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揭秘鄭和下西洋目的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揭秘鄭和下西洋目的是什麼?

輕輕的關注—靜靜的閱讀

輕輕的分享—靜靜的欣賞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揭秘鄭和下西洋目的是什麼?

七下西洋都幹了什麼?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後,中國聲威所及,菲律賓的呂宋、蘇祿等國都時斷時續地同明廷保持著朝貢貿易。

1405年7月11日,鄭和始下西洋。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叫馬和、馬三寶,雲南昆陽人,他是打開從中國到東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亞的蒙巴薩港)。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麼?目的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從很少有人知道的閑事講起。

首航即遇他國內戰

鄭和首航率28000餘人出使西洋,領船62艘。在路過爪哇國。正逢該國西王和東王混戰,東王戰敗,國被滅,鄭和船隊途徑東王領地時,部下入市貿易,被西王手下殺死170人,鄭和舉兵要討伐,西王懼怕,叫使者去謝罪,他讓西王賠款6萬兩黃金贖罪。其後,鄭和多次在此地停留,此地也被後人稱為「三寶壟」。

順道剿滅中國海盜

據《明實錄》載,鄭和第一次遠航即爆發了一場海戰,不過對手不是國家,而是一個海盜集團。該海盜集團的頭領是祖籍中國廣東的海盜陳祖義。戰爭爆發在鄭和船隊結束遠航返回中國的途中,地點在現在的馬六甲海峽。按《明實錄》的說法,戰爭爆發的原因是鄭和艦隊滿載的寶物讓陳祖義眼睛紅了。

之所以陳祖義竟然敢對鄭和艦隊動心思,是因為當時的陳祖義並非流竄海上的小股匪盜,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蘇門答臘重要港口城市舊港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梟。

面對鄭和船隊的優勢武力,陳祖義突然聲稱願意投降歸順,但鄭和得到線報說那是陳的一個圈套。於是,鄭和將計就計,在將陳祖義的艦隊誘入埋伏圈內後,突然施用各種火器密集發起攻擊,陳祖義的艦船被焚毀10艘,被俘獲7艘,而鄭和船隊幾無損失。

但陳本人僥倖率殘部逃脫,數月後,鄭和的海軍還是設法將陳祖義等人俘獲,帶回南京處決。

三航俘虜錫蘭國王

1409年(永樂七年)秋,鄭和重新成為總指揮,統領總人數達3萬人的艦隊進行第三次遠航。在這次遠航里,終於爆發了所有航行中規模最大,也是今天史學界爭議最大的一場戰爭。

鄭和在抵達錫蘭國(今斯里蘭卡)時,帶了一塊事先刻有漢、泰米爾及波斯三種文字的石碑,準備立在該島,但此時該島正分為三個敵對政權,最強大的是剛率領本地居民打敗了泰米爾人的英雄亞烈苦奈兒。

對中國格外警惕的亞烈苦奈兒斷然拒絕了鄭和立碑的要求,並拒絕接受與明帝國的朝貢關係,他認為,鄭和的艦隊抵達錫蘭,很可能是沖著該國的聖物「佛牙」(釋迦牟尼牙齒的遺骨)來的,此外,元朝船隊帶來刺激的陰影在當地人腦海中還沒來得及消逝。

雙方第一次衝突以鄭和軍隊被趕回船上而告終,鄭和艦隊亦未在附近海面停留,而是揚帆印度去完成其貿易任務。

很快,從印度滿載寶物歸航的鄭和艦隊再次出現在錫蘭海岸並登陸設置據點,顯然,鄭和是為懲罰亞烈苦奈兒對**不敬而來。但《明實錄》奇怪地稱,亞烈苦奈兒向鄭和索取寶物不成,先引鄭和入城遂派5萬軍隊攻擊鄭和艦隊。此後的戰事記載非常簡略:鄭和看到錫蘭軍隊蜂擁而出,說「賊大眾既出,國中必虛」,於是帶領2000明軍繞道進入錫蘭王城,俘虜了亞烈苦奈兒全家,錫蘭軍隊瓦解。

兩年後,亞烈苦奈兒被押解進京,永樂帝命禮部商議,選其國人中賢者為王,並憐憫亞烈苦奈兒無知,釋放遣返亞烈苦奈兒和妻子,給予衣食。

四航俘斬蘇門答剌敵酋

1412年(永樂十年),鄭和艦隊第四次揚帆遠航。這是鄭和歷次航海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光艦隊搭載的士兵就有近2.9萬名。這次遠航目標遠大而極富冒險性。——因為南洋海島各國已全部在前三次遠航中擺平,明成祖現在要把帝國的影響力延伸到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

原以為海疆靖平的鄭和艦隊,在航行途中意外地捲入了蘇門答剌的軍事衝突。這是一起複雜的王位糾紛:蘇門答剌國王在1407一場戰役中陣亡,王后為復仇宣布誰能殺死仇人就嫁給誰,很快仇報了,新國王有了,但長大的王子不幹了,他殺死繼父自任國王,老國王的弟弟蘇干剌率其追隨者與年輕的新國王爆發了王位爭奪戰。

新國王請求明成祖做出仲裁,也許明成祖本人是個篡位者的緣故,決意強力介入王位糾紛,正在附近航行的鄭和受命支持年輕的國王。

鄭和的人馬登陸後,一邊與新國王貿易一邊給其賞賜大量禮品,感受到冷落和敵意的蘇干剌終於按捺不住,率領1萬多軍隊向鄭和所部發起進攻,這給了鄭和正當介入的理由,於是,蘇干剌的軍隊被鄭和迅速消滅,鄭和軍隊一路追擊到啞齊(今亞齊)終於將蘇干剌及其同黨俘獲。

蘇干剌沒有前幾位被俘者那麼幸運,公元1415年夏,鄭和完成遠航返回南京後,蘇干剌被帶回中國,志在遠方的明成祖不希望靠近自家門口的蘇門答剌再出亂子,在8月12日完成獻俘儀式後,明成祖命將蘇干剌立即處決。

四航東非見麒麟

1414年,鄭和到達東非麻林。他這次看到了中國神話中的神獸——麒麟。此事在當時被認為是鄭和下西洋的一大政績,體現了明初對海外諸國外交方針已初步實現的重大事件,受到了朝野和民間的廣泛稱頌,迎接麒麟的儀式盛況空前。

在麻林國使者進京那天,明成祖朱棣親往奉天門主持歡迎儀式,文武群臣競相祝賀:「陛下聖德廣大,被及遠夷」。詔翰林學士沈度寫了一篇《瑞應麒麟頌》,並將此文以工筆小楷抄在圖上,又命宮廷畫師畫下麒麟圖像。六百年過去了,這幅《明人畫麒麟圖》仍然完好地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畫庫中,為所貢麒麟留下最真實的記錄。大臣夏元吉撰寫了一篇《麒麟賦》,文中描繪道:「豐骨神異,靈毛瑩潔,霞明龍首,去擁鳳臆。星眸眩兮昆耀,龜文燦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風,麇身動兮散雪,蹴馬啼兮香塵接腕,聳肉角兮玉山貫額。」

你再仔細看看,大爺的,這不就是長頸鹿嗎?

扶持馬六甲

提到這件事,不得不提起拜里米蘇拉,他是著名的滿剌加蘇丹國(馬六甲王朝)創始人。

他本是室利佛逝的王子,室利佛逝被滿者伯夷國攻佔,王子由巨港逃至淡馬錫(Temasik,現今新加坡),因某緣故而刺殺當地酋長,後被追捕而逃往北方,在途中一棵滿剌加樹(Amla, Melaka tree)下休息時,看見一條獵狗將一隻小鼠鹿逼到絕境,小鼠鹿為了自衛,將狗踢進河裡。如此覺得這是一塊吉祥之地,於是將此地命名為滿剌加(現今馬六甲)並定居在此。

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麻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強盜頭子拜里迷蘇剌,於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里迷蘇剌曾親自往中國朝貢,使其在麻六甲沼澤地的據點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宣揚大明威德

《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是可信性較高的觀點。

尋找建文帝朱允炆

明代多種文獻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西山雜誌·三保太監下西洋》「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餘。」顧起元《客座贅語·寶船廠》:「寶船之役,時有謂建文帝入海上諸國,假此蹤跡之。」

包抄帖木兒帝國

歷史學家向達、尚鉞提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聯合印度包抄帖木兒帝國後方,牽制其東進。明初時,帖木兒大舉進攻明朝,因此從海外結盟是鄭和下西洋的一個主要目的。不過,根據史學家徐玉虎所言:「印度、紅海等地無形中對帖木兒帝國採取半月形的外圍攻勢。」反映鄭和下西洋之舉並非旨在包抄帖木兒帝國。而帖木兒帝國內部在公元1405年帖木兒身故後也發生沙哈魯爭奪皇位事件。便證明了鄭和下西洋並非旨在包抄帖木兒帝國。

發展海外貿易、企圖殖民海外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但於明成祖年間仍然實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學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錢貨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說不太可能成立。

掃蕩張士誠舊部

有歷史學家指鄭和下西洋是由於明成祖派遣鄭和去掃蕩元朝末年起義群雄張士誠的殘餘勢力。於張士誠身故後,其部屬聯合日本倭寇威脅沿海地區安全。明成祖基於安全考慮便派遣鄭和加之以掃蕩。

解決軍事複員問題

靖難之變期間,明朝國內出現饑荒。明成祖就加緊南糧北運的工程,並擴大對海軍和陸軍的需求。事情得到解決後,對海軍的需求下降。為防止這批海軍叛亂,明成祖便安排他們跟隨鄭和下西洋。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製、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

下西洋到底賠錢了還是賺錢了?

燕王朱棣興靖難之師,奪得帝位,賞賜功臣士兵,召集天下儒生編輯永樂大典,造大船,遣太監鄭和六下西洋,遣大兵攻打越南,又營建北京宮殿,用南方五省賦稅,歷14年營建武當山道觀,所費以萬萬計,致使國庫空虛,饋餉空乏。為了解決財政困難,明成祖推動下西洋,擴大海外貿易。根據學者估計,下西洋貿易開放政策,為明朝政府帶來的利益,至少合黃金二三十萬兩,白銀千萬兩,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幾倍。另外,得到明室發出勘合的藩屬國因可以於3個通商口岸如泉州和寧波通商而向明朝國內輸入了西洋貨品,如蘆薈、金鑲戒指。

照這樣算,黃仁宇推測,永樂期間,鄭和下西洋所費約在白銀600萬兩,加上幾十萬的營造船隻費,你說,下西洋是賺錢了還是賠錢了。

當然,六下西洋之後,在朱棣去世,諸多的文人上奏以「賠錢」為理由,要求停止鄭和下西洋的舉措。宣德皇帝朱瞻基也詔令停止再下西洋。雖然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五年,朱瞻基重開,但也草草收場,再未出航。

這無疑是文人對權力失落的窘迫感。一項賺錢而且有機會打開其他國家大門的行業,就此在彈劾內鬥中消亡。所以梁啟超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假如中國不止七下西洋,結果會如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往史如煙 的精彩文章:

法國大革命的故事:法國大革命為何被反覆提起

TAG:往史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