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素養——旨在「為己」,不在「為人」!

真正的素養——旨在「為己」,不在「為人」!

文 | 冉熙

那天,閑來無事,騎電車打算「悠哉游哉」。

正當我愜意欣賞街景之時,突然一女子騎著個「小黃車」逆向而來,於是,我雙手急捏車閘,來了個緊急制動,還好——除了自己差點從車上掉下來,那女子竟悠然和我擦肩而過!

我邊擦著額頭的冷汗,邊暗自慶幸著——那女子的安然無恙,打算騎車繼續我的行程。

這時,突然從遠處飄來一句:「你不能慢點騎嗎?真沒素養!」我回頭望向那位女子,一張「白凈」的臉上寫滿了她的「憤怒」和「大義凜然」!完全像一個充滿正義的「戰士」!

我瞬間「石化」,當一個「逆向行駛」的「馬路殺手」,向我投來「素養」這顆具有社會意義的「炸彈」時,我居然開始質疑自己了——

難道我該把電動車騎得比自行車還要慢嗎?甚或是,只要我看到有逆向行駛的車輛,都要停下「舉手讓行」嗎?這才是一個人素養的「制高點」嗎?

可是我又想問問這位女子:你的行為,「素養底線」又是什麼呢?難道正如古人所說「物極必反」,你的素養達到了「制高點」,又「返璞歸真」了嗎?

這又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那天因家中有事,我「風馳電掣」般地騎著電車往家裡趕。這時,突然從機動車道上躥出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兒,因為汽車擋著我視線的緣故,差點把那孩子撞倒。還好把車剎住了,只是驚到了那個孩子。

我滿懷歉意地輕撫著男孩兒的頭,問道:」沒事吧,小朋友?」

那孩子沖我笑了笑,說:「沒事的,阿姨,我是不是嚇到您了?」

——沒錯,您沒聽錯!這個孩子確實在問我,是不是嚇到了我?

正在我因為這個孩子,對我「莫名的關心」,感動地不知所措時,一位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男子急切地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我回過頭看著那位男子,剛想向他道歉,誰知他接著說道:「你向阿姨道歉了嗎?」

我瞬間又一次「石化」了!是的,你還是沒聽錯!那位男子確實是讓他的孩子向我道歉!

在這個「扶一下」就遭訛詐;還沒挨著別人,別人就被撞倒;弄不好就被「道德綁架」的社會,我突然感到有一束光,照在了這對父子身上!

這讓我想起,孔老夫子曾在《論語·憲問》中說道:「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這裡的「為」字應讀為「wéi」,作「修為」之意,通俗地講就是——

古代的學之大成之人,都是不斷地在修為自己,其終極目標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

而當今之人學之目的,是在於——揚名於世,教化別人,來彰顯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兩者的根本區別就是——一個「向內」「修為」自己;一個「向外」,「彰顯」自己!

當然,孔老夫子在評論「當今」世人的時候,這個「當今」並不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但在當代「學之為人」的人,大有人在!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位女子,我相信她也是崇尚「素養」,極力想成為具有「素養」的好青年!在她的認知世界裡,也許認為——她在評論別人是否有素養的時候,正是她自己「有素養」的體現!

殊不知,她只是認識「素養」這倆個字,卻不明「素養」之內涵!「素養」對她而言:只是掛在嘴角兒的「裝飾物」而已!

而後來那對父子,看似簡短的幾句話,卻把一個人的內在「素養」詮釋到了極點!

那麼「素養」到底是什麼?簡單地講,就是一個人的綜合道德修養。它源自兩個方面:一是原生態家庭的言傳身教;二是外在環境的學習和滲透。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所謂素養,很難用確切的語言來表達,它的定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言傳身教也好,外在學習滲透也好,最終形成的這些道德修養,是否能夠升華為一種你自身的「本能」?

這和你的文化程度沒有關係,也和你的生活層次沒有關係,更和你的物質財富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是你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以及在「認知」後產生的條件反射。

曾經我就看到,一位看車子的大爺,在暴雨馬上傾盆而下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躲起來,而是「本能」地想辦法把他照看的車子一個個遮起來,儘管最後淋透了自己,但呈現在他臉上的是:遮蓋好車子後的」滿足感」!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里有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然這裡的「為」也讀做「wéi」,作「修為」解。

所以,真正的素養旨在「為己」,不在「為人」!您,真得懂了嗎?

本期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GIF

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寄心舍 的精彩文章:

TAG:寄心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