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外向者們

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外向者們


1、曾經的外向者紅利

外向的人,總是被人認為是社交場上的常勝將軍,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呼朋喚友,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當然,在曾經的那個時候,中國特色的商業成功離不開人情社會的依託,自然而然的朋友滿天下的外向者更能獲得機會,也更能抓住機會。

記得小時候,長輩們經常會說,像你這樣不說話,朋友也沒幾個,以後怎麼還在社會上混啊?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西方契約商業文化的影響逐漸加深,人情社會正在慢慢退出舞台,陌生人之間的協作變成了常態。

特別是在互聯網圈子裡,外向者曾經靠天賦靠愛好打造的社交圈,正在通過一個個屏幕向內向們打開,讓他們也容易去發揮他們自己的價值。

同樣的,當外向者身上的光環退去以後,我們也開始有機會重新審視外向者這個群體,為他們剝去一些曾經加在他們身上的誤解。

外向者朋友很多很多,曾經會覺得很羨慕,但是外向者也是人,只要是人,就逃脫不了鄧巴數字的限制。

外向者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那麼為什麼外向者會看起來能夠維護這麼多的朋友呢?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首先當然相對於內向者,外向者更加願意花時間去發起社交活動,自然積累的數量就多。另外一個就是外向者會更容易認識跟自己相似的人,當外向者和外向者建立聯繫以後,社交圈就可以共享。

兩相結合之下,外向者的社交圈就會加倍的擴張,就像人脈概念里的連接者一樣,幾個連接者就可以集齊一個行業的人了。

但是,數量和質量不是一回事,不管外向者還是內向者,都會有幾個密友,還有一堆泛泛之交,只是數量不一樣而已。


就我個人來說,我經常標榜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因為我喜歡獨處,獨處可以讓我恢復能量。

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這麼來區分,外向者往往通過社交恢復能量,而內向者偏向於獨處。

但是,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社交的需求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存在的,任何人都是可以通過社交獲得認可,或者愉悅感,或者組織接納感。

但是為什麼外向者能夠在社交活動中獲得能量,而內向者卻在社交場合中感受到焦慮和「心累」呢?

也許,內向者在社交場合中,更容易感到「心累」,那是因為他們缺少一種讓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而已。

如果找到了那種讓自己舒服的交流方式,那麼內向者也是能夠在社交活動中找到讓自己愉悅的點,在這裡收穫能量,在這裡熱情滿滿。

就像外向者,他總是能夠在一堆人中切入話題,不管是被認可和接納,還是如魚得水的稱兄道弟,在這種熟悉的交流方法中獲得積極的能量。

所以,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在合適的環境下,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交帶來的積極作用。

至少對於我來說,在某些志同道合的圈子裡,也是能夠讓你聊到盡興,越聊越精神,這個精神不正是因為你獲得了能力么?


外向者是可以在社交圈子裡獲得能量,但是能量和精力也是兩回事兒。

精力是需要你花費你寶貴的注意力和時間去做的,這是實實在在的由體能和理智來提供的,而所謂的能量更多的是意願,一種起心動念。

有時候你意願非常強烈,但是精力會跟不上,就像用咖啡刺激了大腦,雖然很精神,但是身體依然非常的疲憊,需要休息。

所以,外向者並不是說能夠在社交中獲得能量補充,就不需要進行注意力和精力的恢復了。

大部分人在進行類似於聚會、演講等這種外向型的活動時,通常會在三小時後出現疲勞的癥狀,畢竟這種高強度調動注意力的事情,是非常耗費精力的,而且人越多,可能會越累。

所以,外向者和內向者一樣,在體能上,依然需要通話三小時,充電一會兒的,也需要通過獨處來恢復體能的。

比如那些在台上特別活躍的主持人,如果你們去過錄播的現場,你就會發現在拍攝的間隙,主持人都會在邊上安靜的獨處養精蓄銳,這個和性格無關,和體能有關。

最後,關於內向者的社交恐懼症,或者說社交焦慮,如果你去探究原因,你會發現這個和內向者,外向者無關。

因為社交焦慮,是因為害怕自己的缺點被看穿,繼而被評判或拒絕,那麼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外向者也會有不同的擔心。

比如一個普通的外向者,要去參加一個非常高端,神秘,但又都是挑剔人的聚會,那他肯定也會焦慮呀。

社交焦慮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和性格無關,之和面對的情境有關。

當我們慢慢的開始把目光轉移到內向者身上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回頭看看外向者,也能夠開始真正的認識所謂的外向者。

甚至於,真正的開始去懂一個外向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蛋殼花生 的精彩文章:

TAG:蛋殼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