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糧食增產,美國曾立法推動全民「找屎」,太平洋中的一個「糞島」後來成了軍事要地
原標題:為了讓糧食增產,美國曾立法推動全民「找屎」,太平洋中的一個「糞島」後來成了軍事要地
在茫茫的太平洋上有一個小島,距離美洲和亞洲的距離差不多,被稱為「中途島」。就島本身而言,它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它的成名,是因為二戰中美國和日本在那裡打了一仗,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戰役」。
今天要聊的不是二戰,也不是這場戰役,而是這個島是怎麼發現的。
人類馴化種植糧食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不過在前面的幾千年中,耕種技術進展緩慢。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對於「施肥」都只有極為樸素的經驗,比如把動物的糞便和腐爛的植物放在地里,或者用豆類和其他糧食間種或者輪種。
直到19世紀,科學家們才搞清楚動植物體內都有大量的氮元素,植物的生長也需要吸收氮肥。糞便和腐爛的植物是天然的氮肥,而豆類植物的根系中棲息著根瘤菌,能夠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夠利用的氮肥。
隨著地球上人口的不斷增加,靠開墾更多耕地來增加糧食的傳統方式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即增加畝產量,就變得極為迫切。
當時人們已經明白:在當時的種植基礎上,只要施以充足的肥料,就能夠大大增加產量。有的時候,這個「大大增加」甚至多達數倍。
然而肥料的來源卻是個大問題。靠動物的糞便顯然作用有限——那個時候養殖動物有限,而大量養殖動物也需要飼料,而種好飼料也需要肥料。種植豆類作物來「固氮」也不是好的出路——種植豆類本身也需要土地而精力,而豆類本身的產量不高,對於「吃飽」的貢獻並不如其他的穀物類作物。
在南美西岸的海洋中存在著許多海島,上面有許多海鳥與蝙蝠。千百年來,這些海島上沉積了厚厚的鳥糞,有的地方甚至有幾十米。人們發現,這些鳥糞中含有豐富的硝酸銨,肥效是普通糞肥的幾十倍。
於是,這些鳥糞就成為了主要的農用物資。在1850年代,英國進口的鳥糞最多的時候達到了每年20萬噸,而美國平均也超過了7萬噸。
但是,這些鳥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積累才有那麼多的。在人類的瘋狂開採面前,它們實質上是「不可再生資源」。這些島上的尿肥,也就逐漸枯竭。
1856年,美國政府通過了一個《鳥糞海島法案》。這根據這個法案,任何美國人、在任何地方發現的鳥糞島嶼,只要該島無人居住、也不歸屬任何政府,就可以佔有並且進行開採,而政府將會為這種佔有和開採提供保護。
於是,「找屎」成了當時的「創業風口」,無數企業家在太平洋里瘋狂尋找有鳥糞的荒島。據記載,大約有100個「糞島」依據這個法案成為了美國的領地。1859年7月,一位船長在太平洋中發現了一個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無名小島,根據這個法案宣布佔有了它,並以自己的名字「Middlebrooks」為之命名。
不過,他可能只是宣告了佔有這個島,而沒有開採上面的鳥糞。畢竟它距離美國太過遙遠,或許也要考慮開採和運輸的成本。到了1867年,另一位船長獲得了這個島的所有權,把它改名為「中途島」(Midway Island),意為美洲到亞洲的中途。因為這個位置,它就有了重要的軍事價值,導致二戰中美國和日本要爭奪它。這,就是著名的「中途島戰役」。
那一百餘個通過《鳥糞海島法案》成為美國領地的島嶼,鳥糞被采完之後也就失去了經濟價值,美國政府後來也放棄了它們中的大多數。而中途島因為二戰中的那場戰役而名揚天下,也成為了那些沒被放棄的「糞島」中的一員。現在,它被作為了一個「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進行保護。
來源:「松鼠雲無心」公眾號
監製:劉新宇 、顧佳贇
編輯:張靜、萬宏蕾
※瞭望智庫丨2300年前,娶了羋月的那個男人發起了中國第一場「支付革命」,遠征六國!
※電影節,用儀式感體驗好電影
TAG:瞭望東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