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百科-繪畫類型之「版畫」
版畫
凱綏·珂勒惠支 死神和女人之三 石版畫
版畫,是用刀具雕刻或化學藥品蝕刻的方法,在版上刻出或蝕出畫面,再複印於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所用的母版有木板、石版、銅版、鋅版、麻膠版等品種。
畢加索《節儉的午餐》銅版畫
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其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現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
丟勒《憂鬱》
版畫在歷史上經歷了由複製到創作兩個階段。早期版畫的畫、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畫稿刻版,稱複製版畫;後來畫刻印都由版畫家一人來完成,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性,這種版畫稱創作版畫。
倫勃朗《三棵樹》
西方版畫以銅版畫為主,16世紀德國丟勒以銅版畫和木版畫複製鋼筆畫。到了17世紀,荷蘭倫勃朗則把銅版畫從鏤刻法發展到腐蝕方法,並進入到創作版畫階段。
戈雅 狂想曲14號·犧牲 蝕刻版畫
丟勒、倫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國印象派的馬奈、莫奈、西斯萊、德加等直至現代的珂勒惠支、畢加索、馬蒂斯等諸大師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銅版畫作品。例如丟勒的《憂鬱》,倫勃朗《三棵樹》《一個十字架》,戈雅《狂想曲》《戰爭的殘酷》,德加的《化妝室里的會見》,珂勒惠支的《麵包》,畢加索《節儉的午餐》《弗朗哥的夢幻與謊言》等。
胡正言《十竹齋畫譜》之一
中國複製木刻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明清兩朝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出現了各種版刻流派,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胡正言《十竹齋畫譜》之二
代表作品有徽派的《養正圖解》《古烈女傳》,陳洪綬和徽州黃氏高手合作的《水滸葉子》,胡正言《十竹齋畫譜》《十竹齋箋譜》等等,最有名的是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芥子園畫傳》,成為了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
李樺《怒吼吧,中國!》木刻版畫
1935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吳強年《雷鋒》木刻版畫
我國創作版畫起自20世紀30年代,魯迅提倡新興木刻,將珂勒惠支的作品介紹到國內,從此創作版畫取得了巨大發展,並成為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代表作如李樺的《怒吼吧,中國!》,黃新波《賣血後》,夏風《打靶》,吳強年《雷鋒》等。
彩色木刻版畫-浮世繪
此外,日本的彩色木刻版畫-浮世繪在世界上也是廣為人知。當代版畫的題材豐富多彩,創作技法也多種多樣,比如套色風景版畫的製作爐火純青。例如,蘇聯女畫家威爾金斯卡婭的作品。
版畫分類
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鋅版畫、瓷版畫、紙版畫、絲網版畫、石膏版畫等
按顏色可分為:黑白版畫、單色版畫、套色版畫等
按製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綜合版、電腦版等
按照構圖技法分:凸版版畫(包括: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等),凹版版畫(包括:凹雕版、腐蝕版、美柔汀版等)。
(德)丟勒《四騎士》
所謂凸版版畫,就是在版平面上,刻去畫稿的空白部分,留下有形象的部分,印出效果白地黑線,例如丟勒的《四騎士》。
珂勒惠支《自畫像》
凹版版畫則是與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線,印刷出黑地白線的圖像,例如珂勒惠支的《自畫像》。
TAG:銀牌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