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被海鮮扎了一下手,卻丟了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大家關註:
GIF
蝦尾扎手,不幸身亡
王女士在洗蝦的過程中,不小心右手中指被蝦尾刺破了。她簡單用水清洗了一下傷口,繼續做飯。
第二天,王女士的右手中指開始腫脹疼痛,她沒有太在意。
再過兩天,王阿姨開始發燒,下肢腫脹並且伴隨大面積血性大皰。家人這才發現事情不妙,趕緊就是往醫院送。送到醫院時候,已經多臟器衰竭了,加上王阿姨本身肝臟不好,情況危急。可惜經過奮力搶救,還是沒有救治過來。令人惋惜……
"海洋創傷弧菌"細菌是什麼?
竟然如此危險?
△網路圖
?什麼是海洋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嗜溫、嗜鹽、嗜鹼型海洋致病菌,與霍亂弧菌、腸炎弧菌同屬致病性弧菌。如果傷口暴露在含有這種細菌的海水中,創傷弧菌會在傷口上繁殖,可能引發潰爛,甚至導致組織壞死。若食用了遭污染的海鮮,也有罹患腸胃炎的可能。
1970年Ro- land首次報道感染創傷弧菌的病例
1976年Hollis等首次從血液中培養分離出該菌,完成了創傷弧菌的分離與鑒定
1979年Farmer將其命名為創傷弧菌
2006年8月《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將創傷弧菌列入最危險的細菌之列
實驗室診斷最重要在於三個部位的細菌培養:
①血培養
②糞便培養(如果是腹瀉病人)
③創口分泌物培養
而細菌鑒定,現在主要還是三大方向:
①生化鑒定
②免疫學方法
③分子生物學鑒定(包括質譜等)
「海洋創傷菌」生長環境
創傷弧菌和嗜水氣單胞菌是海洋中最常見的弧菌科細菌,廣泛分布於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體表和腸道中。其中,海洋弧菌是海水和許多海洋生物的正常或有益菌群成員,有許多海洋弧菌是養殖蝦類和魚類的重要病原菌。
創傷弧菌大多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洋地區,且自然生存於河海交界處,需要一定鹽分(0.7%~1.6%)和適宜的溫度(20~40℃)才可生長。人感染創傷性海洋弧菌和海水污染無關。
所致感染病例多在夏秋兩季,一方面夏秋季水溫較高,適合海洋弧菌的生長和繁殖;另一方面,人們和海洋接觸的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增加。
易感染人群
這種病菌感染途徑主要有兩種:
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類等海產及生魚片;
二是從皮膚上直接感染,如身上有傷口,接觸到海水、貝殼或魚類。
有以下幾種情形的族群,若感染此種弧菌容易造成嚴重感染:
酒精性肝硬化
原有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慢性肝炎
酗酒,但沒有肝病紀錄
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
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
「海洋創傷弧菌」的防治措施
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療創傷弧菌,用點滴方式注入,若是短時間內沒有效果,就必須將其潰爛部分切除。
人們到海邊戲水時、或生吃海鮮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特別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體有傷口時,以免被此菌侵襲導致感染;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以防止扎傷;且建議海產類食物絕對要煮熟再吃,因高溫可以殺死創傷弧菌。
建議
⒈不要吃生牡蠣及其他生的貝類。
⒉烹調貝類(牡蠣、蛤、貽貝)時,加熱要徹底。
一有殼:
①煮,水沸至貝殼張開後5分鐘;
②蒸,至貝殼張開後9分鐘
③不要吃烹調過程中殼未張開的貝類。
二無殼:
①煮,水沸後3分鐘;
②炒,溫度約為190℃至少10分鐘。
⒊烹調時避免交叉污染。
⒋貝類食品烹調後及時食用,剩餘部分密封冷藏。
⒌避免將開放性傷口或皮膚破損暴露在溫暖的鹹水域,或者是貝類豐收的水域。
⒍處理貝類時,穿防護衣/防護手套。
>>>>醫生更多提醒
1、長期飲酒並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平時更要謹慎吃生海鮮和接觸海水,一旦發現下肢部位出現紅腫、疼痛、淤青起斑等癥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儘快就醫。
2、在夏季,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盡量少去海邊,如果身上有傷口,最好不要接觸海水,免得感染。
3、接觸海水或生吃海鮮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以防止扎傷。
4、很多海產品還可攜帶其他病菌,如毛蚶、泥蚶、蛤類、牡蠣、蟹等可攜帶甲型肝炎病毒,有的還攜帶霍亂弧菌、吸蟲、線蟲等。因此海產品應該高溫煮熟後再食用。
5、萬一受傷要立刻用清水沖洗傷口,用含碘(0.1%)消毒液、雙氧水消毒。
6、如果到海邊遊玩接觸海水、進食海鮮、被海產品或海中的尖銳石頭刺傷,出現皮膚紅、腫、熱、痛、噁心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以上病史,幫助醫生及早診治。
來源:央視新聞、江蘇新聞、海洋知圈
TAG: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