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十三屆西方語言哲學夏日書院正式拉開帷幕

第十三屆西方語言哲學夏日書院正式拉開帷幕

2018年7月27日,第十三屆西方語言哲學夏日書院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書院由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來自全國數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150位專家學者、青年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本次盛會。

開幕式上,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宏俊教授主持,副校長薛徽致辭,表達了對學會以及所有參會人員的熱烈歡迎。接下來四川外國語大學董洪川副校長發表了講話,他高度讚揚了夏日書院的舉辦適應新形勢新世紀的學術要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意義。而後王寅會長對承辦方表示了感謝,並從西方哲學四個轉向的簡表出發,高屋建瓴,探討了當今時代學術發展的主流形式。本次書院協辦單位有《外語學刊》編輯部、《英語研究》編輯部、《外語教學》編輯部、《中國外語》編輯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和平教授作為出版社代表進行了發言,並對本次夏日書院的舉辦表示祝賀。

開幕式之後就是緊湊的學術講座專場。首先給大家呈現學術盛宴的是錢冠連先生,錢先生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七個語哲關鍵詞詞群,分別為「linguistic turn」、「semantic ascent」、「analysis」、「analytic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language」、「linguistic philosophy」、「is」。這七個語哲詞群的學習奠定了語言哲學的基本學習理念,為我們進一步學習哲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的霍永壽教授作了題為「Austin的日常語言哲學:文本解讀與概念闡釋」的講座,霍教授主要從四個方面講解,分別為「哲學的問題」,「日常語言哲學」,「言語行為理論」,以及「結論」。霍教授的講座內容詳實,氣場宏大,會場學習氣氛異常濃烈。

接下來主講人為重慶大學的黃斌教授,講座題目為「摩爾的語言哲學研究」。黃教授以自己豐厚的哲學功底,主要圍繞摩爾的日常語言哲學中的若干重要思想展開討論,其中對於「什麼是善」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黃教授對於摩爾《倫理學原理》一書中的「善」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首先從摩爾個人簡介講起,讓我們了解到摩爾一生的主要經歷。在第一部分黃教授講到,在摩爾看來,「善」是不可定義的,並以「黃的」為例對該觀點進行了評析,黃教授認為,摩爾對於「善」的看法既有合理因素,也有錯誤之處。第二部分黃教授講到,摩爾試圖用自然的性質給「善」下定義,把「善」這種非自然性質與某種自然的性質混同起來,是犯了「自然主義謬誤」。第三部分,黃教授圍繞摩爾批判「形而上學倫理學」展開,認為「善」,「應當」,「價值」都是一種觀念,不等於客觀事實存在。最後,黃教授認為摩爾的倫理學原理蘊含豐富的語言哲學和思維方法的觀點,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從黃教授的講座中我們了解到了摩爾倫理學原理中關於「善」的核心內容,深受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