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藝興的一句話,讓國產綜藝陷入輿論漩渦

張藝興的一句話,讓國產綜藝陷入輿論漩渦

如果你是導演,挑到了這樣一個劇本,劇本開頭是這樣的:

男主角出身平凡,從小懵懂世事,卻想成為一個武林高手;14歲時去參加了天下比武大會,武林豪門看中了他,將他收入麾下精心培養。他勤學苦練了 8年光陰,終於學成出山,與師兄弟同闖江湖。

然而江湖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義氣單純。豪門的光環和眾多的規矩讓他無所適從。他只是想在江湖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俠士,為了這個理想,他拋棄了光環,毅然出走豪門。在後來的歲月里,他廣交天下朋友,以隨和親切的性情、認真刻苦的精進習武被世人稱讚……

你會找誰來演這個男主角?或許隱隱浮現在你腦海的他,跟我想的是同一個人—張藝興。

其實這段劇本,就是91年出生的張藝興到現在的星路歷程。14歲的張藝興參加湖南經視《明星學院》比賽,獲得總決賽季軍,隨後被韓國頂級娛樂公司SM選拔髮掘,成為旗下練習生。在4年閉門學習後,21歲的張藝興以EXO團體和其子隊EXO-M成員身份正式出道。

張藝興隨著EXO火遍了亞洲,EXO為他奠定了人氣基礎。但他並沒有滿足於做一個人設愛豆,而是繼續突破自己,在保持和EXO良好關係的情況下,回國開拓了電影、電視劇、以及真人秀各領域的發展。

不是每一種「回歸」都這樣水到渠成。在韓國娛樂「鍍金」再回國「撈金」,大多數藝人是走這樣的路線,比如韓庚、吳亦凡、黃子韜、鹿晗。單獨發展後,還可以和培養自己的公司做朋友的,只有張藝興一人。

張藝興的「如魚得水」 不是偶然

在娛樂圈這個「江湖」之中,張藝興為什麼可以如魚得水?最近他發了一條微博,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小事,一探究竟。

7月30日中午,「努力努力再努力x」(張藝興微博名)發了這樣一條微博:「@羅志祥小豬哥 今年是第四次對你說生日快樂啦 祝你身體健康 事業順利 全世界的自行車都給你騎 你一點都不像吹風機(配圖取自網路,感謝動畫《Peppa Pig》原作者Mark Baker、Neville Astley and Phil Davies)」

這條微博只是簡單的祝福語,卻上了微博熱搜。因為張藝興不僅為微博配圖特意註明了出處,還詳細到列出了動畫片的作者名字。有人說因為他是音樂製作人,版權意識強;有人貼出了他之前也是這樣發微博的截圖;有人說這是對原創作品的尊重。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現在對於愛豆來說,給愛豆「一句話「的機會,他可以影響半個地球。去中心的傳播平台讓愛豆聚集起更強大的影響力,張藝興這一次的標記,至少給微博上3159萬粉絲的內心點映了「版權」這個詞。

然而細思此事,難免讓人「樂極生悲」。一個正常舉動引發熱評,只表明這是有多不常見。尤其在國內集體版權意識模糊的大生態環境中,張藝興這次「神」操作,優秀而又孤零。

版權意識樹立和興起,本不應該由一個愛豆或者一個群體來承擔。「愛豆在做,粉絲在看」,「標出處」這件事,張藝興也許只是一次無意之舉,而故意淡化版權不承認抄襲,國內的主流媒體卻在有意為之。

最嚴重的問題,來自國內綜藝對外國綜藝的「抄抄抄」。如果「抄襲」也是一種致意,韓國綜藝恐怕要接受國產綜藝的「五體投地」大禮。

從「正史」說起。韓國綜藝水平一直走在亞洲甚至世界水平的前沿,在娛樂的地界里,「韓綜」這棵巨樹的根系廣泛而深入地汲取了傳統文化,繁碩的枝葉又細膩輕巧地糅合了時代主流社會熱點。

那些被強行致敬的韓國綜藝

新近被強行「致意」的兩部韓國綜藝,一檔叫做《我家的熊孩子》,另一檔是《三時三餐》。

《我家的熊孩子》的緣起,可以從韓國娛樂圈的部分男愛豆的生存狀態說起。

90年代是韓國娛樂蒸蒸日上的時代,催生了一大批偶像明星。而其中有一些男明星時至今日還是獨善其身。從「熊孩子」的角度切入選題,這些不走常規人生選擇、不結婚不生娃的「老男孩」日常到底如何生活,節目組進行了跟拍,邀請熊孩子的媽媽一起觀看跟拍視頻進行點評。

這種傳統理念(媽媽)和破除規則的觀念潮流(熊孩子)的碰撞,已經超越了家庭內部衝突的範疇,是對當下社會多元意識形態以小見大的深入觀察。

《三時三餐》則是回歸人本位,鏡頭場景直接回歸樸素田園,邀請嘉賓去農村,利用手邊的普通食材製作一天三個時間的三頓飯,全手動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現代城市長大的人,對於收割莊稼、腌菜釀酒甚至下海撈魚的場景,形同陌路。節目播出時的收視率在韓國一直走高,這已經是2015年的事了。

2017年,國內推出了和《三時三餐》場景高度相似、內容匹配度極高的《嚮往的生活》,主打「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溫情待客、完美生態」的故事。

今年7月初,另一檔節目《我家那小子》在某衛視首播……《我家的熊孩子》?《我家那小子》?

GIF

原創力對於我國大眾娛樂業,如同宜居的太陽系對於殘酷宇宙一樣稀缺。即便我們剛剛有了《大魚海棠》、《我不是葯神》原創劇本和特色演繹,但《我不是葯神》後期宣傳的海報,卻又有與某日漫海報高度相似的抄襲「瑕疵」。

為什麼我們對盜版如此寬容

原創和盜版,歸根結底是對待核心價值的取捨不同。慢且精,是原創的必由之路,快而糙,是盜版抄襲的不二法門。更可怕的是,國內節目檔並不承認抄襲,也閉口不提所謂的「借鑒模仿」,認為節目就是應該這麼做,心安理得。

我們會對著「韓國將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申遺」的新聞大肆評論,卻不見有多少人踏實去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2017年,一個叫張景的業餘導演,賣了房子換了錢,游遍全國,拍了《尋找手藝》紀錄片,拿回來卻沒有電視台願意播。最終無奈上傳到了嗶哩嗶哩,幸運地被網友發現,才受到廣為傳播。

娛樂綜藝版權意識淡薄的現狀,國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疲弱之勢,都記錄在《尋找手藝》里,孤獨的手藝人每一次嘆息之中。

國產綜藝的窘境並不為其獨有,在電影、電視劇、音樂等領域,靈感的枯竭在觀眾面前的熒幕上全面爆發。想誕生真正有影響力的綜藝或作品,我們缺了不止一個張藝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草影視說 的精彩文章:

TAG:海草影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