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消費升級下的新零售變革

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消費升級下的新零售變革

2018年8-9日,品途集團舉辦的2018·NBI夏季創新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主題是「與創新節律同步」,旨在探討商業領域的發展規劃和創新趨勢,並持續關注科技前沿、零售消費、泛文娛、大健康、教育、旅遊等10大領域,品途集團希望通過峰會的交流與合作,讓創新「更有價值 」、「更易觸達」、「更有用」。

在8日主會場中,中國電商委主任兼秘書長蘇軍、微軟中國CTO韋青、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等嘉賓,就產業創新等發表主題演講。

分會場中,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全時創始人兼CEO陳學軍、Boss直聘創始人兼CEO趙鵬、《吐槽大會》卡司、笑友文化CEO史炎等嘉賓,分別發表了關於消費零售、企業服務、消費、文娛創新等領域的主題演講。

在8日關於《產業創新的新黃金年代:新模式&新生態》的主會場中,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發表了關於《消費升級下的新零售變革》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新零售消費方式會逆向牽引整個消費體系的變革。新零售誕生有三個原因:1、技術。2、消費者。 3、數字化程度。

同時,崔瀚文介紹了阿里在零售業的核心思想,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對整個零售業的業務進行數據化,重構造人貨場的關係,再進而構建生態環境,最終幫助企業重新定義內部組織架構和文化。

以下內容經品途商業評論精編整理:

我從事互聯網公司創新研究很長時間,關於這個峰會,想要基於商業的角度來去談論新的創新,尤其是基於產業前沿,還有實踐前沿很多的話題來去討論創新,找到了創新應該去關注的重點是什麼?

在2006年,國家提出來了「創新中國」,再2014年,又提出來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在這時候,一方面阿里巴巴從市場和商業的角度來來看,整個產業,或者行業的發展是這麼兩個大的方向在推動,科學和技術不斷的進步,推動整個人類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人類的需求是不斷在成長的,人類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內心總會有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升級,所以,就需要市場去更好的把它捕捉到,進而反饋給產業,讓產業進一步升級。

所以,從新的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看,阿里觀察到的角度與創新進行一些結合。

首先談消費。2016年,我國消費佔GDP的比重首次超過了60%,GDP拉動是有三駕馬車,所以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產業界、企業界,對於消費升級、消費的需求,大家的關注度非常高的。

麥肯錫也預測了,未來15年中國將貢獻全球消費增量的30%,我們知道中國人佔全球的比重是20%,未來15年如果我們佔30%的消費增量的話,說明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全球的消費大的格局中是佔據到一個更大的一個份額。

從消費結構看,消費趨勢正在向發達國家靠攏,一方面是所有的消費都在升級,總的支出在增加。另一方面,結構的變化。原來生活必需品相關的消費,在整體消費的佔比不斷下降。中國整個消費的方向,更多的是趨向於日韓的消費趨勢。

其實,消費升級和新零售是捆綁的,如果單說消費,是在很多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是一個必然升級的過程。一般來說,大家的消費水平是從最開始匱乏階段,當時經濟大部分是屬於低速發展,更多的是農業經濟為主的階段,當時商品比較少,消費者趨向比較單一,滿足的是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隨著工業的發展、經濟高速發展,商品就會越來越豐富,消費者逐漸開始進行分化。

我們現在要往第三個階段走,就是消費升級,這個時候消費者更偏重於內心的東西,希望有個性化,注重自己的心理、情感、個人的一些表達。整體來說,對於更低的價格、更好的質量也還是會不斷要求。

我們正好處在一個消費升級和我們技術變革處在一個疊加的階段。

目前,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一個是整個人群消費的發展,它們對於一些新的追求會引導消費變化。另外一個,因為技術的變化,因為智能生活的出現,讓我們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化。

具體來說,社會結構變化有幾個重點。每個年齡層的消費水平都是在上升的。中國開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了,所以針對老齡化社會的很多消費品,正處在一個雛形的階段,尤其在我們平台上可以看到銀髮一族相關的產品需求量也是在逐年攀升的。

另外,這些年,單身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個人主義、女權主義,以及我們自由化逐漸的發展,其實推動的是技術讓我們每個人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方式方面,因為數字化進行了高度的連接,每個人其實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個數字化,數字化之後進行一個鏈接化。在這個巨大的變化中有大量的消費品和大量的產品有大量的機會能夠滿足他們的消費機會。

從人群劃分上,總的來說是這麼三個大的方面:

1、中產階級。上層的中產已經開始富裕了這個階層,他們的消費水平非常高。根據調查2020年,這部分群體將有1億人。

2、Z世代。95後出生的這一批人,已經達到了3.5億,從他們出生的環境來說,中國1994年接入第一根互聯網網線,95後在童年、青年階段,實際伴隨著我們互聯網產品不斷的出現。在這樣環境中,他們對於電子化產品、新興產品需求非常大。

3、小鎮青年。其實三四五六線城市有大批的青年,他們原來經濟好的時候會去沿海打工,經濟不好的時候可能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不像在北上廣深壓力那麼大,所以他們低負債,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消費。我們知道生產出來很多的產品,最終的消費還是由人要去花時間消耗掉,其實這一批人也是非常大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差不多有兩億人。

另一方面,技術在不斷推動。

我們看到的就是零售業在這兩個大的趨勢的夾擊之下,出現了歷史上新的變化。

新零售消費方式會逆向牽引整個消費體系的變革。新零售誕生有三個原因:1、技術。2、消費者。 3、數字化程度。

如果將實體零售進行分類,離消費者的距離50-100米大概可以分為無人售賣機、便利店、大商場等。總體來看,所有的傳統零售都面臨著人、地成本上漲、用戶期待升級等等、挑戰。如何應對挑戰,我認為,業態需要小型化、服務無人化、數據要一體化,最後實現體驗的多樣化。

總結,小業態更多向無人銷售發展,大的業態(類似於盒馬)會更向綜合的方向發展。

阿里如何創新消費升級和新零售

對阿里巴巴來講,阿里對零售業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造,而不是片面單點的改造。最核心的要對整個零售業的業務進行數據化,在所有業務進行數據化的前提下,會重新構造人貨場的關係,再進而構建生態環境,就是合作夥伴和服務商相關的關係,最終幫助企業重新定義內部組織架構和文化。

阿里目前對新零售業務的布局,在品牌化方面、商超百貨方面、餐飲、供應鏈方面分別有了布局。總的來說,就是基於阿里雲、菜鳥和螞蟻金服作為基礎設施,要去推動整個零售業的變革。

以及,智慧門店對於品牌門店的改造,螞蟻金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大量的智能設備,幫助很多線下門店進行一個轉型。

最後,農村零售店需要大量升級的,我們國家有幾十萬個夫妻店在農村或者縣域地區,他們有很大的需求,對於工具、對於金融、商品活動,等有著較大需求。

現在,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紀元,人的創造權開始解放,支配權、占有權已經轉移,類似基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我們不需要佔有它,而是可以使用它,這個時候更多的人可以關注到自己創造權的釋放。

好,我的分享就這麼多,謝謝大家!

文|王君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唱唱啟蒙英語做線上美吉姆,獲聯想之星千萬投資
樂融推新業務模式「融·羅盤」,Facebook疑在華成立獨資公司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