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庸》十則經典名句,道出中華文化精髓

《中庸》十則經典名句,道出中華文化精髓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

1、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知物》

【譯文】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說,天下沒有什麼能承載得了;往小了說,天下沒有誰能剖析得了的。

2、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知物》

【譯文】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從普通男女之間的淺近道理開始的,但推究到精深深奧處,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3、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篤行》

【譯文】道存在於人們之間,並不遠離大家。但有人修道卻故作高深,使中庸之道日益與大家遠離,那就不可以稱做修中庸之道了。

4、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綱領》

【譯文】人們秉受天賦的理叫做性,遵循本性的自然發展行事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並推廣到眾人就是教化。

5、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正心》

【譯文】天下國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官爵俸祿是可以放棄的。雪白的刀刃是可以踐踏而過的,但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6、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程子提示》

【譯文】不偏於一方叫做中,不改變常規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7、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綱領》

【譯文】人們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顯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準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了。

8、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知人》

【譯文】君子的言行能符合中庸的準則,小人的言行則完全違背中庸的道理。這是因為,君子能時時省察對於中庸的理解,做到隨時而異,適中不偏;小人對於中庸的理解,則任性妄為,肆無忌憚。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修身》

【譯文】君子安心於此時此刻所處的地位去做本分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向來處於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該做的事;向來處於貧賤的狀況,就做貧賤人應該做的事;向來處於邊遠的地區,就做在邊遠地區應做的事;向來處於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應做的事。君子無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10、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修身》

【譯文】君子身處上位的時候,不作威作福,不欺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君子身處下位的時候,不鑽營攀附,不會乞求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只求端正自己而不乞求於別人,那麼心中就會泰然而沒有怨恨。上不怨恨蒼天,下不責怪別人。所以,君子安處現狀來等待天命的安排,小人卻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儒堂 的精彩文章:

古人先賢惜時奮鬥的經典句子,送給奮鬥中的你!
十首深情古詩詞: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TAG:素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