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00年前孫中山提出四大預言,被外國人嘲笑:「不可能實現」,如今卻已實現三個

100年前孫中山提出四大預言,被外國人嘲笑:「不可能實現」,如今卻已實現三個

孫中山先生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剛開始的時候是學醫,後來投身於革命運動當中去了。經過多次起義失敗之後,終於成功開啟武昌起義,並最終結束了清朝長期的封建統治。

由於革命成果被袁世凱所竊,所以孫先生的眾多構想未能如願,但是之後的時間裡,他將自己的建國構想整理成一本《建國方略》。書中甚至對百年之後的中國作了四大預言,與其說預言,不如說是構想。

現在就來簡單說一下孫中山先生書中的四大預言。第一,未來的中國有16公里的鐵路將國家各地相連。第二,在北部中部和南部都建立一個世界級別的港口,並且發展起沿海的經濟發展區域。第三,開放的包容,利用外資發展實業。第四,在未來,人們都會變的責任心強,無私而又無畏。

當時孫中山先生寫完這本書,將其展示給人們的時候,外國記者看到這些內容,都認為這只不過是他的幻想。完全沒有可能成真。如今我們來看看,孫中山偉大的建國構想到底有沒有實現。

國家發展依賴於交通,當時中國的鐵路總里程也就不過9000公里,所以離構想的目標還差很多。到了現在鐵路已經達到了12.7萬公里,雖然離預想還有距離,但是其中2.5公里的高速鐵路卻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可以說,書中的第一個預言已經實現。我國佔有世界十大最繁忙港口的其中七個,無不是世界級的港口,並且也和書中說的一樣,發展處了各個三角洲經濟發展區域。

我國曾經落後就是由於閉關鎖國,沒有能足夠的開放。而古代盛唐時期對外來文化寬容,形成盛世景象。而我們今天深深與世界的經濟和文化相互聯結在一起,不僅引進來也走出去,這不就是也實現了第三個預言嗎。

最後一個預言從真正意義上講,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達到預想的要求,不過當今社會核心的價值觀是非常符合的,在未來,一定會形成構想中那樣美好的場景。

這些預想已經實現了三個,還有一個正在進行時,嚴格來說,這些不是預言,而是孫中山先生的構思出自於堅實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現在的成就也恰恰證明了孫中山先生觀點和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與霸王齊名,年少殺虎救父,號稱「將中之王」,五馬分屍都不死
溥儀一生最「爺們」的8天,愣是將審判席坐出龍椅的感覺,和日本天皇對罵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