都是有限度的。幾十年時光,在歷史長河中短暫而渺小,對於茫茫宇宙來說,更是稍縱即逝的流光一閃。
但回歸家庭生活,與家人相處時,我們簡直認為自己可以永生。不加修飾地把垃圾情緒傾倒在家人身上,總覺得家裡的大人、孩子哪那麼多的煩心事,完全不會意識到,一天過去,自己的人生就少了一天,生一天的氣,就浪費了一天的快樂,失去了一天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機會。
我們每天肆意揮霍著自己的日子,總覺得自己明天一切都會好的,可是第二天,依然各種吵鬧、責罵、擔憂、焦慮,人也就這麼一天天地老去。
曾經聽說過一位母親,自兒子出生起,就沒少為兒子操心,在孩子的學習上更是不余遺力地督促、管教。
兒子還算爭氣,最後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後還做了一名外交官。別人自然佩服這位母親的偉大,覺得她很成功、很了不起。殊不知,這位媽媽之前為兒子的學習各種費心費力,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所有,還因過度焦慮而患上了抑鬱症,她是靠吃抗抑鬱葯扛過來的。
等兒子考上大學、成為外交官,她早已芳華不在,且精神上已然被嚴重拖垮,她的大部分人生就這麼過去了。
自己與配偶、子女的今生相遇,得益於上帝賜予的緣分和揀選,也許他們本可以不選我們作為愛人,本可以不選我們作為父母。既然走在一起,就儘力去珍視,且在承擔起自己應有責任的同時,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
對方很重要,但也無需視為宇宙中心,否則不但自己辛苦,也在無形中給對方輸送壓力。自己過得也要有自我,比如有自己的工作、事業,或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果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因關注孩子太多,而完全圍繞孩子轉,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就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其實,孩子內心深處也不會完全領情。
同樣,與愛人相處時,若事事圍繞對方轉,過多地關注對方,不但會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壓力,久而久之,對方甚至會感到厭煩,直至避而遠之。
彼此之間保持一點距離感也許是最好的,「距離產生美」,此話永遠不假。
我愛你,我關心你,不在於二十四小四的死磨硬纏、事無巨細。在愛的同時,給予對方(配偶、孩子)適當的尊重、空間和自由,對方不但不會有壓力感、厭煩感、逃避感,相信還會表達更多的感激之情,回饋以更多的愛。
其實,如此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和解,讓自己擁有一方自如天地,活出自尊和自我。
我們作為A,與愛人B及子女C,互相關愛,同時在一定距離上,尊重對方,給予對方自由和空間,不奢望完美,於是大家都心氣和順了,也就不妄上帝賜予我們次生唯一的緣分了。
我們並無永生的能耐,那就在這有限的歲月中,愛著家人,同時不失去自我吧。
※九灣衚衕:不僅彎道最多,還瞬間文藝起來,生活氣息同樣不缺席
TAG:麥琪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