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定勝天還是大勢所趨:洪都之戰終成陳友諒的埋骨之地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申向洋
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朱元璋和陳友諒兩支農民軍,為了擴大勢力,進行統一,發生過爭奪江西的戰爭。江西地處吳頭楚尾,是「控蠻荊而引甌越」和「翼蔽昊越」的戰略要地,朱、陳的爭奪戰,洪都之戰,就是是一場發生在江西南昌地區的著名戰役,對陣雙方,在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情況下,雙方圍繞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開了激烈的攻奪,最終以朱軍堅守85天,陳友諒不得已撤圍,朱軍獲得戰略性勝利宣告結束。朱的勝利,為建立明帝國奠定了基礎。
洪都之戰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企圖消滅朱元漳,便挾制徐壽輝進攻應天府。並且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年號大義。這時他「盡有江西、湖廣之地」。不過他在應天府,被朱元璋打得大敗,只好退回江州,據守故地。
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帶兵西征陳友諒,舟師從應夭龍灣出發,八月,攻下安慶,溯江西上,長驅小孤山,防守小孤山的丁普郎、傅友德迎降。朱元璋軍進佔湖口、江州,接著派兵攻克南康(星子縣)。饒州、建昌(南城)、南豐州及臨川、金溪等八縣投降。」朱元璋再分兵攻下薪州、黃梅、廣濟、撫州等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朱元璋寫信給陳友諒的江西行省盡相胡廷瑞,勸他投降。他投降後,朱元璋來到龍興,入城後進行了安撫工作,取消陳友諒統治時的軍需徵求,取得了人民的悅服。
朱元璋
朱元璋取得龍興後,改龍興路為洪都府。袁州、瑞州、臨江、吉安相繼歸屬。同年五月,朱元璋用侄兒朱文正為大都督,統率元帥趙德勝、參政鄧愈等鎮守洪都。陳友諒「忿疆土日蹙",遂乘朱元璋安豐之行,向他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此時,應天兵力空虛,如果陳友諒順流而下,直搗應天,必將予朱元璋以致命打擊。但他卻錯誤地吸取上次奔襲應天失敗的教訓,不攻應天而攻洪都(龍興路歸降朱元璋.後改為洪都府),失掉了一個有利的戰機。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親率大軍,號稱六十萬,認為勢在必勝,攜其家屬、百官,空國而來,進圍洪都,並分兵攻取吉安、臨江、無為州諸地。洪都守將宋文正堅持八十五天,使朱元璋得以從廬州調回徐達、常遭春,並從各地調集將士,於七月間親率徐達、常遇春、馮國勝、廖永忠、俞通海等領兵二十萬前往馳援。
陳友諒劇照
圍攻洪都已有八十五天的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帶兵二十萬前來救援,怕背腹受敵,就解圍從東北進入都陽湖迎戰,朱元璋舟師從松門進入鄱陽湖,。陳友諒軍在鄱陽湖停留了二個月,糧食已盡。陳友諒派兵到都昌搶糧,被朱文正的軍隊把裝糧的船放火燒了。八月下旬,陳友諒在糧盡援絕下,企圖冒死突圍,逃回武昌。後中流矢而亡。
參考文獻:
1、 張廷玉等:《明史》
2、 黃長椿:《朱元璋和陳友諒爭奪江西的戰爭》
3、 陳梧桐:《朱元璋戰勝陳友諒_張士誠的經過和原因》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TAG:青年歷史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