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古訓: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卻病方

古訓: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卻病方

授權圖片 | 滕首詩 攝

無求便是安心法

人之所求,本於攀緣心。人有所求,一心只知攀緣外物,則心不安。

攀緣心,就是心迷於外境,人心本來的智慧、清凈,都為外物所裹挾。「攀」,這個手像猴子抓東西一樣,念頭一個念頭抓過來,「念念相續」。

佛家認為,萬物沒有自性,不過是姻緣所生。緣起則生,緣歇則滅。

人迷失於緣法之中,迷失在外境,遇到刺激,就產生了攀緣心。藕益大師說:如同獼猴攀樹枝,抓一個又放一個,為什麼獼猴能夠跳來跳去呢?它必須有這個樹枝可以抓,它必須有所住。

人心一旦向外攀緣,你的心就已經跟外境結合在一起,被外境所轉了。

佛經上說「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也就是說普通人錯誤地認為這個向外攀緣的心,為自己的本心。

南懷瑾認為:什麼是生病的根本?是攀緣,就是我們的思想,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上來。我們的心一天到晚在攀緣,要想求財、要求子,要這要那。

《西遊記》中用猴子來代表這攀緣心,猴子不抓東西不舒服。因為有攀緣所以就有病,求東西求不到就有痛苦,就生病,是病的根本。

不飽真為卻病方

中國傳統養生觀念認為:吃飯不要吃全飽,只吃七分飽,饑飽適中才是最好的狀態。

從養生的角度看,人如果吃的過飽,腸胃就會被撐的越來越大,從而導致食量增加,體重就難控制,最終形成惡性循壞。

孔子說「食勿求飽」。吃飯要掌握好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微餓,才守得住健康。

七分飽不僅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更體現了為人處世的道理。保持「適度」,留有缺憾,是一種人生智慧。

老子說:「大成若缺。」意思是真正的完滿,都看上去像有所缺失那樣。

中國古代神話中說,盤古開天地以後,地陷東南,天不滿西北。古人又有「天聾地啞」的說法,可見在古人眼中,天、地也都是有缺陷的,正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所說:天地本不全。

曾國藩說「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他因此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求缺齋」,以警示自己萬事不可奢求完滿,「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或許正是因為深諳「留有餘味」的道理,曾國藩總是主動將利益分給別人,主動提拔手下的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毫不在意他們與自己平起平坐。

凡是苛求完滿也是一種遺憾,甚至是一種病態。魯迅就曾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中批評了一些人的「十景病」:中國人大抵有一種"十景病",凡看一個縣的縣誌,必然有"十景",把眼前的所有事物排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後似乎生活就圓滿了。

成熟的人,不苛求完滿,沒有「十景病」,他們都懂得留有餘味,都有分享和利他精神。正如南宋士大夫王伯大《四留銘》里說: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

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點擊試聽楊鵬老師《道德經》90講

點擊試聽賀偉老師《周易》40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你可知道,常喝冷飲多麼傷身體
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