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嫩豆腐有乾坤

白嫩豆腐有乾坤

?記得關注我哦

父親寫的散文詩

 歌手 第8期

李健 

00:00/05:18

白嫩豆腐有乾坤

文:呂觀德

豆腐有中國國菜之美譽。吃飯時辰,走進尋常百姓家,經常能看到桌上擺著豆腐這道菜肴。或煮或炒或炸……形式很多。與葷素搭配,均是美味佳肴。豆腐的品性是隨和的。它富貧不拘,既不為富貴者彎腰,更不讓貧窮者仰鼻。然而就是這種樸實無華的尋常之物,在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卻以不凡的姿態參與到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見證了社會的歷史變化、人間的悲歡離合和酸甜苦辣。

在物質匱乏,生活困難的年代,豆腐是人們餐桌上的主角。做豆腐,賣豆腐成為一些農村人養家糊口的依靠。

我的父親為了撐起六口之家,干過許多行當。其中有一樣就是做豆腐。頭天晚上八九點鐘臨睡前,先用清水將黃豆浸泡起來,凌晨三四點起床磨豆腐。如今機器加工豆腐省時省力,可在當時卻是力氣活,全憑人力。父親手抓著一根用木杆聯繫著石磨的橫杆,腳一前一後移動,轉動著重重的石磨,母親則在旁邊添豆。推石磨自然是力氣活。可添豆也不簡單,是技術活,需要拿捏有度:水一下子倒多了,磨出的豆漿就拉稀;水少了,流出的豆漿又很粗,做出的豆腐量會減少,而且石磨摩擦力增大,就重且慢,磨的人就很累。除了以上原料清洗,浸泡磨漿兩道工序外,要做好豆腐還要經過煮漿過濾,點漿蹲腦,攤布澆制,整理壓榨成品這些工序。

豆腐做好後,父母就準備豆腐擔,在一頭是放在方形木板上的豆腐,另一頭是一隻換豆腐時裝黃豆用的中等大小的"杓籮」(方言,即籮筐),去時裡面放一塊石塊,挑擔時起到平衡作用。待換豆腐的黃豆盛多後,才將石塊拿掉。

"換豆腐啰,換豆腐啰!"聽到父親的吆喝聲,想換豆腐的村民拿著盛著豆的搪瓷碗之類的,或一手拿著錢,一手拿著裝豆腐的傢伙。「有抗,給我換一點」、「有抗給我稱一斤"。拿錢的則喊,"有抗,我買點豆腐」。…父親就按先來後到的順序,給他們——稱上豆腐。村民們嘴裡說著」有抗家做的豆腐做得真好」之類讚美的話滿意而去。遇上在本村賣不掉的時候,父親就挑到"上下山處」(方言,意思是鄰近村)賣。有時累了或有空閑,父親則會和村民們相互遞煙,聊聊年成或村莊的風土人情、人文掌故等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因為父親隨和,附近幾個村的許多村民都認識他。父親也因為賣豆腐交了不少朋友。不過通常是上午九點鐘光景,父親賣完豆腐就會挑著擔子回家。擔出去的是一」兆"(方言)豆腐,挑回來的」杓籮"里裝的黃豆。然後父親就拿起工具下地幹活。

一粒粒黃豆經過加工就變成了白白嫩嫩的豆腐,而且拿起來就可以吃。我一直以來對做豆腐感到好奇。父母告訴我,做豆腐是祖上留傳下來的手藝。

豆腐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有人認為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文獻中記載最多的也是淮南王劉安做豆腐的傳說,相關典籍達45種之多。封地在淮安的劉安曾招集大批方士煉丹、製藥、求仙。在練丹過程中無意發明了豆腐。

還有一個關於豆腐起源的說法是這樣的:有一家三口,住著一對夫妻與婆婆。婆婆對兒媳婦不好,連普通的豆漿都不讓她喝。有一天,婆婆出遠門。婆婆前腳一走,媳婦後腳便開始磨豆子、煮豆漿,但當豆漿正開鍋,她滿心喜悅要舀裝時,院子里傳來了腳步聲,「是不是婆婆折回來了?「小媳婦害怕挨罵,便趕忙端起整鍋剛燒好的豆漿往灶邊的罈子倒。看到回家的是丈夫。小媳婦心中的那塊石頭落了地。她打開壇蓋,驚奇地發現,豆漿竟成了雪白的凝固劑。原來罈子以前泡過酸菜,裡面還有些酸湯,因此豆漿倒進去便凝固了。

是群體勞動人民發明了豆腐。這是第三種說法。宋代詩人,美食家蘇東坡有《豆腐》詩云「古來百巧出窮人,搜羅假合亂天真。「他認為這種「亂天真」的豆製品,是由窮人巧手製作而成的。我國著名的化學家袁翰青先生也曾指出,「豆腐的始創者是農民,是他們在長期煮豆磨漿的實踐中,得到了這種優美的食品。」

我贊同第三種說法。從考古資料看,兩漢時期,長江,淮河流域的人民就己開始使用石磨。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懈摸索實踐發明了豆腐。是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向當時及後人提供了價廉物美、富有營養的食品,豐富了人們的菜肴結構和種類。

至於傳說中劉安發明豆腐一說,我想也可能確有其事,是劉安經過認真觀察,反覆實驗發明的。或者是其招募的食客,方士在煉丹過程發明豆腐後,劉安沽名釣譽,憑權勢堂而皇之將功勞據為己有。這種情況的存在是完全有可能的。如現今編書之類的,有的人從頭到腳不知道書的內容,也不知編書的辛苦,卻恬不知恥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影響,煞有介事佔個顧問,編委會主任之類的位置,以附庸風雅,塑造和妝扮自己文化人的外在形象。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發明了豆腐。他們主動借劉安身份顯赫之名,請出這尊"菩薩」,拉大旗作虎皮,以擴大自己影響,抬高自己地位,求進官加爵,博取功名利碌。

第二種說法中,那個卑微做人的媳婦也應屬於勞動人民。只是此說法實在是太有戲劇性和偶然性了,如此」得來全不費工夫「讓人實在難以置信。如青黴素的發現,雖具有偶然性,但也是無數次的實踐、失敗、再實踐後的偶然得之。

豆腐究竟是誰發明的如今己難以考證。我們也沒必要在此問題上糾纏不清。但我想,把豆腐的發明歸功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這是後人心理上都應該能理解和接受的,也是我們為先人感到榮耀的。毛澤東同志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把豆腐的發明權歸屬於勞動人民,這也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法。不管實際情況如何,豆腐的發明,畢竟反映了我們先人在飲食方面從純粹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思考和實踐,豐富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是值得後人大書特書的。

兩千多年來,人們在做豆腐、食豆腐、詠豆腐、贊豆腐中,培植和蘊育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豆腐文化。豆腐成了人類優良品德的象徵,人的品格的試金石,男女感情的粘合劑,社會變化的晴雨表。

蘇東坡,陸遊,查慎行等我國古代詩詞方家寫了許多描寫,讚美豆腐的詩詞作品。我國古典小說名著《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儒林外史》和魯迅小說《故鄉》,傳統戲劇《天雷報》、《雙推磨》,現代古裝京劇《豆腐女》以及電影《白毛女》等作品中,都有對豆腐的描寫或是以豆腐為內容。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我對清朝胡濟蒼寫的《豆腐製品四詠之一》情有獨鍾。他的詩寫道,」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其他許多作品僅限於做豆腐的工序,做豆腐的辛苦,豆腐的色,香,味等。而該詩還採取擬人等手法,刻畫出豆腐清廉,方正的高貴品質以及始終與勞苦大眾為伍的高尚精神。從物質到精神,將豆腐的特徵類比後上升到人類的良好品質。

京劇《天雷報》又稱《清風亭》,講述的是養子不圖報恩被雷電劈死的悲劇故事。為了躲避兵災,張繼保的親生父母在兵荒馬亂中不少心將還在襁褓中的他丟在半路上。被開豆腐店的張秀元撿回家。年老無子女的夫婦倆把張繼保視為己出,用豆腐一口一口將他喂大。老夫婦倆每天起早摸黑做豆腐、賣豆腐,省吃儉用將張繼保送到學堂,供他讀書。張繼保十三歲時被他的親生母親認出領走。臨別時他竟掉頭不理老夫婦倆。從此張秀元夫婦倆因思念養子日夜以淚洗面。張妻悲傷過度,竟致生病。原來賴以謀生的豆腐店也無法再繼續開下去,二人幾乎淪為乞丐。數年後,張繼保中了狀元,衣錦還鄉。他的親生父母要他前往清風亭當年生活過的地方,尋訪養父母予以養老送終。張繼保勉強答應。張秀元夫婦倆得知張繼保要來非常高興,早早在清風亭邊等候。然而,張繼保看到他倆竟然裝作不認識,還破口大罵他們。年老且病的張秀元夫婦倆跪在地上哀求他。張繼保將青錢二百拋在地上,轉身揚長而去。夫婦倆悲憤交加,雙雙撞牆自殺。張繼保在回家路上,天突然陰雲密布,雷雨交加,一道閃電將他劈死。見者無不拍手稱快。戲劇內容簡單,情節也不複雜。只是讓誰都想不到的是,豆腐喂大的竟然是一隻不知報恩的"白眼狼」。該劇反映出那些處在社會最低層人們的勤勞和善良,也鞭撻了像張繼保之流有恩不思報的醜惡品行。

如果戲劇《天雷報》讓我們感到內心沉重和壓抑的話,戲曲電影《雙推磨》則給我們喜劇的感受了。蘇小娥受盡主張大有的剝削壓迫,靠磨豆腐為生,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地主家裡的長工何宜度。了解他的困難後,蘇小娥很同情他,不僅邀請他到自己家,還拿了50個小錢給他過年。何宜度很感激,便幫她幹活,挑水、推磨、灌漿、燒火……豆腐磨完了,男女之間的情愫也」磨「出來了。何宜度要走,哪怎麼行呢?蘇小娥捨不得,就請他喝了一碗豆漿。借給他一件棉衣穿上。何宜度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受到這樣溫暖體貼的關懷,他受寵若驚,感動得連話都說不上來。蘇小娥對何宜度說,「你我都是苦根生,應該互相來幫助!」這一對有了真摯愛情的青年男女,最終幸福地結合在一起。劇中兩人一起磨豆腐的情景非常溫馨,讓人覺得他倆的結合是前世註定;蘇小娥奉上的一碗溫熱的豆漿,則表達其內心熾熱情感,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一對"苦瓜」最終幸福的連結在一起。

文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京劇《天雷報》以做豆腐為生的老夫婦倆為主人公,符合人們的習慣思維。在中國社會中,做豆腐,賣豆腐就是貧窮老實和勤勞的象徵。外出賣豆腐撿到小孩,窮人家用家常豆腐餵養小孩,因為思念養兒,傷心致病,豆腐店無法繼續再開下去,一輩子開豆腐店的老夫婦面臨生存困難,跪求養子,吃了豆腐不思報的張繼保被雷電劈死等一系列情節全因張秀元到外面賣豆腐撿到張繼保而展開,讓人覺得自然、合理。做豆腐,賣豆腐推動著事件的發展。

在《雙推磨》中,」悶聲不響"的豆腐扮演著紅娘的角色,通過豆腐的"牽線搭橋」,何宜度娶上了勤勞善良肯乾的媳婦。

打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豆腐還與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帝王將相,以及新中國領導人有過交集。據傳,甚至還成為歷史上明朝的治國之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甚至沒有姓名,因為在家排列第八,被人叫做朱重八。一年天鬧大旱,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生存是第一要務,活看才有希望。父親把朱元璋送進廟堂當了和尚,以此混口飯吃,以求苟全性命於窮世。寺廟等級森嚴。幼小的朱重八乾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食」,還常常受飢挨餓。無奈之下朱重八隻好到寺外化緣。然而大災之年,許多人都面臨生存問題,化緣哪有這麼容易呢?朱重八一連三日粒米未進,餓得奄奄一息,差點去見閻王。據傳,一富家老廚婆見他瘦骨伶仃,實在可憐,見主人不在,偷偷地將碗盤中的殘羹剩飯和青菜豆腐倒進鍋里燒熱給他吃。這一餐世許是朱重八有生以來吃得最好的。他問老廚婆是什麼菜?老廚婆告訴他,「是珍珠翡翠白玉湯。」其實這些都是最普通不過的食材了:所謂珍珠就是米飯粒,翡翠就是青菜葉,至於白玉么就是豆腐塊。當年餓到過肚子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後,腦海里經常浮現出那位老婆婆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他下令把那位老婆婆請到京城去,讓她再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給他喝。為了不忘過去的苦難和黎民百姓對他的恩情,朱元璋還下詔:崇尚儉樸禁止奢華,從朕做起,每飯一盤豆腐足矣。他還明諭後世也照此執行,使皇子皇孫們「知外間辛苦也」,這成為明朝自始至終的一條皇家家規。

「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菜一直流傳至今。從史書記載和傳說看,朱元譚至少有二次身處窘境,每次都是普通百姓幫他渡過難關。他沒忘記知恩圖報這個為人的基本道理,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在他落難時幫助過他的普通百姓。坐擁江山後,他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可他還不忘過去的艱難歲月,並將禁止奢華之華定為治國之策並帶頭力行之。如今媒體揭露的一些連七品芝麻官都還不是的人卻肆意揮霍國家財產,貪圖感官享受,棄豆腐如敝屐,今天這個飯館,明天那個酒店,酒足飯飽後,嘴巴一擦,揚長而去。一副不吃遍天下的山珍海味誓不罷休的嘴臉,實在讓人不齒。

毛澤東年輕在長沙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暇時會去長沙火宮殿吃臭豆腐。1958年4月12日下午,他又來到這裡。這次他點的菜肴還是從前的家常口味。其中有一道菜是臭豆腐。毛澤東一邊品嘗,一邊幽默地說:「火宮殿里的臭豆腐,有三個特點:聞起來很臭,看起來很臟,吃起來很香。」後來,他的這句話成了「火宮殿」最好的「廣告詞」。「火宮殿」的臭豆腐從此名聲遠揚,顧客盈門。4月12日便成了火宮殿具有特別意義的一天。每當逢五逢十的紀念日,火宮殿都要舉辦紀念活動。你看,普普通通的豆腐不僅具有較大的商業價值,還有懷念偉人這個深刻的政治意義了。

豆腐白白嫩嫩,似弱不禁風的女子。但柔情者自有柔情者的風骨。

金聖嘆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清朝大興文字獄,能識文斷字,又不能低下昂貴的頭顱,挺直脊樑的文人自然如秋風中的落葉。」萬馬齊喑究可哀。"仰頭嘶嗚的馬是少了,可還是有那麼些九牛拉不回來的犟驢。金聖嘆就是其一。這個」不識時務"的」犟驢"居然在黑雲壓城城欲摧之時,還奔走呼號「孔子死了」,並帶領學生去哭孔廟,表示抗議。胳膊固然是扭不過大腿的,但胳膊用勁死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大腿也會」傷筋動骨一百天。「清統治者惱羞成怒,遂以蠱惑倡亂為由,判處金聖嘆死罪。金聖嘆的二個孩子前往探監,看到父親披頭散髮,形銷骨立,不禁淚雨婆娑。臨別時,兩個孩子詢問父親有什麼話要交待的?將要生離死別,陰陽兩隔,如是凡夫俗子難免會說,以後你倆要好好做人,照顧好母親之類的話語。可金聖嘆怎麼說的?你可能想過千種答案也沒想到。他說:「花生米與豆腐乾同嚼,有火腿味道。」人生將要謝幕,居然還說些吃的。許多人也許覺得金聖嘆玩世不恭,此時此刻說這話很不合時宜。然而對金聖嘆這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來說,知道事情己不能挽回,也無須去挽回。如果臨別時兒女情長,千叮嚀,萬囑咐,徒增家人的悲傷,而且顯得有屈服,求苛且偷生之嫌。臨刑前金聖嘆仰天長嘯,高聲吟道:「天悲悼我地亦憂,萬里河山戴白頭。明日太陽來吊念,家家戶戶淚長流。」"死,大事也。」普普通通的豆腐竟然和人的生死糾合在一起。詼諧的臨別之言讓人們看到金聖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從容和視死如歸。赤條條來也赤條條去。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說的就是金聖嘆這樣的錚錚漢子。

歷史不會重複事實,但總會演繹它的規律性和相似性。瞿秋白,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著名作家丁玲說過,「瞿秋白是屬於這樣的人——神采俊秀,風骨挺拔,真摯坦誠,毫無矯飾,使人望之俗念俱消。」

秋白先生在獄中寫下的《多餘的話》,後來一些中了清朝文字獄流毒的喜歡無事生非的好事之徒居然」雞蛋裡挑骨頭",把它作為秋白先生是叛徒的證據。通觀《多餘的話》,我們找不出可以證明瞿秋白是叛徒的片言隻語。有的是秋白先生對革命和黨的忠誠,對自己犯下過錯,給黨的事業造成損失的深深自責。他在回顧參加革命的過程中的所得所失、經驗教訓後,筆鋒一轉寫道,「……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永別了!」也許就是這寥寥幾字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經:臨刑前,你瞿秋白曾作為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總應該說—番慷慨激昂,聲震環宇,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怎麼好英雄氣短,還這麼惦記最愛的文學和最愛吃的家鄉豆腐呢?你這不是知識分子的小資情調嗎?秋白先生在《多餘的話》開頭寫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他知道,革命事業自有戰友們在繼續奮鬥,可對家鄉的思念卻將從此嗄然而止。秋白先生是一個純粹的文人,歷史選擇了他,把他推向革命舞台的中心,他勉為其難,但儘力而為。如今他將離開人世,千言萬語想說,可在欲說還休之際,脫口而出家鄉的豆腐,也是可以理解的,難道一定要說些"高大上」的豪言壯語,才能表現他革命的決心嗎?我覺得,倒是秋白先生的平實語言、坦誠直白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英雄千迴百轉的俠骨柔腸和文人的率真性情。它非但沒有損害秋白先生這位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反而讓我們感到共產黨人也有七情六慾,共產黨人也吃"人間煙火」,共產黨人可親可歌。回顧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光輝歷程,正是如豆腐般的」一針一線「架起共產黨和人民之間堅不可摧的橋樑,滋潤著共產黨和人民的魚水關係,讓中國革命克服重重困難,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無論是金聖嘆也好,還是秋白先生也罷。豆腐文化的精髓都己刻進他們的骨子,融入他們的血液,體現在他們的一舉一動上。馬克思、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不是在自己選擇的條件下的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的創造。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又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豆腐文化,和其他優秀中國傳統文化一起,匯合成氣勢磅礴的精神力量,共同鑄造著金聖嘆,瞿秋白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的傲然風骨,同時又春風化雨般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如我父親般的那些默默無聞,為脫離貧困,嚮往美好生活而苦苦追求的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文化水平不高,但這並不妨害他們對忠奸是非真假善惡美醜的基本判斷。我父親有一次在鄰村賣豆腐時,遇到一個如豆腐三寸高的傢伙,是當地的地痞,平時喜歡」篾釘子釘豆腐一專揀軟的欺"。他以為我父親好欺負,拿了二塊豆腐不付錢就想溜。父親提醒他,他不但惡言相向,還來奪豆腐擔,欲以拳腳相加。我父親是」關雲長賣豆腐-貨不硬人硬",毫不示弱。這個"降不住豬肉降豆腐-欺軟怕硬」的主看見我父親凌然不可侵犯的架勢,懼於邊上村民的指責,意識到自己「豆腐擋刀-自不量力「,就灰溜溜跑了。

我父親是一個」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的人,善不欺,惡不怕,尊重有品行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我在村裡讀小學時,恰逢一位教師40歲生日,我傳話給父親。父親用箬葉包了二塊豆腐,叫我帶到學校,以表達對老師的尊敬。那個老師執意要我帶錢給父親,因為父親事先有過吩咐,我婉言謝絕;賣豆腐時,遇上沒有豆戓暫時沒錢的人家,父親就讓他們賒著,以後有了再還上。時間久忘記了的,父親也就不了了之,權當少賣了豆腐;有鄰居和生產隊的人生病或勞力少的,碰上做豆腐的時候父親都會拿點豆腐去關心,或者先放下自家的農活幫著幹些農活;讀高中時,我帶的乾菜,天熱時,實在難以下咽。家裡做過豆腐且有空閑時,父親就會走十來里的路,給我送點豆腐或豆腐炒乾菜,補充點營養。開同學會時當年吃過豆腐的同學還提起了我父母做的豆腐。

父親所遵循並踐行的都是做人的基本的、樸素的道理,像豆腐」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做一個方正的人。

當年我剛到武義教書時舉目無親,人生地疏。記得高一第一學期上完說明文單元後,為了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我曾出題要求學生寫一篇某種東西的製作過程。一位家住白溪,如今也為師多年的學生寫了白溪豆腐的製作方法。從小吃著父母做的豆腐的我自然對此文格外關注。我發現,武義白溪豆腐的製作方法和我父母做的是大同小異。此文語言簡練,淮確,還注意運用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自然得到我的賞識,並將其作為範文在課堂上朗讀。」白溪豆腐"從此也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此後不久,我利用星期六的時間專門到白溪,看到許多農戶家裡有石磨和豆腐桶等做豆腐的"傢伙」。他們的做法誠如我的學生所寫的那樣,也和我父母的做法差不多。那種身處他鄉異地的陌生感和孤獨感雖有語言溝通上的隔閡,但因互動豆腐的話題一下子蕩然無存。去年下半年,我又去白溪,可惜己聞不到當年那樣濃濃的豆腐香。一位認識的村民說,現在村裡做豆腐的己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是做豆腐累,不如打工合算;而且機器做的豆腐成本低。手工做的在價格競爭上完全處於劣勢;會做的也上了年紀,年輕人又不太願意學這種行當。我聽了是五味雜陳,既擔心傳統手藝會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又感嘆時代的快速發展和變化。時代就如洪流般裹挾著一切,勢不可擋,滾滾向前,不管你願不願意。

黃豆要經過許多道工序,才能脫胎換骨成豆腐。社會發展和人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社會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只有以史為鏡知得失,不斷總結以往的發展經驗,汲取失敗的教訓,才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人從小時的懵懵懂懂,經過千錘百鍊,才能變得成熟,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為人處世。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就我對豆腐的感情和豆腐在歷史中起過的作用以及所經歷過和所見證過的而言,我竊想,沒吃過豆腐,難以談人生。應該不為過吧?

一一謹以此文紀念父親呂有抗

呂觀德寫於2018年 秋

作者簡介

呂觀德,永康市下宅口村人,曾就讀於永康龍山中學、永康一中,浙江師範大學畢業。法學學士,國家司法考試通過者。現擔任武義縣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康鄉愁 的精彩文章:

TAG:永康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