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氣比孔子大,學生比孔子多,孔子得權後立馬把他誅殺了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學從漢代起就成為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孔子也被歷代君王奉為「萬世師表」。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仁即是仁義和仁愛,勸導統治者要仁義愛民,「禮」即代表古代社會的等級,強調人際社會要尊卑有序。他的思想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及如今中國人的觀念都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孔子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史學家,開館講學,修訂史籍,一生取得巨大成就。因此,我們在說到孔子時,都會冠以「聖人」二字,足以說明其歷史地位之尊貴。
那麼是否孔子在道德上真的完美無瑕呢?聖人本質上也是人,我們知道,只要是人,可能就會受到私慾的羈絆,金錢、權勢、名利等有時都會讓人迷失心智。翻閱浩瀚史籍,有人認為孔子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污點,理由就是認為他因為嫉妒而誅殺了一個同時代的學者,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對於孔子來說,是人生較為光輝的一年,這一年他以五十六歲的高齡,得到魯國大夫季桓子的認可,被舉薦為大司寇,同時攝相事。我們知道孔子的一生仕途頗為坎坷,如今能夠身居高位,行使宰相之權,自然心中歡喜。可是孔子上任過後的第七天就利用手中的職權殺死了一個人,這件事在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受到了自己學生的質疑。那麼此人是誰?孔子和他到底有什麼過節?一向講求仁義的孔子為什麼要置此人於死地呢?我們今天試著重新掀開那段歷史。
此人名叫少正卯,是春秋魯國的大夫,本名卯,因為官至少正,所以喚少正卯。據說此人聰慧過人,能言善辯,在魯國是非常出名的人物,被譽為「聞人」。少正卯和孔子一樣,也開辦私學,他學識精博,因此前來追隨他的學生絡繹不絕。對這一段歷史,東漢學者王充在其《論衡·講瑞》中有如下記載「少正卯在魯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門人去孔子,歸少正卯」。
史料中說得很明確,少正卯的學生多於孔子,比孔子受歡迎,那我們可以理解為孔子殺死了自己競爭對手了。殺死少正卯,究竟是其本人咎由自取,還是孔子故意而為之,我們來說說孔子殺死少正卯的罪名。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以「亂政」的名義將少正卯殺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曝屍3日。這件事後,在魯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連孔子的弟子子貢都感到非常不解,前去質問老師,為何要這麼做,孔子回答說,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此人一身兼具五種邪惡的品質,「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意思是少正卯這個人品質壞透了,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有朝一日必有反逆之心。
光看孔子說的這一堆說辭,就知道他殺人理由是非常空洞的,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感。再看何為「亂政」,《尹文子》中有解釋,即「下侵上之權,臣用君之術,心不畏時之禁,行不軌之法」,而這幾條少正卯都沒有觸犯,要說最接近的罪名那就是此人有禍眾造反的能力,因為他創辦私學,學生眾多,但說到這一點,孔子也不是如此嗎,那孔子真的是出於嫉妒公報私仇嗎?
歷史上的學者眾說不一,有人認為這確實是孔子一生中不折不扣的污點,但也有人認為孔子誅殺少正卯這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編造的,這個觀點以南宋儒學為代表。事情究竟如何?其實,西晉時期出土的一本讓世人震驚的史籍《竹書紀年》,關於這件事情有完整的記載,也許它能夠解釋清楚事情的原委,通過後來學者解讀,從書中找到了孔子誅殺少正卯的緣由,根本原因就是二人的觀點相衝突。
思想不同就要將其殺害,孔子豈不成小人了?但仔細讀史料,回味那一段歷史就會知道,如果你是孔子可能也會這麼做。孔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他為後人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實行民主集中制、平等、讓賢、協作、互相尊重、和睦相處的、和諧發展的完美中國發展模式。而少正卯是法家思想代表,在當時則鼓吹暴力奪權、殺戮賢能,少正卯學生眾多,社會影響力巨大,這樣一顆毒瘤,孔子得而誅之沒有任何錯誤。
因此,孔子主張仁,並不意味著不能殺人,而更加註重怎麼殺人,殺掉哪些人使整個社會變得更加仁義和諧,殺掉少正卯是符合民意的選擇。
※敵軍圍城,十萬火急,妓女登上城門喊了一嗓子,頃刻,敵軍退
※將軍領兵500戰勝10萬大軍,鎩羽歸來,皇帝卻已為他備好一盞毒酒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