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憤怒只是一種佔有慾,那不是愛。」|人為什麼會因愛生恨?
KY作者/縮飛
編輯/KY主創們
在印度泰姬陵附近,有一家名叫「Sheroes」(女英雄)的咖啡館。咖啡館的工作人員都是被硫酸攻擊的倖存者(皆為女性)。她們的容貌已經盡毀,但通過在咖啡館裡工作,重新找回繼續生活的勇氣。
在「買硫酸和買口紅一樣容易」的印度,女性被潑硫酸的事情並不罕見。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追求者或伴侶求愛不成,反生恨意,然後尋求報復。
雖然沒有潑硫酸這麼嚴重,但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失戀了,她每天都詛咒前任「長命百歲,孤獨終老」。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恨意。原來我們真的可以那麼恨自己愛過的人。
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因愛生恨」。為什麼我們會恨那些自己愛過的人?你恨ta說明什麼問題?先來做個小調查:
在深入討論「因愛生恨「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愛與恨究竟是什麼。
喜歡或欣賞一個人,不代表著愛ta;而討厭或嫌棄一個人,也不能意味著恨ta。愛與恨都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那種常見的情緒。在心理學上,為了區分愛與恨的獨特存在,Rempel& Burris (2005)
將愛與恨都定義為一種「動機」
。愛:是一種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夠保持或增長的動機
恨:則是一種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夠降低或者被摧毀的動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如果你喜歡一朵花,你會摘下它;如果你愛一朵花,就會為它澆水」 (來自於《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不過需要知道的是,
愛與恨動機只是一種主觀動機,
並不必然會導致行動
(Rempels& Burris, 2005)。
和喜歡、討厭的情感不一樣,動機是
更加持久且穩定
的。喜歡、討厭的情感往往是被對方身上的某一個特徵即刻觸發的,相較更為短暫和波動。而
如果對方給我們帶來的感受足夠強烈或持久,就可能讓我們對對方產生「動機」。
(Rempel& Burris, 2005)。
但愛與恨仍然是兩種不同的動機。
我們會因為對方本身的特質就產生愛,比如因為對方美麗、有趣、智慧等。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方和我們的關係,比如對方讓我們感覺良好 (Francia& Sharman, 2017)。
但當我們卻
不會僅僅因為對方的特質就產生「恨」的動機。
我們只有在「主觀認為ta傷害了自己」之後,才會將ta視作一個自己的威脅物而希望ta變弱或者消失
(Francia& Sharman, 2017)。
首先,
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本來就更有可能「因愛生恨」。
研究者指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下,具有兩極性的特點
(Moskalenko, 2011)。
這被稱作「心理擺」效應。也就是說,人們的感情很容易向相反的狀態轉化。
而如鐘擺被高高拎起然後盪下去一樣,感情的力量越大,這個反向轉化的程度就越大。
因為心理擺效應,我們的確會更容易恨那些曾深愛過的人。尤其是當ta給我們帶來了直接的傷害和痛苦。在親密關係中,這些傷害的常見情況可能包括:
「單方被動的失去」、
「不平等的付出-收穫」、
「對方允許關係中存在愛慕自己的第三者」
等等 (Brogaard, 2016)。
我們在愛中完全敞開了自己,給予了對方能夠傷害自己的可能性。
這樣的敞開基於一種信任——相信對方不會濫用這份權力。
但在不尊重、不平等的關係中,一方往往就是抓住了對方的這一點,從而實施故意的利用、操縱、欺騙和剝削。
「展開脆弱性卻被他人濫用」,帶來的不單單只有痛苦,還有對自己的羞恥感。比如對於自己「輕信」的自責,或者感到自己很愚蠢。
在被傷害後,一方可能會對一開始敞開脆弱性的行為和決定感到羞恥。
而心理學家們認為,
羞恥感,本身就是指向毀滅的、是一切暴力最本質的起因
(Gilligan, 2003)。
1.傷害對方的一方,沒有做好「自我堅定」。自我堅定,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不含敵意的堅決(McKay, 2013)。
沒有做好自我堅定有兩種表現,一種是
不夠堅定
,比如給出一些若即若離、前後矛盾的態度,時常給予對方虛假的希望。另一種是
誤解了堅定的含義
,直接消失、不給解釋——其實這反而會造成對方更難釋懷,因為ta會反覆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很想繼續尋找答案。
自我堅定,
需要我們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真實需要,但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McKay, 2013)。也就是說,在我們表達自己「不」的意願的時候,也需要讓他人有機會了解這些決定背後的原因。通過開放的溝通,我們尊重了他人知情的需求。2. 一段毫不「互惠」的關係
有些人覺得,別人對我好,是ta的自由選擇,與我無關。這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過度簡化。因為只要在互動中——哪怕只是接受,就都會給對方傳遞信號,是一種關係的開展。
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不局限於愛情)的基石,就包括了「雙方是互惠的」這個基本條件(Nicholson,2011)。
如果接受付出的一方,單單享受他人的付出,卻從來不置可否。那麼這種行為,可能只是在利用曖昧來獲得他人的付出。這可能是一種不公平的、掠奪的關係。
不互惠的關係,維繫的同時就是一種傷害。這種關係被認為很容易使處於弱勢的一方最終產生「恨」的動機。
3.被傷害的一方:錯誤認知造成的「遺棄暴怒」。
也有時,恨的發生是由被傷害者本人造成的。比如他們可能對愛本身存在誤解:
最後沒有和ta在一起,就是我失去了我應得的 ,或者是我失敗了。
當人們將自己的愛慕對象或者戀人視作自己的佔有物時,在失去的時候會感到被剝奪了理所應得的東西,從而感到一種「遺棄暴怒」
(abandonment rage) (Gerstel, 2013)。而愛並不是佔有另一個人。就像一開始所說,愛應當是「希望ta更好」的動機。
還有一些人,會把他人的愛視作是一種自己價值的肯定和成功。
因此一旦在自己的心意不被回應或認可的時候,便將其引申為一種生活對於自己的敵意——因而想要與之對抗。
不管是將愛視為佔有,還是自我價值指標,這些想法都可能被歸因於「自戀」 的人格特徵(Gerstel, 2013)。
自戀的人,並不是真的喜歡自己,而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會不斷的向外界尋求關注和肯定,來讓自己感覺良好。
他們將自己的需求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把他人視作「因為滿足自己需要」而存在的。
自戀者容易因愛生恨,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所在的對象,拒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這是一件他們無法接受的事情。
很多時候,並不是人們主動選擇了去恨,而是無法自抑地因愛生恨。而且「恨」也絕不是一種愉悅的體驗。那麼為什麼我們依然會恨呢?
也許人們沒有意識到是,「恨」有它自己的存在意義和功能
(Ben-Zeev, 2008)。
1. 保持聯結是恨最重要的功能。
很多人說「當你還恨的時候,你還沒有放下這段感情」——這也許是真的。
和愛一樣,恨是一種動機,指向著和對方緊密的聯繫。在「愛」不再可得的時候,「恨」是唯一一種能夠和愛人保持緊密的情感聯結的途徑。
當正面的緊密聯結不可得的時候,人們選擇了「恨」作為一種折中和妥協
(Francia& Sharman, 2017)。
2. 自我保護
對一個人想愛而不能愛的體驗,會導致強烈的情緒失調 (Ben-Zeev, 2008)。為了調和這樣的情緒失調,人們會否認自己愛著對方,選擇一個恨的立場。
這種反向作用的心理抵禦機制,將人們不能接受的事實壓抑到潛意識裡去——不用意識到它們,從而減少自己的痛苦感。
3. 力量重建
在被傷害的時候,恨反而會讓人們感到自己有力量
,因為這是一種抗爭 (fight)反應。恨把被動的、由外而內的「對自己的無望、無力和恥辱感」轉化為一種主動的、由內而外的對他人的攻擊和對抗
(Gerstel, 2013)。
4. 對公平感的追求
「希望對方的福祉減少或者摧毀」的願望,其實也是希望自己受過的痛苦,能夠被對方經歷和承受。這是一種對於公平感 (fairness)的嚮往。比如說,很多年前風靡一時的巫毒娃娃和最近的「天道好輪迴」 (karma is a bitch),都反映了人們對於這種公平感的追求。
我們的社會文化將「恨」構造為一種負面、甚至不道德的存在,但正如Ben-Zeev (2008) 所說,
恨有其正面的存在意義
。不過,
「由愛生恨」也的確會給人們帶來負面影響。
恨過的人都知道,「恨」是一種恨難受、辛苦的體驗。過於長久的恨,
會延長事件本身帶來的負面情緒
(Curtin, 2018)。而且人們往往在恨意中反芻過去發生過的事情,
這些反芻佔用和消耗了自己的認知資源,進而影響正常生活
(Francia& Sharman, 2017)。此外,恨意最終可能會增加人們實施復仇的可能性,這其中就包括
暴力的攻擊性行為
(Brogaard, 2016)。
比起刻意地壓制自己的恨,或是任由自己去恨;
人們更需要的是在「因愛生恨」正面和負面的體驗中尋得平衡 。
以下是一些可採取的建議(Matas, 2018):1.允許自己的恨,但將其視作暫時的非常時期
有的人會因為自己產生的恨而自責,認為自己小家子氣、不合道德甚至惡毒。但其實「恨」更像是一種受到傷害的保護機制。
在「恨」中,人們慢慢癒合-找回力量-最終不再需要來自「恨」的「保護」。
2. 在獨處的時光中,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過度反芻過去的事情
在失去了一個能夠釋放「愛」的對象的時期,人們需要將愛的能量重新投注在自己身上。
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和自己身上,而不是過去和他人身上。
3. 在原諒和放下中獲得掌控的力量
如果最終如果能夠放下和原諒,人們能夠獲得一種比「恨」更強大的力量。這份力量意味著你已不再束縛於兩人的關係當中,而是
站在比對方更高的層面上賦予了對方「被原諒」的機會。
4. 從其他社交關係中獲得愛和安全感,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當人們完全地陷入到一段兩人關係當中時,可能會忽視其他人與自己的感情聯結。事實上,
家人朋友甚至新的人際關係,都能夠為我們帶來需要的愛和安全感。
當然,心理諮詢師也能夠為我們提供需要的情感支持和幫助。【今日互動】
很多人都真切地愛過、恨過。但最後,很多人也都終將在時間裡放下、癒合、原諒和成長。你有沒有過因愛生恨的經歷呢,後來呢?
互動福利,KY知乎私家課《好好談戀愛》10個免費聽課名額贈送:截止8月17日中午12點,評論區點贊數最高的5條留言免費獲得,再從其他留言中隨機抽取5名贈送
「單方被動的失去」,「不平等的付出-收穫」,「對方允許第三者的存在」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可能會在愛里發生,可能讓我們無法自抑地因愛生恨。
經過半年的打磨,KY為大家準備了一套知乎私家課《好好談戀愛:收穫長久且平等的親密關係》,給想要掌握愛的能力,好好戀愛的你。
??掃碼立即購買??
還有戀愛測試H5,點擊
『閱讀原文』
測測
你的戀愛力~
References:
Ben-Zeev, A.(2008). Hating the one you love-「I hate youbut I love you」. Psychology Today.
Brogaard, B.(2016). When love becomes Infiltrated by hate. Psychology Today.
Curtin, M.(2018). Ever hated someone you used to madly love? Neuronscience says you arenormal. Inc.
Francia, L.& Sharman, R. (2017). Fairytale no more: When love turns to hatefully everafter. The Conversation.
Gerstel, J.(2013). How does true love turn into hate. Zoomer.
Gilligan, J.(2003). Shame, guilt and violence. Social Research, 70(4), 1149-1180.
Matas, A.(2018). Is there a thin line between love and hate for everyone. Better Help.
McKay, B.(2018). Quit being a pushover: How to be assertive. Art of Manliness.
McLaren, K.(2013). The twisted love inside hatred. Karla McLaren.
Moskalenko,S. (2011). The swinging pendulum of psychological wisdom. Psychology Today.
Nicholson, J.(2011). Do you believe in conditional love. Psychology Today.
Rempels, J.& Burris, C. (2005). Let me count the ways: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loveand hat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297-313.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高自戀,低自尊 | 戀愛中的「自戀型施虐者」有這6種表現
※為了逃避可能的失敗,我選擇主動原地躺下 | 你是一個不敢努力的人嗎?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