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不夠耐心湊,一介儒生曾國藩,竟生生地熬死了太平天國
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已經是腐朽至極,儒生更是外國列強唾棄,幾千年的孔孟之道岌岌可危。而此時作為一介儒生,只知曉朝堂上談論政治的曾國藩臨危受命,奔赴戰場,與聲勢浩大的太平起義展開對峙。
洪秀全和陳秀清率領農民起義,集結了中國封建社會數幾千年的剝削壓迫怨恨,一路勢如破竹,佔領清王朝大班江山,以南京為根據地,建立太平天國。
洪秀全為了統治人們的思想,利用自己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大肆向人們宣揚神權之說。同時向人們灌輸,自己乃是上帝的兒子,是救百姓於水火的神人。而陳秀清更為誇張,直接說自己是上帝,兩人合夥愣是將一干人唬得相信了。
曾國藩只會紙上談兵嗎?
1.講究孔孟之道
雖說孔孟在清朝被批判為腐朽思想,已經是捉襟見肘,但是好歹是統治了中國五千年的思想,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思想,是中國的綱常禮教。這是與洪秀全的神權思想上的碰撞,是傳統文化戰勝野蠻神學的戰爭。
2.講究論功行賞
洪秀全佔領南京之後,大肆揮霍,為擺脫封建社會農民被剝削壓迫的局面,推行集體勞動,而所獲財務卻是平均。這樣子極大地削減了戰士的積極性。而曾國藩與軍隊同甘共苦,從明面上曾國藩就得到了士兵的愛戴。曾國藩論功行賞,提高了作戰之士的積極性。
3.敵駐我擾
清王朝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曾國藩率領的軍隊數量遠遠在太平天國之下。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在南京安營紮寨,將太平天國根據地層層包圍,偶爾發動幾次小規模干擾,讓敵軍放下警惕,一點點的蠶食起義軍的意志。
各國列強坐山觀虎鬥,在太平天國極其有可能取代清王朝的狀態下,卻突然在江蘇偃旗息鼓。太平天國內戰爆發,陳秀清的去世讓太平天國四分五裂。幾日後原本橫在清王朝各大領地的起義軍紛紛消失,太平起義以失敗告終。
所以綜合看來,雖然太平起義失敗與起義軍領袖分贓不均有著莫大的聯繫,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是曾國藩用他的耐心耗盡了太平天國的氣運與國運。
※馬可波羅出生地,歐洲最美度假天堂,權力的遊戲外景地—克羅埃西亞
※夏朝古國——寒國,寒浞的誕生地,「寒浞代夏」的根據地
TAG: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