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書法大家必須研究的課題!吃透他書法能提高几個境界!
《筆陣圖》是中國古代論述書法的文章,闡述執筆、用筆的方法,並列舉七種基本筆劃的寫法。《筆陣圖》的作者眾說紛紜有言衛夫人撰,或王羲之撰,或疑為六朝人偽托,不能究其源,存舊仍稱衛夫人作。《筆陣圖》中一個突出的觀點,是認為書道的精微奧妙,是難以明言的,所以文章開頭便說:「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把書法用筆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筆勢遒勁有力如銀鉤,重於「六藝」奧妙之上。這和鍾繇提出「用筆者天也」,通過用筆來體現天道是一個道理,遠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衛夫人提出「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她與蔡邕、鍾繇一樣,提倡「取萬類之象」,如文中所談的七種筆畫,好有所象。《筆陣圖》中一個最為突出的觀點,就是講筆力。她說:「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並進一步論定:「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一書法美學觀念,與鍾繇的一樣,強調筆力與筋骨,為後世書論所廣泛運用。
《筆陣圖》原文正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昔秦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達其源者少,闇於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復覽焉。
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煎涸新石,潤澀相兼,浮律耀墨者。其墨取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角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凈者。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一「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 「撇」如陸斷犀象。
乙 「折」如百鈞弩發。
∣ 「豎」如萬歲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橫折鉤」如勁弩筋節。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結構圓奮如篆法,飄風灑落如章草,兇險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郁拔縱橫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
《筆陣圖》原文注釋
1. 三端:在古代文化中指文士的筆端、武士的鋒端、辯士的舌端。
2. 銀鉤:本指書法中的「鉤」這種基本筆畫,因優美的筆畫能表達出婉媚有力,故謂之「銀鉤」。在本文中指代書法藝術本身,即古代「六藝」中之「書」也。
3. 周穆王:西周國王,昭王之子,姓姬名滿。
4. 鴻都:東漢時的皇家藏書之所。
5. 碣:石碑圓頂者謂之碣,此特指碑碣文字。
6. 十旬:指一百天。
7. 達:通達。
8. 達其源:通達文字產生髮展的源流。
9. 暗於理:不懂書法的道理。
10. 殊:此作副詞,有竟然之意。
11. 師古:即師法於古人。
12. 緣情:抒發感情,此理解為憑興趣。
13. 棄道:背棄書道。
14. 該贍:淵博豐贍,此「該」通於「賅」。
15. 通靈感物:指通於神靈,並且能感化他物。
16. 更加潤色:再加以修飾文字以使其具有光彩。
17. 總:概括、歸納或謂總結。
18. 列事:指陳述事情。
19. 貽:遺留。
20. 庶:希望、但願。
21. 崇山絕仞:指高山最高的地方。
22. 鋒齊:鋒毫要齊。
23. 腰強:「腰」指筆毫的中部,此即謂筆毫中部要有強 度、有彈力。
24. 煎涸:通翦涸,指淺黑乾涸。
25. 潤澀:此為一對反義詞,即指潤滑和不潤滑。
26. 浮津耀墨:浮耀墨汁的光澤。
27. 鹿角膠:由鹿角熬製成的膠。
28. 東陽魚卵:一種產於東陽的魚卵紙,東陽在今天安徽省天長縣。
29. 真書:魏晉之後對正體的一種稱呼,也稱作楷書。
30. 行草書:又稱草行,一種比較流動而近於草書的書體。
31. 點畫:文字點與橫豎筆畫的總稱。
32. 波撇:指磔和掠,即捺和撇。
33. 屈曲:彎曲、曲折。
34. 大書:寫大的字。
35. 從小:指寫小字。
36. 鑒:鑒別、鑒賞。
37. 筋書:瘦勁有力的書
38. 墨豬:筆畫肥而無力的書。
39. 聖:超凡、卓越。
40. 消息:奧妙、真諦。
41. 筆陣:將書法比喻為作戰行陣。
42. 執筆急:指執筆松。
43. 執筆近:指執筆處離筆毫近。執筆近不能很好的運腕行筆,執筆不緊,運筆則無力。
44. 結構圓備:指字的點畫安排和形勢布置完備。
45. 篆法:此為大小篆的總稱。
46. 飄揚灑落:指章草自由奔放洒脫的筆勢。
47. 八分:東漢後期的准隸書書體,傳自王次仲始,盡其筆勢,舒展波撇,其勢兇險可畏。
48. 飛白:相傳為蔡邕所創之體,此之「竊窕出入」喻其筆勢在那絲絲露白處的入與出,顯得嫻靜優美。
49. 耿介:指高聳突兀貌。
50. 古隸:指西漢至東漢前期通行的隸書,尚帶有篆書意味,無明顯的波挑,無篆書的圓潤之態,其筆畫尤
51. 顯縱橫,粗壯樸拙而厚實。
52. 心存委曲:謂作書前思考要透徹詳細。
53. 永和四年,上虞 制記:此二句為作者寫作之
54. 行款,永和即東晉穆帝之年號,上虞在今天浙江上虞縣之西。
《筆陣圖》翻譯
古代三端的妙用,沒有先於用筆的;而六藝的奧妙,沒有重於書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的書法,感嘆了七天之久,不滿意他的書法缺乏筆力。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一百天了還不忍返回,不停的稱讚那些超群出眾的碑碣,所以知道通達書之源流的少,不懂得書法道理的多。近代以來竟而不師法古人,只憑興趣背離書道,只記得姓名,有的學識並不淵博豐贍,見識又少,致使沒有成就,空費了精神。於是,不是通於神靈,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與其談論此道。現今刪改李斯的《筆妙》,再加以修飾的文字使其完整,總括起來有七條,並且予以說明,把對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邊,遺留於子孫,永為楷模,希望將來的學書者,能有時間看看。
筆毫要取那高山絕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間獵取,筆頭要一寸,管長要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有強度。硯台要選用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滑與滯澀兼顧,能浮耀墨汁的光澤。至於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要十年以上,強硬如石的作為製造的原料。紙則要取東陽魚卵紙,柔軟滑凈的。大凡學寫字,先要學執筆之法,如果作真書,要執去筆頭二寸一分處;如果是行草,要執去筆頭三寸一分處。下筆點畫波撇曲折,都要盡一身之力行筆。初學書者先學大字,不得從小字開始。善於鑒賞的不善於寫,善於寫的不善於鑒賞。善用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書」,多肉少骨的叫它「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可取之法,無力無筋的為錯誤之法。要一一從其間吸取奧妙、體會真諦,並且合理地運用它。
橫畫:要像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高低不同的形狀。
側點:要像高峰墜石,磕磕然實際在崩塌。
撇掠:鋒鍔能在陸地截斷犀角象牙。
戈筆:要像百鈞重的弓張箭發。
努筆:要像萬歲枯藤一樣多節而瘦勁。
背拋法:要像蹦浪雷奔一樣徐遲有力。
鈞弩勢:要有如強弩筋骨一樣遒勁。
右邊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有時候心情緊急而執筆卻不緊,有時心情寬鬆執筆卻很緊。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不緊,意在筆先就會成功。於是又有六種用筆之法:
結構字體、布置形勢完備的如篆法;
筆勢飄逸洒脫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兇險可畏如八分書;
那筆法出入嫻靜優雅的好比作飛白書;
筆畫高聳挺立如鶴頭書;
縱橫沉凝遒勁的如古隸。
然而還要用心思考,考慮詳盡,再作一字,各象其形,這樣才有可能臻於妙境,書道也只有在這時才算窮盡。歲在永和四年,上虞 製圖並撰文。
古代三端的妙用,沒有先於用筆的;而六藝的奧妙,沒有重於書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的書法,感嘆了七天之久,不滿意他的書法缺乏筆力。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一百天了還不忍返回,不停的稱讚那些超群出眾的碑碣,所以知道通達書之源流的少,不懂得書法道理的多。近代以來竟而不師法古人,只憑興趣背離書道,只記得姓名,有的學識並不淵博豐贍,見識又少,致使沒有成就,空費了精神。於是,不是通於神靈,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與其談論此道。現今刪改李斯的《筆妙》,再加以修飾的文字使其完整,總括起來有七條,並且予以說明,把對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邊,遺留於子孫,永為楷模,希望將來的學書者,能有時間看看。
筆毫要取那高山絕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間獵取,筆頭要一寸,管長要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有強度。硯台要選用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滑與滯澀兼顧,能浮耀墨汁的光澤。至於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要十年以上,強硬如石的作為製造的原料。紙則要取東陽魚卵紙,柔軟滑凈的。大凡學寫字,先要學執筆之法,如果作真書,要執去筆頭二寸一分處;如果是行草,要執去筆頭三寸一分處。下筆點畫波撇曲折,都要盡一身之力行筆。初學書者先學大字,不得從小字開始。善於鑒賞的不善於寫,善於寫的不善於鑒賞。善用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書」,多肉少骨的叫它「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可取之法,無力無筋的為錯誤之法。要一一從其間吸取奧妙、體會真諦,並且合理地運用它。
橫畫:要像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高低不同的形狀。
側點:要像高峰墜石,磕磕然實際在崩塌。
撇掠:鋒鍔能在陸地截斷犀角象牙。
戈筆:要像百鈞重的弓張箭發。
努筆:要像萬歲枯藤一樣多節而瘦勁。
背拋法:要像蹦浪雷奔一樣徐遲有力。
鈞弩勢:要有如強弩筋骨一樣遒勁。
右邊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有時候心情緊急而執筆卻不緊,有時心情寬鬆執筆卻很緊。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不緊,意在筆先就會成功。於是又有六種用筆之法:
結構字體、布置形勢完備的如篆法;
筆勢飄逸洒脫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兇險可畏如八分書;
那筆法出入嫻靜優雅的好比作飛白書;
筆畫高聳挺立如鶴頭書;
縱橫沉凝遒勁的如古隸。
然而還要用心思考,考慮詳盡,再作一字,各象其形,這樣才有可能臻於妙境,書道也只有在這時才算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