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后掛了!如懿上線!看過這麼多清宮劇,真正的她們其實是這樣……

皇后掛了!如懿上線!看過這麼多清宮劇,真正的她們其實是這樣……

昨天最喜大普奔的消息就是爾晴終於死了,懷念我們容音小天使!!

其實不管是皇后還是令妃,她們在電視劇里的樣子,只是後人的藝術再加工: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容音,原型是孝賢純皇后。

(圖源:延禧攻略)

孝賢純皇后

(圖源: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

而魏瓔珞的原型,則是令妃,後來的孝儀純皇后。

(圖源:延禧攻略)

令妃

(圖源: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

還有高寧馨的原型,慧賢皇貴妃,也有宮廷畫流傳到現在。

(圖源:延禧攻略)

慧賢皇貴妃

(圖源: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弟子)

而我們現在能看她們真實的樣子,還是要靠這個男人:郎世寧

(圖源:維基百科)

經常看清宮劇的同學,肯定對這個義大利畫家的角色不陌生。

《新還珠格格》

連續劇《圓明園》

《宮廷畫師郎世寧》,大山飾演的郎世寧

那麼,一個義大利畫家,怎麼就成了中國宮廷畫家呢?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

距離清軍入關,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大清帝國在康熙帝的統治之下進入了一個安定的時期。

康熙帝(維基百科)

而18世紀初的歐洲,度過了文藝復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的時期。科學、美術在這個年代蓬勃發展。

這也是地理大發現的年代。來自歐洲的水手不停開闢新的航路,連接起了非洲、美洲、乃至東亞…

(圖源:savoring the past)

天主教會借著大航海時代的東風,向世界各地派去了傳教士。

他們懷揣著對上帝的信仰,在異國他鄉紮根,一待就是好幾十年。當他們離開歐洲的時候,大部分都做好了再也回不到故鄉的覺悟了。

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 就是他們的一員他還有一個漢名:郎世寧。

郎世寧出生於17世紀末的米蘭。文藝復興時期的米蘭曾經是歐洲藝術的中心之一,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壁畫就在米蘭恩寵聖母教堂內。

(圖源:維基百科)

郎世寧並不是一個典型的基督徒。事實上,他從小的愛好就是藝術和繪畫,也跟隨過那個時代有名的大畫家學畫。

在那個時代的歐洲,畫家們除了給有錢人訂製肖像畫、裝飾畫外,最大的客戶就是天主教會了。

教皇(圖源:JSTOR Daily)

一座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教堂,往往需要配上巨幅的三聯畫、祭壇畫,才能壓得住場子。所以那個時代最有名的畫家,大都會選擇給教會打工…

中世紀末期的宗教題材三聯畫

(圖源:維基百科)

來到中國前的郎世寧,曾經給里斯本的教堂繪製過教堂畫。可惜的是,這些他在接觸中國繪畫以前,繪製的歐洲畫,今天已經找不到了。

也是在為教會服務期間,他逐漸對中國產生了興趣。距離傳說中馬可波羅到訪中國已經過去了五六百年。當時正值啟蒙時代的歐洲,刮著一股中國風。

荷蘭產的陶瓷(圖源:pezcame)

任何與中國相關的東西:如茶葉、瓷器、中國畫,都是歐洲上層階級喜愛、流行的潮物。

促使郎世寧只身前往中國的,是他對天主教的虔誠,還是對東方未知世界的好奇,我們是永遠也不知道了。

(圖源:Lorrain)

我們只知道,郎世寧加入了致力於傳播天主教的「耶穌會」,在1715年,以天主教非神職成員(Lay Brother)的身份,踏上了前往中國的商船。

在郎世寧之前,天主教已經向中國派出了許許多多的傳教士和商人:利瑪竇(Matteo Ricci,義大利人)、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德意志人)、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法國人)。

他們都把自己的大半輩子奉獻給了傳教,和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關於中國基督教發展的書封面

(圖源:維基百科)

即便如此,從里斯本到北京的航程通常也需要一年左右,需要繞道整個非洲。郎世寧途徑好望角,果阿(印度),澳門,最終才來到了康熙帝的皇宮…

據記載,康熙對這些西方傳教士所攜帶的樂器、琺琅,以及天文物理知識有極大的熱情。但卻對基督的思想沒有興趣。當時清朝的國教是喇嘛教。

乾隆時期的萬國來朝

(圖源:ccumanchustudies)

郎世寧得以重操舊業,在清朝的皇宮裡成為了一名宮廷畫家。

當時的歐洲繪畫與中國畫是有很大差異的。

其一,就是用料的不同。文藝復興以來,油畫在歐洲成為了主流的藝術表達形式。而同時期的中國畫使用的是毛筆和宣紙。

油畫的基本工具

(圖源:oil painting lessons)

其二,是對透視的運用不同。在當時,西方繪畫對人眼透視的研究已經到了一個十分成熟的程度。繪畫注重真實、立體。而中國傳統繪畫則更加平面,雖然個體物件有立體感,但沒有畫面整體的透視。

整體符合透視的繪畫(圖源:USEUM)

清明上河圖

其三,是構圖和題材的不同。當時歐洲流行的巴洛克式繪畫,熱衷描繪神話、歷史中的偉人和大事,構圖注重戲劇性和張力。而中國繪畫則以花鳥山水為主,平衡、調和。

(畫家:普桑)

其四,就是對光線的理解不同。18世紀的西方繪畫,往往會有明確的陰影、高光、以及光源。這更加加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真實感。

畫家:(喬治德拉圖爾)

郎世寧在中國當了五十年的宮廷畫家,歷經康雍乾三朝。

他在中國期間學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方法,繪畫也主要以中國畫為主。但他的畫作能看出西洋畫特有的筆觸、光線、和細節。

《聚瑞圖》是郎世寧為雍正登基所繪製的。畫中可以明顯看出高光和陰影的部分,花瓶立體感十足。一旁的落款卻完全是中國風格。

郎世寧是乾隆帝最喜愛的宮廷畫師,乾隆曾經盛讚他「色精細入毫末」他現存最有名乾隆肖像畫的就是這幅戎裝騎馬的畫像。畫中遠景的群山是中國畫風格,但近景的馬匹和衣物,則有油畫般的細節。

還有一副沒有署名的妃子西洋鎧甲肖像,也被廣泛認為是郎世寧的作品。畫中的妃子據稱就是香妃。

除了繪畫之外,郎世寧還參與設計了圓明園的西洋建築。

其中著名的十二獸首,就出自郎世寧之手。

12獸首(圖源:china time)

雖然郎世寧的畫作更加註重技法,而不是藝術創作,在國畫、油畫兩方面都不專精。但他的繪畫代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在收藏界還是具有較高價值。

2015年,在香港蘇富比將郎世寧的《純惠皇貴妃朝服像》拍出1億3740萬港元高價,刷新中國御制畫像世界拍賣紀錄…

明末清初,是西方傳教士第一次大規模進入中國的時候。

他們往往都像郎世寧一樣孤身一人,僅憑著對上帝的信仰,就在異鄉紮根,把自己一輩子奉獻給了教會。

法國傳教士金尼閣(畫家:魯本斯)

這些傳教士與後來來到中國的侵略者不同,並不代表任何國家的利益。完全以理想主義的熱情,去傳播西方的知識和信仰…

為了促進交流,傳教士們往往都會主動接受中國的生活方式,學習中文,甚至用之乎者也的方式去解釋基督的教義。

徐光啟與利瑪竇

除了傳播西方的知識,他們還把中國的文化帶回了西方,很多中國的概念,比如孔子、儒學,就是這個時候被介紹給歐洲的。

介紹孔子的拉丁語書籍

(圖源:維基百科)

這種交流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的。這與後來鄙視中國文化,奉行白人至上的西方侵略者有著本質區別。

被英法聯軍毀壞的圓明園就是由郎世寧設計的

(圖源:鳳凰新聞)

到1800年,有超過920名耶穌會的成員來過中國,把他們的青春和熱血,留在了這片陌生的土地上…

source: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iuseppe_Castiglione_(Jesuit_painter)

http://www.comuseum.com/painting/masters/lang-shining/

https://www.thecultureconcept.com/giuseppe-castiglione-painter-court-of-3-chinese-emperors

http://m.sohu.com/a/132432673_163820

公眾號

英國時報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時報 的精彩文章:

滅霸有四種形態,擁有無限手套的他差點墊底,第一打敗天神組
他們70歲還能為愛鼓掌!你呢?

TAG:英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