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富仁遺作兩種

王富仁遺作兩種

作者簡介:

王富仁(1941-2017),山東高唐縣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汕頭大學文學院終身教授。20世紀80年代,王富仁教授以「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全新視角闡釋魯迅小說,這是中國魯迅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新時期中國文壇思想啟蒙的重要標誌。此後,他又致力於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國左翼文學研究,晚年更鼎力倡導「新國學」理念,皆成就斐然,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

內容簡介

中國新文化、新文學與中華民族的現實命運同在。但是,當一代啟蒙者成為了啟蒙的教條主義者,在「五四」文化運動中渾然一體的現代性與民族性分裂為二的時候,當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界主義失去了民族意識、個人主義失去了社會意識、和平主義失去了鬥爭意志的時候,真正為中國新文化、新文學注入更飽滿、更充沛也更堅韌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以及新的生命與生命活力的,是東北作家群的創作,他們是那個時代也是所有的時代里中華民族現實命運的象徵,而端木蕻良正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正如王富仁先生在本書中表達的,端木蕻良是比除了魯迅之外的任何中國作家都更為深刻地指出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思想特徵,他以作為貴族家庭的精英出身和作為知識分子的豐富人生而感受淪落到生命絕境的底層人民的情感和情緒,他在像魯迅那樣努力成為一個把戰士的精神注入到文化事業中來的偉大的知識分子,而絕不滿足於把自己僅僅當成一個文人、學者、教授、詩人和作家,他在以整個生命的力量承擔自己的生命。《端木蕻良》寫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也是王富仁先生自己靈魂的傾訴與自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先哲精神不朽。

目錄

序 竦聽荒雞偏闃寂 汪暉

第一篇 30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

時代的「精英」

主流文化

非主流: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文化

東北作家群與中國現代左翼文學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新文學的危機

中華民族現實命運的象徵

以整個生命的力量承擔自己的生命

廣大的憂鬱

東北作家群的消亡

第二篇 文事滄桑話端木

———端木蕻良小說論

蓋棺難論定

草原的主人

當代英雄

內心的秘密

《遙遠的風砂》

端木蕻良與蕭紅

尾聲,或命運

附錄一 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發展的歷史軌跡

附錄二 端木蕻良短篇小說兩種

附錄三 端木蕻良小傳和著譯書目

編者後記

附:編者後記

王富仁先生以魯迅研究著稱,但他的視野並不局限於魯迅,關於郭沫若、聞一多、冰心、曹禺、端木蕻良等現代作家,他都寫有專論。關於端木蕻良,他先後寫有兩篇長文。其一,《30年代左翼文學·東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上、中、下),分別刊於《文藝爭鳴》2003年第1—3期,共9節。其二,《文事滄桑話端木——端木蕻良小說論》,這篇長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文事滄桑話端木——端木蕻良小說論》(上、下),刊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3—4期;二是他為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6月版《端木蕻良小說》所寫的前言,共6節。

正值王富仁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際,經先生後人授權,將這兩篇長文合為單行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原文發表時僅劃分章節,未擬標題,為方便讀者更直觀系統地了解本書內容,編者將原文章節略做調整,並代擬了章節名,遂為現在所見兩篇十六節的架構。另外,除了這兩篇長文,王富仁先生在《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發展的歷史軌跡》(《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9—10期)一文中也有專門章節提到東北作家群與端木蕻良,因此作為附錄一收在本書中,同時也由編者這篇文章代擬了章節標題。

王富仁先生認為,真正為中國新文化、新文學注入更飽滿、更充沛也更堅韌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以及由此為文壇帶來新的生命活力的,是東北作家群的創作。他們是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現實命運的象徵,而端木蕻良正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因此,在本書最後,為了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端木蕻良,經端木先生侄子曹革成先生首肯,本書收入了王富仁先生在《文事滄桑話端木——端木蕻良小說論》中極為推崇的短篇小說兩種——《遙遠的風砂》和《初吻》,作為附錄二;另外還收入了由曹革成先生編撰的端木蕻良小傳和著譯書目,作為附錄三。

編者

2018.7

2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歷史觀念、學術思想、榮辱觀念(面子觀念)和所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抄襲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魯迅和顧頡剛矛盾和分歧的內在文化意義,指出魯迅和顧頡剛的矛盾和分歧實際是在魯迅以「立人思想」為核心的現代文化觀念與顧頡剛在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現代學院精英知識分子文化觀念的差異和矛盾中形成的。

本書是厚重的,也是尖銳的,全文高瞻遠矚,思辨嚴密,博通精微,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看法,不僅對我們重估魯顧之爭,而且對我們進一步深入反思20世紀中國的學人、學術和文化,均不無啟發。這部著作與其說是王富仁教授最後的學術研究成果,不如視為他的精神遺囑或許更為恰當。

目錄

第一篇 疑古

「整理國故」:胡適的歷史觀

顧頡剛的古史研究

「專門家」與「博學家」

錯位的嫁接

由來有自:漢代今古學之爭

清代今古學與「五四」新文化

第二篇 對立

章黃學派

章太炎對魯迅之影響

魯迅對章太炎之評價

魯迅的古史觀

魯、顧眼中的《史記》

對立之根由

第三篇 異化

文化對人的異化

「《中國小說史略》抄襲說」事件

面子問題

面子觀念之根源

「五四」之後的文化觀念

魯迅與英美派學院精英之矛盾

第四篇 敬業

魯迅與胡適

個人崇拜

現代評論派與魯迅

楊蔭榆與女師大事件

整頓學風:章士釗時期的中國教育

重看楊蔭榆事件

魯迅的「敬業」精神

第五篇 剋星

魯迅的「剋星」

現代評論派的「剋星」

精神戰略與精英戰略

精英的敵人

鑄劍

魯迅的「文化山」

第六篇 累贅

精英意識

「精英意識」對顧頡剛之影響

歷史的虛無主義

「科學的方法」

顧頡剛的死胡同

顧頡剛的面子:疑古到底

再談「整理國故」

尾聲:走自己的路

附:序

文/陳子善

王富仁兄是我的畏友。但是,那一年認識他,在什麼地方認識他?現在竟想不起來。這種遺忘好像很不應該,確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當年太自信了,自以為記憶力強,不必記日記或記事之類,而今已悔之莫及。

不過,首次與富仁兄見面,一定與我們共同從事的專業,即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相關,也應是不爭的事實。我現在只能推測,認識他,應該在他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留在北京師大執教之後。他是李何林先生的博士生,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博士,單是這二條,就令人刮目相看。李何林先生與唐弢先生、王瑤先生一起,為改革開放之後首批招收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的導師,早在1920年代末,他就在中國新文壇嶄露頭角了。富仁兄師從李先生,自是他的幸運,而李先生有富仁兄這樣的高足,想必也會感到自豪。

1990年代以後,與富仁兄見面的機會多起來。這是有合影為證的。一次是1990年代末在浙江桐鄉的合影,照片上人很多,有錢理群、張夢陽、葛兆光、夏曉虹諸位,富仁兄正好和我對面而站,大家一起在觀賞桐鄉錢君匋藝術館的藏品。這次同仁會聚桐鄉,是黃育海兄主持的浙江人民出版社計劃重新編注《魯迅全集》的啟動會議,不料這次有意義的工作後來被迫中止,卻留下了與富仁兄這張難得的合影。另一次是新世紀之初,攝於西安,我們一起在陝西師大開會,照片上富仁兄與劉勇、陳國恩、羅崗諸位和我並排合影,富仁兄笑容燦爛,右手親切地搭在我肩上。我們誰都沒有想到他沒過幾年就患上了絕症。

無可否認,富仁兄抽煙太厲害了,厲害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又有一次在重慶開會,我倆都很早到餐廳用早餐。不過,他不急於去選取食品,而是坐下來先抽煙。我不禁好奇地問:老兄一大早就煙癮發足?他樂了,不慌不忙從西裝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包煙。看著我吃驚的眼神,他狡黠地笑了笑,再從長褲左右口袋中掏出兩包煙,象變戲法一樣。好傢夥,堂堂大教授成了魔術師一般。他得意地告訴我,一天至少五包煙,不一大早開始抽,怎麼抽得完!看來古人說的人無癖不可交,在富仁兄森上也應驗了。他的煙癖在現代文學研究界是如此有名,煙給了他許許多多「煙士披里純」,但也終於縮短了他的壽命,以至他離去後,我的輓聯上句是「騰雲駕霧,得迅翁真傳」,這完全是寫實。

回想起來,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每次見富仁兄,談的都不是學問,都不是我倆所從事的現代文學史研究,而是興之所致,海闊天空,行之所當行,止之所當止,北方人所謂侃大山,南方人所謂嘎訕胡是也。也許我倆都認為既然難得相見一次,乾脆就純粹聊天,反而比一本正經論文說藝來得更有趣更有意思。若說要與學術相關,大概只有一次,那就是我聽說他在某次魯迅研究會後態度嚴正地直斥某人。後來見到他,忍不住求證,果有其事否。他不直接回答有或沒有,只說了一句「太不像話了!」

說到現代文學史研究,眾所周知,富仁兄擅長宏觀研究和理論闡發,而我醉心於微觀研究和史料爬梳,雖然我倆對現代文學史許多問題的看法相同或接近。但我一直很欽佩他的學問和敬重他的探索勇氣。他胸懷高遠,他視野開闊,他看法獨到。他的文章汪洋恣肆,頗有氣勢,無論專著還是論文,都有一種充滿激情、富於雄辯、直指人心的力量。這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者中並不不多見,也是我所難以企及的。從出版專著《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到反思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魯迅研究史到倡導「新國學」,富仁兄一直旗幟鮮明地站在維護和發揚真正五四精神、總結和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前沿,為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鍥而不捨,義無反顧。

富仁兄有自己的操守和追求,但他並不墨守成規,也不劃地為牢,對我這樣的朋友也很談得來,常常在談笑中流露出他天真可愛的一面。難得的是,他的包容和與時俱進,同樣體現在對學生的培養上。他對學生不強求一律,而是因材施教,尊重並支持學生的學術興趣。他指導的碩士生宮立對文學史料著迷,他親自致電我,鄭重推薦宮立報考我的博士生。後來宮立的成長也證實了他的判斷,而這種判斷力並非每個研究生導師都具備的。

我主編《現代中文學刊》以後,富仁兄理所當然成為我的重要約稿對象。承他不棄,時有新作貽我,如《學刊》2012年第1期就發表了他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樊駿論〉之一章》。當我得知他病中仍在奮力撰寫《學識·史識·膽識》的系列論著時,就很希望他能惠稿。《學識·史識·膽識》大概是富仁兄後期最有份量的學術論著,前三篇專寫胡適,分別以《胡適與學衡派》《胡適與「五四」新文化》《胡適與「胡適派」》為題,刊於2014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8期、《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第5期和《社會科學戰線》第11期,也構成了這一系列論著的第一部分。而這一系列論著的第二部分就是這部長達22萬多字的《魯迅與顧頡剛》,前29節連載於《華夏文化論壇》第13至16輯,而他慨然允諾把此文後15節交《學刊》刊出,這是對我的信任和鼎力支持。令我十分痛惜的是,《魯迅與顧頡剛》後15節在《現代中文學刊》2017年第3、4兩期發表時,富仁兄已不及親見了。

在簡要討論富仁兄這部精彩的力作之前,略為回顧一下顧頡剛與魯迅的交往過程,也許是必要的。據魯迅日記,兩人1924年10月12日首次見面,是日下午顧頡剛隨魯迅學生常惠(常維鈞)一起拜訪魯迅。一個多月後,魯迅應顧頡剛之請,為他主編的《國學季刊》創刊號設計了頗有特色的封面,這是魯迅設計的第一種雜誌封面,不能不特別提出。此後兩人互有通信,顧頡剛1926年6月15日寄贈魯迅新著《古史辯》第一冊,並在環襯上題字:「豫才先生 審正 頡剛敬贈」。同年9月8日,也即魯迅抵達廈門的第五天,同在廈門大學任教的顧頡剛即拜訪魯迅並贈《諸子辨》(宋濂著)。9月22日,顧頡剛又贈魯迅其所編的《吳歌甲集》,環襯上又題字:「豫才先生評正 頡剛敬贈 十五、九、廿二廈門」,此書和《古史辨》第一冊至今仍保存在魯迅藏書之中。

從以上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出,魯迅與顧頡剛雖然交往並不頻繁,最初還是較為友好,顧頡剛對魯迅是尊重的,多次贈書求教;魯迅對顧頡剛也給予了幫助,有求即應。當然,兩人的矛盾在廈大時已逐漸開始顯現,魯迅1927年4月26日致孫伏園函中已有所提及。此後發生的事,凡讀過魯迅雜文《辭顧頡剛令「候審」》、魯迅1927年5—7月間致章廷謙、台靜農、江紹原等人的信以及所作歷史小說《理水》的,應該都已熟悉,不必再贅言了。

顯而易見,富仁兄並不滿足於對魯迅與顧頡剛關係始末的簡單追溯,或者說這不是他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他更關心的是魯迅與顧頡剛為什麼會交惡,他們在思想上和學術上有多大的分歧,力圖在更大的文化背景即近代以來中國思想和學術思潮的風雲激蕩中來把握和理解魯顧這件歷史「積案」的實質。用富仁兄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之所以花費如此長的篇幅清理這件『積案』,是因為它實際牽涉到中國現代思想史和學術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分歧,並且直至現在這些分歧還常常困擾著我們,使我們不能不正視它們。它是在當時歷史時代兩個『大師』級人物的『互視』關係中發生的」。確實,在這篇長文中,富仁兄探討魯迅和顧頡剛學術思想的形成和來龍去脈,探討他倆因文化上的分歧而導致情感、情緒上的對立,在此基礎上還重新審視「整理國故」與古史研究、胡適和「胡適派」、「現代評論派」和英美派學院精英與魯迅的分歧等眾多複雜問題,分析論列,直抒己見。富仁兄坦率承認「根據作者本人的看法,本文更多地談到顧頡剛的缺點和不足」,但同時也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這些後輩學子有理由、有資格輕視顧頡剛的學術貢獻及其歷史地位」。這種對待歷史人物客觀而全面的態度是難能可貴的,也深得我心。

總之,富仁兄這部《魯迅與顧頡剛》是厚重的,也是尖銳的,全文高瞻遠矚,思辨嚴密,博通精微,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看法,不僅對我們重估魯顧之爭,而且對我們進一步深入反思20世紀中國的學人、學術和文化,均不無啟發。在我看來,這部著作與其說是富仁兄最後的學術研究成果,不如視為他的精神遺囑或許更為恰當。因此,不管贊同富仁兄的觀點與否,它都值得我們珍視。

……

2018年5月2日王富仁兄周年忌日於海上梅川書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馬 的精彩文章:

從《山路》到《山路上》:蔡千惠的「救贖意識」?

TAG:保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