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日食肉多痰濕重,難得「祛濕飲」,好吃健脾胃

平日食肉多痰濕重,難得「祛濕飲」,好吃健脾胃

本 期 導 讀

【是日詩】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宋 | 劉翰《立秋》

秋裹伏,熱得哭

立秋至,秋風涼~

打住,今年三伏天,中伏到8月15日才結束。

所以,今年立秋,是「秋裹伏,熱得哭」。

GIF

雨水減少而秋陽高照,所謂「秋老虎」,描述的就是這種乾熱的狀態,等完全降下溫來,得是處暑到白露之間了。

初秋燥熱,家中養些花草,地表噴點水,養幾條小金魚,或者直接上空氣加濕器,都能緩解一些秋季空氣乾燥的不適感。

GIF

立秋之起居:起卧應秋,順時斂志

立秋之節,生活起居須順應秋時,早卧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防秋收斂降之氣太過。

而在精神調養方面應和秋收之令以順時斂志,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平素勞逸結合,心情愉悅。

GIF

佛系的心態:隨緣、都行、沒關係,就很適合這個節氣了:)

立秋之節特點:風濕外襲,陰暑客脾

立秋之後,多因秋伏暑熱盛,人們多喜空調吹風納涼,飲冷無度,中氣內虛,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靜而發為陰暑,主要病狀有發熱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便溏等。

脾陽不振,便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

早秋脾傷於濕,且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複發種下病根。

所以,立秋時節保養脾胃應以祛濕健脾為主。

現代人繁忙,恨不得什麼都是現成做好的。

想要方便、快捷、省時,想要效果好,又沒有副作用的祛濕方法,莫過於

輕鬆祛濕、營養又美味的

懷山赤小豆芡實粉了。

一罐有16袋,一袋可以沖泡一杯約200ml的懷山芡實飲了。

健脾祛濕有良方

正安國貨鋪的懷山赤小豆薏米芡實粉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這款懷山飲由4種膳食作物組成,每天早餐喝一杯,3分鐘就搞定!

老人、小孩、家人都能吃,輕輕鬆鬆擺脫困擾的濕氣。

懷山

作為君葯,採用正安養胃神器——鐵棍懷山,采自河南焦作溫縣的壚土鐵棍山藥。

《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入葯者,以河南懷慶者良。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獨領風騷的道地藥材。

《本草綱目》記載:

懷山性平,用於治脾虛,歸脾、肺、腎經;芡實為臣,性平,臨床用於脾虛久瀉,帶下、白濁、大便泄瀉。

能健脾胃,益腎氣,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芡實

選取洪澤湖野生芡實。

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素有「水中人蔘」和「水中桂圓」的美譽,是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

赤小豆

源自東北。氣味甘、酸、平、無毒,有化濕補脾之功效,對脾胃虛弱的人比較適合。

薏米

來自貴州黔西,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君臣佐使,懷山健脾,薏米利水

我們都知道,薏米、赤小豆利水,女性用薏米泡水可以去水腫。

然而我們都忽略了,赤小豆、薏米性微寒。

而濕氣性屬陰寒。遇寒為寒濕,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濕氣在皮下便是脂肪,小肚腩,濕氣下注便會水腫、帶下。

體內有濕,喝了微寒的薏米紅豆,感覺濕熱緩解了,但實際上,我們體內已有寒氣,加上作息、飲食習慣導致體內上熱下寒,身體內的圓運動沒有轉動起來,單單喝薏米紅豆非長久之計。

所以,正安國貨鋪的這款懷山粉,搭配了懷山和芡實,用麩炒法制懷山,加強其祛濕健脾的藥性。

如此,「君臣佐使,各司其職」,懷山芡實祛濕健脾,赤小豆薏米利水去濕,祛除下焦濕氣,真正幫助我們走出濕邪。

濕氣重的人更需要控制熱量攝入

濕氣重、易水腫體質的人們,是喝水都能肥的群體。

因為水濕嚴重,脾胃不健運,稍微吃多一點重油、重鹽、重糖的食物、冷飲,就會變得臃腫不堪。

GIF

所以小腹婆、大象腿們,很需要控制熱量的攝入。

每天下午茶時間,沖泡1~2包懷山芡實粉。

這樣吃不僅很健康營養,而且不餓肚子,也能吃出好身材。

一杯懷山飲,四種膳食營養

現代醫學配餐原則認為,一天的飲食中,穀類、雜豆應攝取250-400克。

現代白領多是嗜肉大軍,蔬菜都少吃,何況雜糧。

每天1-3包懷山芡實粉,一小包就包含4種不同的食材,富含膳食纖維和各種微量元素,補充人體每日營養所需。

營養金字塔,每天需補充充足的蔬果、穀物雜糧,才能保持健康體格。

囤貨通道,手慢無!

原價¥79.9

2人限時拼團價¥75.5

限時72小時

版權聲明:

1. 本文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如欲轉載及內容合作,請聯繫聚友會編輯部:zanclub_bjb。

2. 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台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痰濕 的精彩文章:

痰濕過重怎麼辦?沒想到這個用藥比較簡單的方子卻有奇效!

TAG:痰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