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兒葯市場:迎來大玩家 帶來新氣象

兒葯市場:迎來大玩家 帶來新氣象

在我國,兒童專用藥一直以附屬品的形式存在,既未形成規模化的市場,也沒有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專業品牌,通常是企業在賣成人葯的同時,捎帶兼賣兒童葯。正在戰略轉型,從大眾產品向專科領域拓展的華潤三九敏銳地察覺到了商機,攜手賽諾菲重新打造好娃娃品牌。並在近日舉辦的2018年中國藥品零售產業信息發布會(西普會)上,公布了好娃娃的全新品牌形象,這也預示有著近20年歷史的好娃娃將開啟新的征程,向更專業、更精細、高品質的方向邁進。

兒葯市場:迎來大玩家 帶來新氣象

好娃娃全新品牌形象正式啟動

好娃娃系列兒童用藥將用賽諾菲國際標準

華潤三九和賽諾菲的聯合是在2017年初,經過18個月的磨合,雙方已經在經營理念、目標等方面達成了一致。

「我們理想中的合作夥伴必須擁有戰略思維,對本地市場和本地消費者十分了解,有獨特的眼光來判斷市場走向,並擁有強大的本地商業運作能力,幫助我們在中國找準定位,找到合適的品類以及合適的消費人群,從而使賽諾菲產品實現目標性的快速增長。」 賽諾菲健康葯業東南亞及中國區負責人賈思德說。

兒葯市場:迎來大玩家 帶來新氣象

賽諾菲健康葯業東南亞及中國區負責人賈思德接受採訪

賽諾菲的意圖非常明確,作為全球OTC領軍企業,賽諾菲健康葯業2010年才進入中國,急需通過合作夥伴的商業渠道拓展市場。而華潤三九幾年前做了一個「1+N」的戰略布局。「1」指的是999,專門做大眾品牌,提供家庭常備用藥,就像身邊的好朋友一樣。N指的是各種專業的品牌,需要對品牌進行升級。處於轉型期的華潤三九,也需要合作夥伴的專業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

雙方一拍即合。華潤三九先接手了賽諾菲全球旗艦品牌易善復的市場營銷,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前者的示範作用,為好娃娃的品牌升級奠定了基礎。據華潤三九總裁邱華偉介紹,此次雙方的合作,華潤三九占股70%,負責渠道管理與營銷,賽諾菲占股30%,提供技術和專業支持,將以賽諾菲的國際製藥標準和質量要求生產好娃娃系列兒童用藥。

兒葯市場:迎來大玩家 帶來新氣象

華潤三九總裁邱華偉接受採訪

做好兒葯支撐二孩生育政策

目前,兒童葯市場規模約佔全國總體醫藥市場規模的5%,兒童專用藥物品種少、劑型少、規格少,兒童專用藥佔比不足批准文號藥品的2%,市場空間巨大。

作為一個專業品牌,雖然好娃娃專註兒童用藥近20年,但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放開以及消費升級,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分一杯羹,戰略轉型也是迫在眉睫。此次轉型,好娃娃強調科學用藥,提倡合適時機、針對癥狀和精細需求的用藥理念。

邱華偉表示,依託於華潤三九和賽諾菲的優勢技術平台,好娃娃品牌更專註於兒童精細用藥,它的定位就是專業、精準、高品質。「從精準性來講,新一代的媽媽希望用藥更精準。我們在三九小兒感冒藥上也曾做過一些嘗試,如一袋裝中間還有半袋裝,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計量。但我覺得這還遠遠不夠,兒童用藥的精準性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從順應性來講,我們需要了解兒童的用藥喜好,如哪些劑型、口味是兒童接受度比較高的,從而更好地推動兒童葯使用的便利性、依從性;從專業性來講,我們希望能推動相關政府部門出台更多支持兒童專業用藥的政策,提升兒童葯的精準性和便利性。」

堅持專業特點 填補兒藥品牌空白

2017年,好娃娃成立了兒童醫藥健康產品研究中心,致力於將資源聚焦到兒科用藥領域,建立專業兒童用藥理念,填補國內兒科專用藥研究品牌空白。目前,好娃娃產品線覆蓋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補益等類別,邱華偉透露說,未來好娃娃還會做一些孤兒葯。

「對好娃娃來說,即使投入小病種葯的研發生產回報相對較小,甚至只是純投入,我們也要做,以體現好娃娃的專業性。所以,好娃娃兒童健康研究中心更偏專業性,主要研究中國兒童葯市場的需求,以及技術升級。」 邱華偉舉例說,前段時間,好娃娃新開發了一款針對小兒手足口病的口服液。由於手足口病屬於流行性疾病,市場面較窄,「有了好娃娃這個專業品牌,我們毫不猶豫地進行研發、生產,這也表明我們願意在專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目前,華潤三九與賽諾菲在婦科、兒科以及肝病領域達成了合作,也在探討其他領域的更深層次合作。邱華偉有信心,好娃娃將成為華潤三九升級品牌的一個典範,同時也會給行業樹立一個標杆。「所以現在我們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認認真真地落實這個遠大目標,致力於鑽研怎樣把品種做好,只有做好的品種,才能構建好的品牌。」

文/王天鵝

編輯/楊穎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愛心,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中醫藥法》滿一年:配套法規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周末講壇」傳統醫學,漫步在科學與人文之間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