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要窮,燒郎紅!故宮收藏的郎窯紅為什麼那麼貴

想要窮,燒郎紅!故宮收藏的郎窯紅為什麼那麼貴

話說清朝景德鎮窯工之中流傳一句俗話,「想要窮,燒郎紅」。這是啥意思呢?收藏瓷器的朋友,應該要知道一點。剛好手上找到一件康熙郎紅觀音尊的大圖細節照片,下面就借用這幾張照片來解釋一下郎紅瓷器的收藏和鑒定。

郎窯,是清代康熙時期督陶官朗廷極時期燒制的瓷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郎窯紅瓷器,俗稱郎紅。郎廷極(1663-1715),清代隸漢軍鑲黃旗,奉天廣寧(今遼寧北鎮)人。康熙間以門蔭授江寧府同知,遷雲南順寧知府,累擢江西巡撫,督造官窯瓷器,世稱郎窯。

郎窯一名最早見於清劉廷璣《在園雜記》,書中載有"近復郎窯為貴,紫垣中丞公開府西江時所造也。仿古暗合,與真無二,比摹成、宣、黝水顏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極難辨認"。書中說的紫垣中丞就是郎廷極。

搞清楚了郎窯,我們來說說郎紅。為什麼說「想要窮,燒郎紅」又說「十窯九不成」呢?這要從明朝初年說起。

明初,朱元璋打敗了其他競爭者,成功的奪取了元代的正朔。他以為明代元乃五德始終之火克金,也就是說大明王朝是火德,取代大元的金德而得到天下。紅為火德之色,朱元璋是靠紅巾軍起義起家的,所以他即位之初,就大力消除元文化的影響。元俗尚白,蒙古人喜歡藍色,他就反其道行之,大力推崇紅色。所以,洪武一朝,釉里紅瓷器是整個明清時期最盛的。

但釉里紅這種工藝不成功,顏色多灰敗,幾乎沒有鮮紅色。直到永樂皇帝時期,由於鄭和下西洋帶回來進口的鮮紅土,景德鎮才燒出鮮艷的寶石紅色,為一時之冠。所以明人有雲「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以棕眼甜白為常,蘇麻離青為飾,鮮紅為寶」。永樂鮮紅瓷器當時號稱「以西紅寶石為釉」,根據今天存世的瓷器來看,確實堪比紅寶石,與真無二。可以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燒出了真正的紅寶石顏色。所以,在當時和後世都極為珍貴,價值甚至遠在蘇麻離青青花瓷器之上。

但由於宣德皇帝薨逝之後,鄭和下西洋被叫停。成化時期鮮紅土就幾乎絕跡了。到嘉靖時期,多次燒制鮮紅瓷器無法成功,最後工部上奏皇帝,「內鮮紅改為深礬紅」。也就是說紅釉燒不了了,紅色部分用釉上彩礬紅代替。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康熙中期,到了後期郎廷極手上才發生改變。

郎廷極本人對陶藝十分感興趣,所以發心專研。經過無數次實驗,找到規律,他終於燒成了紅釉。但是,由於配方中氧化銅的成分比例極為敏感,燒成溫度正負不能超過20度,燒成氣氛極難控制,一不小心就還原成綠色,對顏料的細度也有極高要求。所以,這在古代屬於超級機密配方和工藝。民窯沒有掌握這種技術的,那恐怕就是傾家蕩產也無法燒成了。所以才有「想要窮,燒郎紅」的說法。

郎窯紅是模仿明宣德時期寶石紅釉燒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強,佳品呈鮮紅色。郎紅釉色瑩澈濃艷,彷彿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郎窯紅器足底釉有米湯色,蘋果青色,均顯露紅色的斑暈,偶然也有紅釉底和白釉底。口沿釉在高溫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顯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黃色、淺紅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脫口"。由於釉逐漸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淺淡,下半部釉色深艷,形成了"垂釉"。但因為製作工藝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窯紅器垂釉一般均不過足,稱之"郎不流"。統稱"脫口、垂釉、郎不流",這是郎窯紅器的鑒定要點。

新仿郎紅,對於不熟悉古瓷器的朋友而言,有一定的欺騙性。但有一點,古代燒制紅釉的配方早已失傳,用的是天然礦物複合顏料。今天燒制紅釉瓷器非常簡單,用的是化學分析純顏料。古代燒制郎紅瓷器用的是柴,靠的是人,在高溫下氣氛和時機很難把握,一不小心就會燒壞,再好的師傅也不能保證柴窯燒出來的紅釉有多少成功率。而現代燒瓷用的是全封閉煤氣窯,溫度控制精準,氣氛把握良好,只要按照預先設定的燒制曲線進行,成品率極高。所以,在古代非常難的事,今天就簡單容易了。

所以,喜歡收藏的朋友,一方面記住郎紅瓷器極其稀少名貴,再一方面新燒紅釉瓷器成本不高,幾百塊錢他已經很有得賺了,對於新出現的郎紅瓷器,多長几個眼睛。沒有上手過真品,最好慎重考慮購買,因為當年這種郎紅就極為名貴,連次品都解送上京,由皇宮處理。只有極少數高官才能得到這種名品。我說的意思,您明白了嗎?

若您有以上藏品,需要鑒定評估出手,請聯繫以下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隆國際 的精彩文章:

開光之祖吳昌碩 門徒眾多皆為字畫界頂梁之柱
藏薦:寶隆國際拍賣公品推薦《錢松喦寶塔晴雪》

TAG:寶隆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