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分析康複評定,一文讀懂
步行周期指行走過程中足地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時所經過的時間。每一側下散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每一個步行周期分為站立相和邁步相兩個階段。站立相又稱支撐相為足底與地面接抽的期邊遠步相亦稱擺動根指支離開地面向動的階。
站步行周期的60%短步相約佔其中的40%一條腿與地面接觸並負重時稱「單支撐期體重從一側下肢向另一側下肢傳遞,雙足同時與地面接觸時稱為「雙支撐期」。
(1)首次著地: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點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與地面接觸的瞬間。正常人行走時的首次著地方式為足跟著地。不同的病理步態中,首次著地方式表現各異,如前腳掌(即跖骨頭)著地、足底外側緣著地、足跟與前腳掌同時著地。
(2)負荷反應期:指足跟著地後至足底與地面全面接觸瞬間的一段時間,即一側足跟著地後至對側下肢足趾離地時(0~15%步行周期),為雙支撐期,是重心由足跟轉移至足底的過程,又稱承重期,指正常行走時足跟著地至膝關節屈曲角度達到站立相期間的最大值(約發生在10%~15%步行周期)。
(3)站立中期:指從對側下肢離地至軀幹位於該側(支撐)腿正上方時(15%~40%步行周期),為單腿支撐期,此時重心位於支撐面正上方。
(4)站立末期:為單腿支撐期,指從支撐腿足跟離地時到對側下肢足跟著地(40%~50%步行周期)。
(5)邁步前期:指從對側下肢足跟著地到支撐腿足趾離地之前的一段時間(50%~60%步行周期),為第二個雙支撐期。
(6)邁步初期:從支撐腿離地至該腿膝關節達到最大屈曲時(60%~70%步行周期)。此階段主要目的是使足底離開地面(稱為足廓清),以確保下肢向前擺動時,足趾不為地面所絆。
(7)邁步中期:從膝關節最大屈曲擺動到小腿與地面垂直時(70%~85%步行周期)。保持足與地面間的距離仍是該期的主要目的。
(8)邁步末期:指與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擺動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之前(85%~100%步行周期)。該期小腿向前擺動的速度減慢並調整足的位置,為進入下一個步行周期做準備。
(一)步頻與步速
1.步頻
單位時間內行走的步數稱為步頻,以步數/分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頻約為95-125步/分。
2.步行速度
單位時間內行走的距離稱為步行速度,以m/s表示,亦可以用身高或下肢長的百分比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約為1.2m/s。步速也通過下列公式計算得知。可以看出,步行速度與跨步長和步頻相關,跨步長增加、步頻加快、步行速度亦加快,反之亦然。
(二)步長與跨步長
1.步長
行走時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後著地時兩點間的縱向直線距離稱為步長,以cm為單位表示。步長與身高成正比,即身材愈短,步長愈短。正常人約為50~80cm。一步的概念還可以時間來衡量,即單步所用的時間。
2.跨步長
跨步長指同一側足跟前後連續兩次著地點間的縱向直線距離,相當於左、右兩個步長相加,約為100~160cm。跨步時間即步行周期時間,以秒為計時單位。用於被試者之間或自身比較時,跨步時間通常採用百分比的方式表達
(三)步寬與足偏角
1. 步寬
指左、右兩足間的橫向距離,通常以足跟中點為測量點。步寬愈窄,步行的穩定性愈差。
2. 足偏角
指貫穿一側足底的中心線與前進方向所成的夾角。運動學研究人體節段和關節在運動中的位置、角度、速度和加速度。精確地測量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並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對於發現和診斷病理步態具有重要價值。
步態的運動學分析是一種描述性的定量分析,所得結果反映了被檢查者的步態特徵。骨盆及下肢諸關節在步行中的運動(屈曲、伸展、內旋、外旋、內收、外展)角度變化是臨床步態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
動力學分析是指對人體運動進行力學分析,步態分析中動力學分析包括地反力、關節力矩、肌肉活動等及人體代謝性能量與機械能轉換與守恆等。通過動力學分析可以揭示特異性步態形成或產生的原因。
1.地反力
地反力( ground reaction force)指人在站立、行走及奔跑中足底觸及地面產生作用於地面的力量時,地面因此而產生的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人體藉助於地反力推動自身前進。地反力分為垂直分力前後分力和內外分力。
垂直分力反映行走過程中支撐下肢的負重和離地能力;前後分力反映支撐腿的驅動與制動能力;內外分力則反映側方負重能力與穩定性。
2.力矩
力矩是力與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的乘積,它是使一個關節發生轉動的力,是肌肉、韌帶和摩擦力作用的最終結果。在正常步態中,關節角度並不達到其運動範圍的終點,摩擦力也非常小。因此,力矩常被認為或看做是肌肉力矩。
因此,當主動肌與拮抗肌肌肉力量失衡時,維持正常關節運動的力矩將發生改變。力矩分為伸展力矩、屈曲力矩和支持力矩。支持力矩為髖、膝、踝關節力矩的代數和,是保證站立相支撐腿不塌陷的支持力。
來源:康復你知道
TAG:每天聽兒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