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思想為何會受到後世追捧?它真的能剿賊么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宋明理學》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公元前5世紀,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其主旨是三個詞:仁、禮和中庸。孔子是強調社會等級的,他說的禮,就是上下尊卑。據史料記載,當年他應魯國國君之邀,去看了場八侑舞,回去後就勃然大怒,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各位可知孔子為啥這麼生氣?原來,這八侑舞是只有周天子才能觀賞的舞蹈啊。魯國國君這是失了禮,僭越了!當然,孔子的這種等級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還不是特別過分。一直到了宋代以後,由於朱熹的出現,這種上下等級觀念才被不斷強化,最後甚至深入到了中華民族的骨髓深處,成為我們一直想抹去,卻又始終抹不去的封建思想。
但是各位,咱接下來要講的這一思想,也屬於封建思想的範疇,但卻一點兒都不泯滅人性。恰恰相反,這種思想,自出現那刻起就一直受到世人的追捧,而且其功效巨大,據說還能用來剿賊呢!是什麼思想這麼神奇啊?不錯,那就是王陽明的心學。據史料記載,王陽明一開始是學理學的。
據說當年王陽明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時,內心十分苦惱。他便聽信朱熹之言,坐在屋後的竹林里,細細地「格」那些竹子,想從中找到朱熹所說的萬物之源——天理。理學不是強調格物致知么,王陽明就是實行的這一套。但是他一連坐了7天,連竹子上有幾節都數得一清二楚了,卻還是沒有發現天理。
相反,他因為久坐不動,還生病發燒了。這讓王陽明對理學產生了懷疑。所以據史料記載,當病好以後,王陽明就開始反思這幾天的行為。當他看到陸九淵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說後,便徹底地恍然大悟了。在陸九淵的理論基礎上,王陽明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
如,心即理也,還有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王陽明,成了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學,特別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一直為後人所追捧不已。甚至,王陽明還用它來剿賊呢!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必須符合自己的良知。據史料記載,當地本來盜賊猖獗,屢禁不止。
王陽明便用起了知行合一這一套。他先問自己的良知,盜賊為何猖獗?良知告訴他,因為百姓太苦,活不下去了,不得已揭竿而起。於是,王陽明據此制定了繳撫結合的策略,而且想敵人所想,最終使盜賊放下武器,成為良民。當然,由於篇幅所限,關於利用知行合一來剿匪這一點,咱只能略微交代一下。但從中不難發現,後世之所以對陽明心學讚賞有加,就是因為它有助於修身、齊家,乃至平天下!
※青樓女子如果生了孩子,會怎麼樣?誰是第一個開青樓的人
※李世民死後留下眾多妻妾,李治將她們分成三類,處理方法頗具創意
TAG:史海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