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珠三角的紡織記憶
第二自然
(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
提到紗,人們在腦海中已經產生一種輕柔的觸感。
川端康成的《雪國》里,提到日本的一種絲綢,縐紗。它在冰天雪地里完成,製成衣服夏天穿,據說特別涼快。中國廣東珠三角也有類似於這樣的絲製面料莨紗、莨綢,現今被人們習慣統稱為「香雲紗」。
但在順德——香雲紗的故鄉,一些手藝人仍然執著地稱呼它為「莨紗綢」,因為它是由利用廣東特有的一種植物———薯莨的液汁對桑蠶絲織物塗層,再用佛山地區特有的河涌塘泥覆蓋,日晒加工而成。
並且嚴格來說,莨紗和莨綢還有所區別,紗經過曬莨染整後叫莨紗,綢經過曬莨染整後叫莨綢,合稱為莨紗綢。紗和綢的主要區別在於織法的不同,紗是以提花手拉機織成的紗羅組織織物,綢的是以平紋手拉機織成的平紋織物。
至於後來「香雲紗」名稱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莨紗製成衣物穿起來走路會「沙沙」作響,所以被稱為「響雲紗」,後人以諧音叫成「香雲紗」。
香雲紗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由於需要反覆晾曬,天氣晴好是製成香雲紗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之一。織好的白坯紗綢,拿到曬莨場,開始了它最為獨特的曬莨歷程,這也是一個和陽光、水、泥土發生接觸與反應的過程。
讓我們回顧下來歷史上傳統的香雲紗製作過程。
在染色之前,先將薯莨粉碎榨汁,然後將其汁液過濾,製成染液。與此同時,將織好的絲綢白坯放到一個大鍋裡面,用沸水煮過,然後晾乾,在布的兩邊用紗線做成「釘耳」,在每匹布頭尾縫上套筒,以方便在草地上展開。
接著就是掃色了,由於該工序對布身的平整度要求較高,工人會使用「釘耳」固定的方式。工人們將布兩邊的「釘耳」勾在預先打好的小木釘上,使布面繃開在草地上,然後灑上薯莨液,接著用拖把將染液掃勻,並趕走表面的泡沫。然後就是晒乾,再塗,再晒乾…如此反覆數十次之多。
晒乾的過程中,為保證香雲紗平貼草地,工人會用一些竹竿壓著布面,為防止被壓著的地方曬不幹,過一段時間,就要用腳把竹竿挪挪位置,工人們把這叫做「踢竹」。
掃色工序過後,布身已經呈現出淺紅棕色,此時工人再把布放到染斗里浸染薯莨液,瀝干後在布的頭尾套上竹桿,兩邊拉開平鋪在草地上,然後晒乾。這個過程也要反覆多次。
經過浸染後,布的紅棕色變得足夠深了,曬莨工作也進入了決定性的階段。工人從河裡淘來河泥,在早上四點半左右摸黑起床,把布一匹一匹排開在專用的塗泥缸旁邊,將河泥單面塗抹在布上。隨著黎明陽光的到來,河泥會在慢慢變乾的過程中和布上的薯莨充分反應,在這一刻,香雲紗會經歷最奇妙的成長階段。它塗泥的表面,將由紅棕變成油亮的黑色。
待層干透之後,工人們將布拋入河中,再由臂力強健的小伙在河裡把布漂洗乾淨。再經歷一次晒乾,香雲紗便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不過還有一個工序不能忽略,在夜裡,工人們把染好的香雲紗鋪在草地上,讓它打上一層薄薄的霧水。約一個小時,就可以放在案板上揉拉了。工人們用手掌將布向四面搓揉,其作用相當於今天的柔軟拉幅。經過這個工序,香雲紗變得幅寬適中,手感柔軟。
幾十年前,「曬莨」是廣為人知的行當,如今卻很少有人知道。隨著時代的變遷,香雲紗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曬莨業也日漸式微。香雲紗似乎在這一代形成了斷層。真正懂得這項染整技藝的人,已垂垂老去,其特殊而勞累的工作性質,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它昂貴而小眾的風格,又讓很多人望而生畏。
時尚是一個輪迴,當如今市場上「香雲紗」再次復出於人們的視野,人們才驚覺想要去打撈起香雲紗沉睡已久的歷史。幸而還有一些執著的手藝人在堅守。2009年,順德倫教成藝曬莨廠負責人梁珠先生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雲紗染整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儘管現在已經衣著講究,但80歲的梁珠,還是會找機會去到熟悉的工場,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過莨水、曬坯綢、煮綢、過泥、攤霧……一步步地見證者香雲紗的誕生。他說:「香雲紗是信仰,我在,它就不會進博物館。」
這些堅守的人中,有在為數不多的曬莨作坊里勤勤懇懇的老師傅,有搜集古老織機想要復原最原汁原味莨紗綢的民間手藝人,有在文化史料中不斷尋找香雲紗蛛絲馬跡的文化工作者,也有想將古老面料與前沿設計相結合的原創設計師……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香雲紗的血脈。而這珠三角土生土長的香雲紗,也不該迎來被人遺忘的命運。
希望香雲紗不會成為下一個我們口中的古代傳奇。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香雲紗 手工信封包
「
手工流蘇 手繪珠綉
」
▼
心動價¥399.00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立即購買
微課堂
戴耳環能預防近視?反正我是信了......
買東西
情話可以土,禮物不能俗 | 七夕好物集錦
別再說「多喝熱水」,她需要的是這個!無數妹子親測有效
推薦閱讀
「我們不需要明星代言,賣智能手錶的人都戴我家的機械錶!」 | 百達翡麗
一日一花,在平凡的日子裡裝點你的不「平凡」
第二自然
這是一個聚集國內外頂尖匠人及其作品的線上線下呈現平台,同時也是一個讓匠心得以留存並能實現匠人文化傳播的互動平台。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意想不到的美物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