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火了,但有多少人知道海外第一道中國菜,知道炸雞塊和中餐有關?
作者:螢草
出國後你們最懷念的是什麼?
中餐!
如果你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中國胃那麼出國後的你,應該和菌菌一樣,無時無刻都在想念國內的烤鴨、煎餅、包子、拉麵、火鍋、燒烤、胡辣湯......吧~
也許是因為中餐的百菜百味,也許是因為國內每個城市都有專屬的味道,即使我們吃過了鵝肝松露魚子醬,心裡最懷念和難以忘記的依然還會是媽媽做的番茄炒蛋、紅燒肉、土豆排骨......也因此,一個叫《中餐廳》的綜藝節目才會火到如今的程度吧。即使身在距離中國幾千公里的歐洲、美國、澳洲,也才會有那麼多讓中國人能買到各種家鄉味道的「中超」,才會有那些個名揚中外的「唐人街」、中國城。
說到」唐人街「,菌菌也是來了法國後才知道,原來國外的中超真不是「擺設」,真的能買到很多甚至國內超市都少有的佐料,也是來了巴黎才知道,原來「老乾媽」真的是國際馳名品牌啊~
BUT,你們每次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逛中超、吃中餐的時候,有木有好奇過中餐到底是如何火遍世界的?又到底是誰把第一家中餐廳開到了國外?世界上第一條唐人街、第一個中國城又是怎樣的場面呢?
好奇菌還真的去看了看,沒想到,這其中還真有那麼些值得我們說道說道的故事!
01
海外第一道中國菜
最初,漂泊在異國的中國人可不像如今的我們這麼幸運能吃到很多家鄉味。
19 世紀 40 年代,美國西部發現金礦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來開採,於是無數華工便去了美國工作成為了第一批到達美國的華人。那時他們不僅薪水低,每天的工作量還很巨大。
在條件匱乏的當時,如何才能吃上讓華工維持體力的飯菜成了最大的問題。
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流傳海外的第一道中國菜「李鴻章炒雜碎」,
當時,還給它起了個洋氣的英文名「 Chop Suey 」。
你別說,到現在吃過這道菜的中國人應該也沒多少了吧,反正菌菌活了20多年還是頭一次聽說~
據說,這道菜主要
是雞肝、雞胗、蘑菇、筍尖和豬腸,搭配了豆芽烹制而成的,要知道,這些「內臟」即使是現在,依然是外國人眼中重口味的存在啊!
如果說美國西部的雜碎是因為工人而存在的,到了東部,
據說,雜碎就和李鴻章有關了。
1
896年,李鴻章出使美國,宴請美國官員,宴席中便有一道「燴菜」。當時美國人吃得讚不絕口,不內行的翻譯誤把這道菜翻譯成了「雜碎」,於是後來美國人就一直稱這道菜為「李鴻章雜碎」了!
而到了1903年,
梁啟超遊歷美國時發現,僅僅在紐約就有三四百家雜碎館,
全美華人以雜碎為生者超過了三千人!
到現在,生活在海外的我們可能大部分人都再沒吃過這道菜,但對於當時的海外華人來說「雜碎」就是他們心中家的味道啊~
02
海外中餐廳發展「高潮」
就算雜碎再好吃,吃一百年也確實該膩了....就在雜碎慢慢的被海外中國人「厭倦」的時候,
1972年,尼克松訪華了。
外國人也想知道當時周總理準備的「國宴」是個什麼味道。於是,一度被冷落的中餐廳外開始排起了長隊,慢慢的,外國人也開始發現,原來世界上不僅有漢堡、薯條和披薩,不僅有沙拉、義大利面,還有「左宗棠雞」,還有「烤鴨」,還有番茄炒雞蛋!
從此,中餐廳在海外有了生機。
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放寬了移民政策,赴美華人蜂擁而至的躋身到唐人街做起了中餐。
初到國外,做餐飲當然是最簡單也最快速的選擇,由於當時大部分移民過去的還是廣東人,所以直到現在,海外的「中餐廳」還是以粵餐廳居多,緊隨其次的便是川菜和火鍋。
03
中餐和麥當勞炸雞塊居然有淵源?
也許在很多人心裡中餐和西餐是完全不搭邊的,但很少人知道,
炸雞塊的出現其實和中餐「息息相關」!
1971年,中餐廳經營者唐邁克在紐約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順利宮(Shun Lee Palace)。
當時餐廳的主廚T.T.王(T. T. Wang) 被派到台灣學習製作中餐,在台灣,他吃到了一位叫彭長貴的廚師做的
「左宗棠雞」,
對這道菜念念不忘,回到美國,他把原來咸辣味的左宗棠雞進行了改良,變成了更符合美國人口味的甜口,沒想到一瞬間成了當時的
「網紅料理」
。
紐約的其他中餐廳也隨即開始研究起「左宗棠雞」的各種創意做法,
一個叫梁大衛的廚師便「創造性」地加入了腰果,做成了類似「腰果雞丁」的菜,沒想到,這道菜居然引起了麥當勞的注意,還去找梁大廚師要過配方。
但最終,這個中國廚師沒交出配方。
就在合作談崩的第二年,麥當勞叔叔就推出了如今的「炸雞塊」……嗯嗯嗯嗯,各種原因不說你們也該懂了??
如果當時合作沒崩,現在的炸雞塊是不是就該和腰果雞丁一個味了??!
前段時間菌菌看到一個調查,據說現在在義大利的國外餐廳中,
中餐是義大利人最喜歡的外國菜,而根據尼爾森在全球53個國家進行的一項關於飲食喜好的調查中,中餐也成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菜。
在巴黎,我們幾乎能吃到我們想吃的任何菜系,雖然原材料和烹飪手法可能比不上國內的正宗和美味,但也能暫時安撫和慰勞下我們的「中國胃」。
最近網上對大火的《中餐廳》褒貶不一,但菌菌倒覺得無論是不是因為明星效應,這檔節目的確或多或少對中餐的海外宣傳起到了一定作用。至少,去過那裡的法國人、外國人不會再以為法國街邊那些中餐熟食店裡冷冰冰的菜就是中餐的全部,至少他們會知道自己曾經對中餐有過一定的「誤解」。
初到國外,我們會覺得中國城、中超、唐人街、每年的春節遊行,那些踩著高蹺、帶著格格阿哥帽,舉著大紅燈籠的人很「奇怪」,覺得中餐廳
端出的料理長相和口味和他們的名字一樣千奇百怪。
但生活久了就會慢慢覺得
哪怕這些菜長得再奇怪,哪怕它們和中國的味道完全不一樣,我們還是時不時的會不由自主且充滿幸福感的去嘗試,
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和期望有那麼一家中餐廳能最終成為我們這些漂泊異鄉的國人某一時刻的溫暖「救贖」吧~
也許對我們來說,海外中餐廳的魅力不在味道,而在「感情」?
留學、漂泊海外的你們有關於在國外中餐廳的溫暖故事嗎?留言和菌分享吧,想吃著餃子喝著湯,聽你們也說說故事呀~
沒有ref 的歐洲菌的分享
圖片來自網路
到香街迎接大力神杯!裸奔跳水打砸燒、把馬克隆做成表情包後,法國暴力狂歡3.0啟動!
克羅埃西亞隊歸國,戰鬥機,妹子儀仗隊和55萬球迷都來了,這場狂歡比賽場還燃!
車隊撞車、國旗顏色搞錯,不靠譜的法國人來了一場豹笑國慶閱兵式…
關愛女性貼| 我掏空錢包挖出了「維秘」的「秘密」,最終竟發現值得買的內衣卻是這些…
在國外訂機票被這些網站坑慘了!血淚教訓幫你排雷…
紐約的屋頂上,11名舞者的裸體舞蹈,帶給人們藝術的新境界~
新歐洲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微信改版的原因,
可愛的你們也許會錯過歐洲菌之前發的推送。
歐洲菌把完整文章列表,
都放在原文鏈接里啦。
想念菌菌的話就戳一戳吼!
※乾貨 | 「留學病」 的防治與診療
※年薪7萬英鎊仍買不起兩居室?英國網友笑了,你良心不會痛嗎?
TAG:新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