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林鴻:商業銀行擁抱金融科技的路徑選擇

李林鴻:商業銀行擁抱金融科技的路徑選擇

來源:金融界網站

隨著經濟社會互聯網化程度的日漸加深,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為代表的互聯網正在重塑銀行業態,互聯網技術應用與商業銀行的業務融合更為緊密,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停留在媒體的報道中、專家的演講中,更是深刻反映在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實踐中,譬如從組織架構的角度來看,表現為不少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網路金融部或者直銷銀行部或者數字銀行部,以及科技子公司;從產品和渠道的角度來看,表現為從依賴物理網點和地推團隊,轉變為通過線上獲客、精準營銷、智能客服等,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產品和服務;從職能作用的角度來看,表現為科技部從過去的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變,從過去的後台支撐,向前台的創新引領轉變。

互聯網技術還改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僅僅部署基礎設施的商業模式,轉而側重於通過提供場景支撐,延展金融服務,比如從支付的角度,不再是單獨建設一套支付平台作為基礎設施,而是構建基於賬戶體系、支付渠道、資金存管及網路融資等完整的生態鏈條。從具體業務場景的角度來看,比如從過去單純的產品營銷,轉變為構建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用戶畫像,並以此開展精準營銷、個性化定製及智能投顧等綜合金融服務等,再比如將網路金融的賬戶的能力、支付的能力、存管的能力以及融資的能力等,運用於交易銀行業務流程中,促進交易銀行與企業財務的無縫對接等等。可以說,商業銀行正積極融入到互聯網大潮中,並朝著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而轉型的動力,正是金融科技的力量。

從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商業銀行客戶流失、存款流失全面告警,到建設銀行牽手阿里、工行牽手京東、農行牽手百度、中行牽手騰訊及交行牽手蘇寧,再到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宣布去金融屬性,回歸科技公司定位,轉而面向金融機構輸出服務,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巨頭經歷了磕磕絆絆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在這個開放和共享的時代,雙方的競爭與合作,其實是成就了彼此,獲得了雙贏。商業銀行藉助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領先的技術手段,提升了金融服務質效,讓客戶服務一點觸達,讓金融服務無處不在,使金融從高高在上的神壇,走入尋常百姓家;而互聯網公司與商業銀行合作,利用平台優勢,輸出場景和流量,使技術迭代和變現的能力不斷增強,為平台用戶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務,也為平台的快速成長提供了重要動能。

商業銀行在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的過程中,也在積極構建自身的金融科技體系,培育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比如興業銀行依託傳統銀銀平台,打造興業數金,已經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既為興業銀行的同業合作提供了廣闊平台,也探索了商業銀行面向同業輸出自身金融科技實力的新路徑。平安集團的平安壹賬通及江蘇鑫合易家等,也多是依託同業合作平台,如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等組織,進一步密切同業合作關係,同時藉助自身的金融科技實力,面向中小銀行輸出金融科技能力。

最早牽手阿里巴巴的建設銀行,則另闢蹊徑,組建了獨立的科技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依託建設銀行集團的科技團隊和科技實力,探索將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輸出給中小銀行,提升全行業的金融科技水平。股份制銀行中創新的領頭羊—民生銀行,也成立的民生科技,與建信科技的路徑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民生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也是獨領風騷,特別是民生銀行直銷銀行的運營,在同業中受到廣泛讚譽。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則成立了招銀雲創和光大科技兩個子公司,其中光大科技則是源於光大銀行的雲繳費平台,招銀雲創則側重面向中小銀行提供雲服務。可以看到,成立科技子公司的幾家銀行,整體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同業合作廣泛,人才和區位優勢突出,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相對較早,成果也相對突出。

相比於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選擇權和話語權似乎不大,這主要是中小銀行整體的科技實力較弱,更多需要藉助外力。也有中小銀行採取抱團取暖的方式,提升自身的金融科技水平,比如山東城商行聯盟。山東城商行聯盟是2008年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是目前全國唯一持有金融牌照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服務公司,其借鑒德國儲蓄銀行金融集團的發展模式,是我國中小銀行抱團發展,謀求共贏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聯盟為中小銀行提供核心業務系統、互聯網金融系統、外聯業務平台、大數據服務等全方位的信息科技解決方案以及培訓、諮詢、合作創新等多元服務。面向未來,山東城商行聯盟正致力於打造賦能中小銀行、開放共享的金融科技生態平台。

商業銀行籌建科技子公司的同時,傳統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巨頭也在探索科技合作的新路徑,比如騰訊入股長亮科技,京東入股神州數碼等,而長亮科技和神州數碼則是傳統科技行業的重要力量,新興的互聯網巨頭與傳統的科技公司,通過股權合作,強強聯合,實現資源共享,獲得協同效應,並實現商業模式的重大變革,共同為中小銀行提供金融科技服務。

相比於互聯網巨頭及傳統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輸出能力,商業銀行科技子公司及聯盟的優勢在於,在當前金融強監管的大趨勢下,合規經營成為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生命線,而商業銀行科技子公司或者聯盟來源於商業銀行,因而也更懂商業銀行的內在需求,合規性要遠勝互聯網巨頭。當然,在客戶體驗、產品創新、運營策劃等方面,互聯網巨頭依然具有較強的優勢。在開放的時代,商業銀行和互聯網巨頭都需要通過開放,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為用戶提供最優的服務,提升整個社會的金融服務效率,這才是金融科技的本質所在吧。

李林鴻,金融科技從業人員,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金融界名家專欄作者、未央網專欄作者及零壹財經專欄作者。曾先後在國有商業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任職,擁有商業銀行一線產品營銷和金融科技公司產品管理等複合型從業經歷,具備紮實的文字功底、專業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商務座和二等座這麼大差價的背後 有怎樣的區別?
AI晶元大熱,中國芯瑞芯微商用化彎道超車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