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螃蟹肆虐歐洲,泛濫成災到逼瘋外國人,請求中國吃貨支援!
「西風響,蟹腳癢」,又到了秋風送爽,吃螃蟹的季節。如果說小龍蝦是夏日的美食霸主,那麼,沒有螃蟹、大閘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秋天。
然而,在國人餐桌上備受追捧的螃蟹,竟然是遠隔萬里歐美漁民心中的災難,在當地漁民看來,毫無食用和經濟價值的螃蟹佔光了鰻魚和大龍蝦的生存空間,導致他們的經濟收入隨之銳減。
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中國螃蟹在二三十年前就被歐洲列為最具破壞力的物種之一。螃蟹之患,其種在德國最為嚴重,它們挖洞穴、破壞水壩等設施,已給德國帶來近億歐元的損失。
面對這個來自中國的「侵略者」,英國BBC曾呼籲:一定要把這種外來生物趕盡殺絕。為了清除這個外來入侵者,荷蘭、丹麥、英國等國先後使出了電網、下藥、修大壩阻攔等手段來消滅螃蟹,德國人更狠,直接將捕獲的大閘蟹製造成肥皂或動物飼料、餌料。
但是沒用的,螃蟹在這些國家依然橫行無忌、張牙舞爪。除了歐洲,北美加拿大、美國,也飽受螃蟹泛濫之苦。
我們先來追本溯源,了解一下在中國賣價極高、供不應求的螃蟹,是怎麼溜達到歐洲的呢?
河蟹,通稱螃蟹。因為它兩隻足上生有許多絨毛,所以又稱毛蟹。北京叫勝芳蟹、上海叫洋澄湖清水蟹。在國外則稱「中華絨蝥蟹」。我國人民很早就研究了螃蟹,古代文人常把螃蟹宴和賞菊作詩聯繫在一起,即所謂持鰲賞菊,不可無詩。
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詠蟹》詩中就寫到:「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講到了蟹中毒的治療方法。清代孫之騄著有《清川蟹錄》,對河蟹的生態習性及食用價值作了詳細的描述。
河蟹適應性很強,借著河水每天可以爬行12公里,在國內分布很廣。從遼寧到福建沿海各省凡通海的江河都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產量最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北歐沿海的德、法、英、荷蘭、比利時等各國也相繼發現了它的蹤跡。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德國航船帶去的,當年,德國的遠東航輪經常停泊在上海吳淞口外。那裡有大量的蟹苗,通過航輪的抽水管而進入蓄水池。再隨航輪到達德國北部海港,幾十年來已擴散到北歐沿海各國。就這樣它們長期在海外定居下來,成為名符其實的「僑民」了。
此後,又跟隨輪船落地加拿大、美國。有美國人說:這些來自中國的螃蟹太厲害了,我們幾乎拿這些 「怪物」 沒有辦法。而在英國泰晤士河,中國的螃蟹正在同北美淡水蟹爭奪水域控制權。
雖然這些螃蟹已經「移民」歐洲多年,但它們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本性,依然像在故鄉中國一樣,一生中要進行兩次回遊,到江河湖泊中覓食,到鹹淡水交界的海口繁殖。
所謂: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在中國被吃得不加以保護就要滅絕的螃蟹在歐洲為何泛濫成災呢?
根本原因還在於與當地人的飲食習慣有關,歐美人偏好吃海蟹。螃蟹為雜食性動物,很喜食河魚、蝦、螺、螞蚱、昆蟲及腐物,而且相貌醜陋,就像恐怖電影里爬出來的大蜘蛛,根本沒有人去想著吃它們。
所以,解決螃蟹根本之道,還是得靠吃為主。雞賊的荷蘭人向中國遊客打出了去荷蘭吃螃蟹的宣傳求助口號,而德國人更直接,乾脆捕撈之後,向中國還有亞洲食蟹國家出口。保守的英國人則囿於:「如果中國人吃上癮了螃蟹,會不會有商家在河裡養殖更多螃蟹」的問題而茫然無措。
其實,治理螃蟹根沒有多複雜,帶上中國廚師,投放百萬中國吃貨,說吧,是吃成珍稀、瀕危、還是滅絕?
※慈禧問了新科狀元一句話,嚇得他當場羊癲瘋發作,果斷辭官回老家
※娶個埃及老婆要多少彩禮錢?中國男人要不厚道的笑了!
TAG:文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