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200公里外的媒體求助!為「關東泥人張」傳承人尋找親生父母……
前幾天
咱小溪辦事欄目
接到了一個特殊的求助~
特 殊 的 求 助 ???
GIF
求助者是吉林衛視《好久不見》欄目組的外景主持,他說,他要遠赴1200多公里到咱山東,幫一位老人圓夢~
這位老人是誰?
他有怎樣的故事?又有怎樣的心愿呢?
今天咱的特派員就見到了這位吉林衛視《好久不見》欄目組的主持人,王彥林。
王彥林,吉林衛視《好久不見》欄目的重逢使者。
王彥林:
關東泥人張的傳承人張金東,他的故事很讓我們感動,我們覺得他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想尋找自己的 親生父母。
我們幫他找到親人,可能就完成了他這輩子最大的心愿,所以我們也特別願意幫他。
父親母親:你們在哪裡呀?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拋棄親生骨肉的父母。
父親母親,你們也要相信兒子永遠不會忘記生他、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人和故鄉的那塊土地。
父親母親,我尋找了你們近三十年,我想你們。。。。
他,就是圓夢人,關東泥人張的傳承人張金東。
「很多人都不懂我的生活,我想用這些泥人代我說話」。
這是張金東老人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能這句話我們並不理解,但聽完他的故事才會真正的明白他的內心。
特派員從王彥林那了解到,張金東的老家是山東的,小時候跟著親戚去東北找親戚,誰料到,在路上走散了。
(張金東小時候的照片)
由於那時候年紀太小,張金東不記得當時的具體情況。
聽旁人說,他是1960年,大概在陰曆10月份走失的,當時發現他的是從瀋陽開往通化列車上的乘警,後來乘警就把他送到了一戶人家撫養,這也就是他的第一對養父母,直到上初中的時候,不斷來找他尋親的人,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
張金東:
就有點起疑心,我就跟父母說,他倆使眼神,後來父母就叫我坐下來,告訴我確實有這麼回事。
但是,張金東很孝順,也明白養父母的心意,為了打消養父母的疑慮,張金東做了個決定,決定暫時不問、也不尋找自己的親 生父母了。
而且也把養父母留下的,當時張金東到他們家穿的那身墨綠色、咖啡色的衣褲扔掉了。
雖然,張金東再沒有提過這件事,可是他的心裡一直記著、念著。
直到養父母去世前,張金東才開始尋找,可知情人早已離世,能找到的線索少之又少,準確度也越來越低,有的信息只能依靠推測。
王彥林:
走失的時候身上帶著一張紙條,老家城市的名字帶有「邑」或者「沂」字,走失年份在1960年,父親姓張,是一名老師,只有這些信息。
如今,張金東已經到了花甲之年。年齡越大,思鄉之情就越濃。
依據知情人提供的僅有的信息,山東帶有「邑」或者「沂」字的地名開始尋找,30年的時間寫了很多的書信,打聽了很多人,也先後在山東找到了兩家。
第一家是從山東到東北找親人,在火車上不慎丟了孩子,張金東也跟老人見了面,老人已經有些神志不清,但看到張金東就認定這是兒子,張金東沒有拒絕,張金東選擇給老人當兒子,為老人養老送終。
後來,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尋人,找到了第二家,張金東也提出做親子鑒定,但老人說,你就是我的兒子,我怕做了之後連你也沒有了,就這樣,張金東依然為老人養老送終,再也沒有提過親子鑒定的事。
張金東:
因為有同樣的感受,他們是丟孩子,我是找老人。我們同命相連,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我也就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張金東的善良讓我們敬佩,就是這種感同身受才不忍心傷害任何一位老人,不忍心打破他們的夢。
張金東盡了自己是一名兒子的責任,可是別人的夢圓了,自己的夢呢?
說起這些,張金東哽咽了。。
(張金東和他的母親)
張金東認了三家養父母,為別人圓了夢,可已經60歲的他卻無力找到自己的親人。
張金東說,這也是他這一生唯一的心愿。
為了這個心愿,特派員帶著僅有的線索,出發幫這位善良的老人圓他的夢~
在山東省帶有「邑」或者「沂」字的地方不少,臨沂市、臨邑縣、沂南、沂水等等,但是張金東提到了兩個地方,一個是臨沂市,一個是德州的臨邑縣。
由於線索少又很模糊,而且也不確定他的父母是否在世。經過商量,特派員決定採用媒體聯動的方式進行尋找!
特派員先趕到了臨邑縣所在的德州電視台!
(與德州電視台溝通尋親途徑)
德州電視台將通過電視、廣播以及網路等方式,動用所有資源全方位推廣尋人消息,依據僅有的線索為張金東老人尋親!
第二天,特派員又冒雨奔赴臨沂!
臨沂電視台也通過電視和廣播等方式,宣傳尋人信息。
(特派員聯繫《今日頭條》的尋人編輯)
特派員也聯繫了《小溪辦事》尋人合作媒體《今日頭條》的尋人編輯,今日頭條尋人編輯也將通過今日頭條平台定向投放的方式,推送尋人信息。
GIF
※前天的雨到底有多大?雨前男子趟水去小島釣魚,雨後救援人員開船去營救……
TAG:齊魯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