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讀《道德經》中6句經典古語,啟迪人生,感悟哲學智慧!

品讀《道德經》中6句經典古語,啟迪人生,感悟哲學智慧!

品讀《道德經》中六句經典古語,啟迪人生,感悟哲學智慧!

《道德經》中我們耳熟能詳經典的千年文化經典句子應該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吧!《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道德經》中六句經典古語,啟迪人生,感悟哲學智慧!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感悟:我們做人高品境界性要像水一樣,為什麼是水呢?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決不淹沒你的優點;體現了道家哲學,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湧來, 決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動,我便隨行, 決不撇下你的孤單;做人如水,你靜,我便長守, 決不打擾你的安寧;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決不漠視你的寒冷;做人如水,你熱,我便沸騰, 決不妨礙你的熱情。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如水人生,隨緣而安。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譯文]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

感悟:中國有一句話,這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智者知道加強自我修養,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以及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悟等,是一個人經過鍛煉和培養達到的內化水平。有修養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他(她)是一個真我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挑戰自己的人,一個自省的人;是一個具有寬容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

3.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譯文】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感悟:為人處事要心存厚道,對待他人不能在禮數上虧欠了雖人,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簡單樸實,不應鋪張浪費,愛慕虛榮。君子總是持守質樸醇厚之『道』,而不實行空虛無用之『禮』;他的居處行為總是那麼忠厚樸實,而摒棄那些浮華淺薄之事。通俗來講,就是要返璞歸真,光明正大,用行為去表現的自己的品格,而不是下表面功夫。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譯文】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

感悟: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干天的事,地還是乾地的事,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幼苗;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感悟:從「大生於小」的觀點出發,來說明萬事積於忽微,量變引起質變!說明要成就大的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 (任何事業都是從小事做起,離開了小事,亦無偉業可言。)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譯文】誠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真理不會有人辯解,有人辯解的不是真理。有智慧的人並不是無所不知,什麼都知道的人並不智慧。

感悟:老子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信與美;善與辯;知與博,這實際上是真假、美醜、善惡的問題。說明事物的外在形態與內在本質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正因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看重表面現象,看不透或不願直面表象背後的東西,因此老子才以絕對的方式揭示這個矛盾。作為我們要意識到是人就有意識,是生存就得行動。因此人的生存,知識輔助行動,行動輔助生存;掌握知識進行活動,則由此展現德行完善情操。

不知老子上面六句古語啟迪到你的人生了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和留言,記得關注我們哦,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微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當人生不如意時,請記住這三句話,人生翻身指日可待!
《道德經》告訴你,我們為人處世,應該明白這三點智慧!

TAG:國學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