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魏百年河西之戰,經過是怎樣的?

秦魏百年河西之戰,經過是怎樣的?

原標題:秦魏百年河西之戰,經過是怎樣的?


河西之地本是秦國的土地,自三家分晉後,魏國通過重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一批賢臣、名將,對內進行改革,在軍事上訓練魏武卒,一時間聲名大震,一躍成為戰國首強,而此時的秦國自秦厲共公之後,國內頻繁更換君主,不能形成強有力的集權統治,亦未完成社會變革。於是,魏國變向西謀求擴張佔領了秦河西之地。


秦收復河西之地是自秦獻公始,歷經三代,分別為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位君主。

秦獻公時期:秦獻公繼位後整治了秦國長期以來的動亂,對國家進行了初步的改革,穩定了國內的動蕩局面,將野民正式納入國民,並遷都櫟陽,始其更靠近河西。公元前364年,秦獻公親率主力攻入魏河東腹心地區,在石門(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殲滅魏軍6萬,獲得大勝。魏國慘敗,諸侯震動。公元前362年,秦乘魏軍在澮水(今山西省翼城縣南)北岸與韓、趙聯軍大戰之機,派庶長國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陝西省韓城市南)大敗魏援軍,俘其主將公孫痤,佔領龐城。此後,魏軍修築長城,採取守式。


秦孝公繼位後重用魏鞅,實行商鞅變法,訓練新軍,由於商鞅變法中,以軍工授爵的激勵充分激發了秦國百姓的戰鬥熱情,加之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公元前352年,秦乘魏軍在桂陵之戰大敗於齊軍之機,由龐城東渡黃河,包圍了魏故都安邑,迫使魏守軍降。公元前351年,商鞅率軍進圍固陽(今陝西省延安市東)。魏惠王立即派軍在固陽東修建了崤山長城,以阻止秦軍東進,保障河東地區與大梁的聯繫。


公元前350年,秦國見魏國與齊,趙兩國關係趨於緩和,騰出手來集中兵力反攻固陽。秦孝公便用商鞅以退為進之策,與魏惠王在彤(今陝西省華縣西南)會盟修好,將安邑及河西部分土地歸還魏國。公元前341年,魏10萬大軍在馬陵之戰被齊全殲,秦乘機於次年進攻河西,大敗魏軍,誘俘魏主將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軍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於岸門(今山西省河津縣南)擊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


秦惠文王時,廢商鞅,重用公孫衍。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任命公孫衍(犀首)為大良造,率軍攻魏上郡重地雕陰(今陝西省甘泉縣南),魏軍大敗,主將龍賈被俘。魏國被迫於次年將河西地區的剩餘部分全部歸還給秦國。

?


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占的河西地區。河西之地歷經三代,充分體現了秦國頑強的毅力,我想這也顯示了為什麼秦國能夠統一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著名長平之戰的導火索,上黨高地到底有多重要?
老子預言秦國國運中的「合十七年,霸王出」,是那個霸王?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