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走進民國大學圖書館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走進民國大學圖書館

GIF

東吳大學圖書館所在地:孫堂

厚重的木桌木椅、高聳置頂的書架,精緻小巧的吊燈、歐式風格的桌燈、古樸典雅的吊頂、落地立式鐘錶,這是我們想像的民國圖書館的樣子,如同置身天堂。

現實中幾經炮火洗禮、政局動蕩、世事變幻,民國圖書館猶如風中之樹、浪中之船,在驚險交織中展現出與命運搏擊的頑強生命力。

天堂是什麼樣子?因為誰也沒有見過,於是存在於各人的想像或願望中的天堂千差萬別。阿根廷人博爾赫斯道:「天堂應該是圖書館模樣。」

博爾赫斯是著名作家,作家是書寫者,與書有血緣之親;博爾赫斯還是一點陣圖書館館長,他的天堂圖書館論,不僅流露出對於「書之居所」的深厚感情,同時也表現出其圖書館收藏的乃是人類文明與思想精華的觀點的深邃。

書籍是文明的重要載體,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與書籍相關的造紙與印刷術早在一兩千年前就已先後發明,而典籍的納藏及使用的專門場所的出現也早於世界大多數國家,可是就現代意義的圖書館而言,我國卻遠遠落在了西方之後,猶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所以民國之初圖書館肩負的歷史使命,不僅是要儘快實現由傳統藏書樓向現代圖書館的轉變,還要如同知識界欲開啟民智一般開啟國人的現代圖書館意識。而過程愈繁難,目標一旦實現,歷史貢獻愈巨大。

美國建國幾百年來,本土上只發生過一次戰爭,時間僅為4 年,對高校的影響有限,而中國高校在20 世紀的前半期,中華大地戰爭頻仍,兵燹不斷,除了內患,還有外侵,處於戰亂的時間十多倍於美國。

如同魯迅在1925 年「忽然想到」的人之需求「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在美國高校圖書館早已進入思謀發展的階段,中國的高校圖書館還在救亡圖存,彼此進程的差距當然加速拉大。

《側看民國——天堂應是圖書館模樣》

王一心著

黃山書社

2018年01月出版

本書既對民國圖書館所遭遇的內憂外患做了重點論述,也對圖書館人沉浮於生死之時仍對未來希望不滅的精神多有展現。

上海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往往被視為一校的精神與文化的象徵,故而館舍也常常作為一校的校標建築來設計。

民國高校圖書館給今人最直觀的感受即是建築的美輪美奐,且不啻成為當今高校寶貴的歷史遺存,其跨越時代的歷史價值,非常值得後人反省與深思。

而其所提供的借鑒意義遠不止於此,因為早在圖書館當年開建之時,學校所有權者、管理方以及建築設計師就對如何設計、要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圖書館,懷有先進的思想、獨特的觀念與明確的目標。

縱觀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之路,人當然是核心因素。從最初的傳統藏書樓向現代圖書館的轉換,緊接其後的由西方管理思想及模式向中國本土化的轉變,到戰亂時期的苦守堅持、慘淡經營,其間無不可見有志於中國圖書館創立與發展、對中國圖書館事業充滿熱情與深情的先驅者們的身影。

作者在序言中說道:「對於民國高校圖書館史研究的選擇,不僅源於職業的本分、對歷史的興趣,同時也期冀藉此向前輩表達由衷的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山書社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和孩子一起賞讀最美荷花詩

TAG:黃山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