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我們這個月唯一一次見面
我不是不愛你
但是能不能讓我一個人呆會兒?
七夕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虐待小動(nue)物(gou)日。
值得慶幸的是,單聲狗也不要過度傷心,別看七夕的時候,一對對情侶在朋友圈過的開開心心,其實他們平時心裡有多苦,只有自己才知道。
偷偷告訴你,今天他們約會,可能已經將這個月的見面份額用完了。畢竟,現在超過54%的年輕情侶一個月只見一兩面,甚至幾年才能見一面。所以七夕約會結束以後,大部分年輕情侶可能就要各奔東西了(看來牛郎織女的故事誠不我欺啊)。
根據《
2018中國職場青年感情狀態調查
》顯示,現有在23.7%的年輕人處於冷淡或緊張的「精神異地戀」中。
什麼叫「精神異地戀」?
「精神異地戀」的情況一般出現在大城市中,尤其以從事高強度工作的年輕人為主。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平衡工作和戀愛,真的太難了。
下班以後不想談戀愛
我想自己呆著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年輕人這一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
至於具體是什麼壓力,專家們給出了十個答案:社會環境、工作、個人成就、經濟收入、人際關係、社會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個人生活。
社會環境壓力主要是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這也被認為是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特色壓力」。所以排除掉這個不可抗因素,
在十個答案中,工作的地位遙遙領先,並且與後續幾個答案息息相關。
周刊君曾寫過一期關於「社恐」的文章,講的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下班回家以後就拒絕社交,拒絕外出,喜歡一個人呆著。
這種現象也可以套用到「精神異地戀」的模式中去。大城市的很多年輕人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都有類似「被掏空」的感受(尤其是媒體、公關、醫療、互聯網等高強度工種),這種身心俱疲、能量耗盡的狀態一旦出現,
人便會自我保護性的躲避社交,以獨處的形式恢復精力。這個時候,哪怕伴侶有心搭訕,也完全不想理會。
「我不是不愛你,但是能不能讓我一個人呆會兒?」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工作本身剝奪了兩人的溝通時間。
兩個人因為上下班時間不一致,除了睡覺以外,幾乎沒有正常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一日兩日還好,若是長此以往,即便是同床人或許也猜不透對方在想什麼了。缺乏溝通,最終只會走向同床異夢。
有位朋友是在某新聞客戶端做編輯工作的,值夜班,晚上10點開始上班,早上6點下班,但是他女朋友的上班時間就比較正常,朝九晚五。所以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早上他回家的時候,女朋友還沒醒,晚上上班的時候,女朋友還沒回。
這種生活輪上一個月,結果就是他們一個月都沒正兒八經說過一次話、吃過一次飯。
除了這個上下班時間不吻合,還有「加班」這個大boss。
2016年,新浪微輿情大數據分析了中國年輕人加班的輿論傳播情況,數據顯示,因為加班「沒時間吃飯」的網路傳播熱度指數最高最高,其次便是「沒時間陪男女朋友」。
滴滴曾利用自己的大數據做過一次加班時間調查,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這五個城市,加班下班的晚高峰集中在晚上9點左右。按照平均通勤1小時的時間計算,到家的時間便是在10點左右。
「回家都10點了,還聊啥?洗洗睡吧。」
很早就有「畢業一起分手」的說法,但那些躲過了畢業分手魔咒的情侶,最終卻深陷工作的泥沼。
談什麼戀愛?
是遊戲不好玩?
還是電視劇不好看?
除了工作,還有一些東西也在悄悄影響著年輕人們的戀愛——手機第三者。
竟然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年輕人談了一場手機戀愛,這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小時候,父母經常教訓我們,玩物喪志。
現在看來,玩物喪的不是志,而是感情。
美國攝影師Eric Pickersgill做過一件事,讓照片中的所有人手中的手機消失,結果是這樣的:
這些圖片看上去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和違和。原本用來縮短人和人之間距離的手機,變成了生活的「綁架犯」,感情的「第三者」。
當然了,這個鍋也不能完全由手機來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手機只是載體,真正掠奪注意力的,是一個又一個APP。
打開你的手機,看看最近使用頻率最高的APP是什麼,是最近火熱的手游嗎?還是追劇必備的某個視頻客戶端?
實際上,現代人對於手機的過度依賴,已經形成了一種病態——OCUD,即手機過度使用症。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統計的數據顯示,有47%的人都認為,自己的伴侶過度使用手機了。
這意味著,也許你的伴侶早就對你怨念頗深,但你卻渾然不知。
《延禧攻略》好看,王者榮耀好玩,但這些虛擬的東西,再好也比不過伴侶的手掌心,不是嗎?
「抱歉,我還是選擇手機,男/女朋友什麼的,有手機好玩嗎!」
「這就是你七夕還一個人的原因嗎?」
祝大家七夕快樂~
文:《中國新聞周刊》 新媒體記者 庄兼程
值班編輯:張茹
▼
推薦閱讀
程序員為什麼沒有女朋友?
《一出好戲》砸了黃渤的招牌?
※《小偷家族》:容易的是看破紅塵,難的是命里打滾
※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罕有的大動作!工科生的「土」帽子要摘掉了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