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布前談全畫幅微單新格局

發布前談全畫幅微單新格局

【PChome影像行攝頻道 —— 風向標】還有15天,尼康首台全畫幅微單就要面世了,對於尼康來說,這台相機的發布意義非凡,不僅對於整個影像市場是一針強心劑,對於尼康自己來說也可能帶來新的增長機會。不僅如此,今年的8、9月份註定被載入影像史冊,因為,佳能也要發布自家的首款全畫幅微單了。

說起微單,大家可以報出一連串的名字,索尼、佳能、富士、松下、奧林巴斯等(其實尼康也有畫幅不大的1系微單),但說起全畫幅微單,我想大家一定會說「只有索尼」。確實,索尼靠著當年「奶昔」系列一炮而紅後,之後的全畫幅A7系列確定了索尼在微單領域的地位。

不過,除了索尼有全畫幅微單外,其實還有一家更重量級的品牌也有全畫幅微單,那就是徠卡。徠卡SL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產品,只不過由於徠卡品牌的高高在上,加上徠卡M的過於出名,所以導致了許多人並不知道還有SL這個產品。

那徠卡M不算微單相機嗎?嚴格意義上講,可以算。單反是基於雙反而來的,雙鏡頭反光變成了單鏡頭反光結構,鏡頭從2變1;而微單(mirrorless),其實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無反,是基於單反的,反光板結構從1變為了0。而我們現在給微單(數碼微單相機)的定義就是,沒有反光板的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為什麼要限定數碼兩個字,因為首台微單發佈於10年前,由松下帶來,當時早已步入數碼時代,所以膠片時代無反光板結構的旁軸相機並不在微單範疇內。

那為什麼說旁軸的徠卡M可以算也可以不算?要理解這點首先要從類似的富士X-Pro系列微單說起。富士X-Pro就是旁軸,但是X-Pro1開始就是數碼相機,同時這個旁軸是混合取景,也就是除了旁軸光學取景還可以像一般微單一樣電子取景,所以富士X-Pro系列就是微單相機。這麼看,同樣是混合旁軸取景的徠卡M也是微單,只是徠卡M更具歷史,最初人家是標準的旁軸相機(旁軸比單反歷史悠久),所以習慣上,還是不把已經數碼化的徠卡M歸類在微單里。

那為什麼這個市場挺大,做的品牌卻這麼少,和技術門檻有關嗎?有一定關係,但是就現在主流的這些影像企業,要做全畫幅微單其實都能做出來,只是這裡面涉及的方面太多,要考慮到做一個新系統是否可以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收回成本。

最早的消費級微單相機是松下的G1,準確的說最早做微單相機的是松下和奧林巴斯聯合研發的M4/3系統,當時的思路很簡單,尤其是奧林巴斯,要做一個小型化的同時可以兼顧單反相機高畫質的可換鏡頭相機產品,所以才有了M4/3畫幅(也和奧林巴斯做過4/3畫幅單反有關),而不是APS-C或是全畫幅。

而索尼最開始切入微單市場也是以小為美的,當時的「奶昔」,不僅兼顧了極致的便攜,還將畫幅提升到了APS-C。因此,用戶開始意識到,微單並不只是單反輕便型的替代方案,完全有可能達到單反的畫質高度。

後來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索尼破天荒的推出了全畫幅微單,不再將便攜作為微單的限制條件(微單相機總體還是比單反小的,只是鏡頭上開始追求極致,造成整體尺寸已經越來越大越來越重了)。而此舉確實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消費者願意為專業的全畫幅微單買單,一些單反老用戶也轉型玩起了微單相機。(微單由於法蘭距比單反短,所以可以很方便轉接單反鏡頭,對於單反老用戶來說,只需換相機而無需換鏡頭群就可以玩微單也是一件很好很方便的事)

目前來講佳能、尼康的單反用戶有一部分確實在用索尼的微單相機轉接自家的單反鏡頭玩,對於佳能和尼康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近年來,微單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依然成增長之勢,也就說明相機的大眾市場是朝著微單轉變的。而且數碼時代的鏡頭髮展遠快於膠片時代,對於索尼來講目前的鏡頭群不算豐富,而且轉接玩的單反鏡頭又都正當年;而未來的某一天,索尼的鏡頭群一定會逐漸完整,現有的單反鏡頭也會到需要換代的一天。這麼看,佳能、尼康兩大廠不儘早布局,遲早在微單領域淪為索尼的鏡頭副廠。

做是否代表著一定成功?或許對於其他品牌來講成功非常難,因為索尼已經站穩了腳跟,其他品牌進入全畫幅微單領域就是從零開始。但對於佳能、尼康兩大廠來說這件事要簡單的多。原因就在保有量非常大的兩大品牌全畫幅單反鏡頭,以及用戶對兩大品牌的認可度。

對於現在佳能、尼康用戶來說,玩全畫幅微單只能轉接索尼,而轉接環都是第三方產品,兼容性或多或少會存在些問題,更別說完美兼容所有電子功能了。副牌大廠適馬有專用的佳能口轉索尼口轉接環,但是適馬的佳能口單反鏡頭在兼容性上依然比不上佳能原廠的,所以通過這樣的三品牌轉接之後,即使大幅優於小廠的轉接環也無法和原廠相提並論。

佳能、尼康原廠推出全畫幅微單就不一樣了,兩家的用戶可以用原廠的轉接環繼續使用自己的單反鏡頭,兼容性問題不在。只要兩家的全畫幅微單確實有實力,不輸索尼,那老用戶幹嘛還要九轉十八彎的去採用索尼轉接方案呢?

對於新用戶而言,玩全畫幅微單是佳能、尼康、還是索尼,這就要看三者的具體實力了。短時間而言,佳能、尼康這兩個新來者肯定無法和索尼相比,畢竟索尼微單的口碑已經做出來了,鏡頭群不算豐富但也不貧乏,至少對於新用戶來說,選擇微單不是單反就基本上會以原生鏡頭為主,不太會考慮轉接了。

這麼看,佳能尼康推出全畫幅微單已經成功一半了,通過自己在單反上積累的口碑,快速豐富微單鏡頭群,一樣可以獲得新用戶的廣泛認可。屆時,三家對於新用戶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性價比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將被擺上檯面。競爭激烈了,開始比價了,受益的一定會是最終消費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Chome電腦之家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藍牙耳機 為什麼只有黑鯊稱得上電競級?
一出好戲風景那麼美?戶外拍攝神器推薦!

TAG:PChome電腦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