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北歐國家「親北約」傾向明顯:波羅的海成北約「內海」
原標題:外媒稱北歐國家「親北約」傾向明顯:波羅的海成北約「內海」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近日發表了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北歐研究部學者、裁軍專家格雷戈爾·普藤森的題為《陣線的部分》的文章。
北歐的瑞典和芬蘭本是不結盟國家,但是現在兩國卻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到北約的戰略之中,並參與該軍事聯盟的演習。演習的假想敵是俄羅斯。
文章稱,儘管莫斯科只是暗地裡希望特朗普在2016年11月能夠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便能夠給兩國關係帶來變化,但是美國在整整一年後通過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公開將俄羅斯宣布為敵國。然而,鑒於特朗普的所有不可預測性,俄羅斯總統普京仍表達了他以下的意願,即把特朗普的行為理解為國家元首與美國外交政策的傳統代表之間的內政衝突。
文章稱,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即數量不少的國家(不僅僅在西方軍事聯盟內部),正不斷增強戰鬥力,推行一項反俄政策。北約和歐盟國家幾乎全面參與針對俄羅斯的擴充軍備、宣傳和誹謗行動。
文章稱,2018年4月14日美國、英國和法國聯合對敘利亞進行的巡航導彈空襲意味著一種嚴重且難以預測的國際局勢,而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民眾卻幾乎都沒有覺察到這一點。由敘利亞領導人招進來作為在國際法方面合法的盟友的俄羅斯軍隊給敘利亞帶來危險,即受到來自周邊3個國家有可能失控的導彈或炸彈的攻擊。儘管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已經恢復運作,但是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趨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永久結構性合作」框架內的歐盟逐步軍事化,且毫不掩飾地提及臆想中的俄羅斯威脅。這也對北歐的軍事戰略有影響。
資料圖片:北約快速反應部隊軍演資料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挑釁性的演習
這一發展趨勢在波羅的海及周圍的國家清晰可見。北約演習的數量急劇增加,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向莫斯科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刺耳。在3個波羅的海國家的支持下,波蘭政府請求華盛頓在波蘭東部部署一個美軍裝甲師,波蘭承擔費用。在(還)不是北約成員國的芬蘭和瑞典,也時而聽到一些通常將俄羅斯妖魔化的言論。另一方面,瑞典和芬蘭的高級軍官和資產階級政黨(並不那麼激進),正在加大對於加入北約、增強軍備以及斯德哥爾摩與赫爾辛基之間軍工產業領域強制合作的壓力。7月9日,兩國國防部長簽署了一項關於在和平時期、危機期間以及戰時合作準則的備忘錄。
文章稱,這些呼籲和措施並非沒有效果。因此由社會民主黨和綠黨領導的瑞典政府正發出信號,這些黨都要求增加110億瑞典克朗的軍事預算。政府承諾在今後4年內提高50億克朗(約合5億歐元)的軍事預算。2016年,非軍事化的哥特蘭島再次成為部隊駐地。這是一種象徵性的、但是又具有示範性的防衛姿態。不過瑞典政府所採取的上述措施也是在定於9月中旬舉行的議會選舉的背景下進行的,目前社會民主黨人正處於極為弱勢的境地,他們不得不擔心他們作為執政黨的傳統角色。
近十年來,北約一直在東歐進行陸上、海上和空中演習。這些演習正以更廣泛的方式將瑞典和芬蘭的武裝部隊納入其中,同時使用兩國的領土。2017年9月,在瑞典領導下,在波羅的海地區進行了一次演習,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瑞典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陸空行動,該演習也是為期3周的北約演習的一部分。有1.9萬名瑞典士兵參加了這次軍演,另外還有幾千名來自美國、芬蘭、丹麥、挪威以及其他北約國家的士兵,德國的媒體對此幾乎隻字未提。與此同時,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武裝力量在它們的西部軍區舉行了一次為期10天、代號為「西方-2017」的軍演。而德國媒體對俄白的軍演卻異常興奮。它們用轟動的標題大肆渲染來自東方的威脅。羅斯托克出版的《波羅的海報》2017年10月9日頭版頭條的標題是《俄羅斯大規模軍演令波羅的海感到恐懼——大規模的部隊調動及缺乏透明度》。
資料圖片:北約「冰冷反應」軍演中的CV90步戰車。(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稱,今年6月初,北約決定採取行動,以便在發生危機的情況下,在30天內重新部署另外3萬名士兵以及相關軍事裝備。向東擴建公路和橋樑,以便提高「坦克的適用性」。與此同時,西方軍事聯盟在波蘭和波羅的海進行了代號為「軍刀出擊」的演習,有來自19個國家的1.8萬名士兵參加。陸地行動得到內容廣泛的年度海軍演習的側翼支持:在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海岸線上,共集結了43艘艦船、60架戰機和將近5000名來自22個國家的士兵。
北約成員國及其夥伴芬蘭和瑞典在已經部署的驅逐艦、護衛艦及潛艇數量方面比俄羅斯多出大約5到15倍。這清楚地表明,從軍事戰略角度看,波羅的海(不同於過去的冷戰期間)事實上已成為由北約主導的內海。鑒於北極日益增長的戰略重要性,現在俄羅斯對其北方艦隊、黑海艦隊以及太平洋艦隊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波羅的海艦隊,後者日漸減少的作用正得到俄羅斯陸軍及空軍的明顯補償。
資料圖片:參加北約軍演的捷克陸軍士兵。
「親北約」傾向明顯
文章稱,特朗普不穩定的外交政策引起了聯盟夥伴的不安,以及對美國在北約內部的領導作用的懷疑。他提出各成員國的軍事預算必須占各自國內生產總值2%的要求,而且具有約束力,儘管德國和法國有各種這樣那樣的困惑,但還是心甘情願地接受了。這符合它們在全球範圍內謀求更強大的軍事地位的野心。只要是針對俄羅斯,「跨大西洋的團結」仍然被召喚。6月底,《明星》畫刊刊登了對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的一則訪談。在訪談中,這位挪威前首相強調:「歐洲的安全現在依舊依賴美國。」
文章稱,儘管情況與巴黎或柏林不同,芬蘭和瑞典的政治及軍事精英們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況。那裡的媒體將全部火力對準俄羅斯,更主要的是對準普京,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他的頭上,要他對所有的失敗、不端行為和犯罪負責,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緊張局勢到2014年7月擊落馬航MH17客機,從在西方開展間諜活動到在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從使用神經毒劑攻擊俄前特工到發動網路攻擊。上述指責無論屬實,還是造謠中傷,對俄羅斯的惡魔化縛住了許多斯堪的納維亞人。瑞典贊成加入北約的比例首次達到43%的相對多數,而持拒絕態度的受訪者才38%。在芬蘭,大約55%至60%的絕大多數人仍然不認為必須加入北約。
文章稱,在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後,北約和歐盟實施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其他波羅的海國家遵循。今年3月份,前俄羅斯特工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及其女兒在英國索爾茲伯里遭到神經毒劑攻擊,隨後英國對俄採取了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制裁,其他北約和歐盟國家也都緊跟。西方展示了團結,在英國政府的要求下,採取一致的行動,總共驅逐140名俄羅斯使館人員。而北歐國家反應謹慎,僅各驅逐一名俄外交官。
文章認為,自2014年以來對俄羅斯實施的非常痛苦的經濟制裁併沒有讓莫斯科的外交路線發生任何變化。相反,俄羅斯的反措施卻對歐盟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這主要涉及德國、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義大利。由於俄羅斯的對外貿易現在更加面向亞洲,因此上述國家失去了它們在俄羅斯的銷售市場。
資料圖片:俄軍「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西方核戰略的一部分
所有北歐的北約成員都明確地將自己視為美國核保護傘的戰略受益者。在正式宣布不參與軍事聯盟的國家芬蘭和瑞典,卻沒有正式說明這一點,而更多的是一種默認。這種接受還體現在或多或少地和北約共同大聲譴責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可能配備有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美國在波蘭(雷澤沃)和羅馬尼亞部署反導系統,目的在於削弱俄羅斯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從而打破兩個核大國之間的核僵局,但是對此的批評無論在赫爾辛基,還是在斯德哥爾摩都聽不到。
文章稱,2017年7月7日,122個聯合國成員國通過了「禁止所有核武器公約」,瑞典政府內部在討論該條約時發生了根本性爭議。社會民主黨外交大臣瑪戈特·瓦爾斯特倫是締結該國際條約並且力主迅速批准之關鍵的發起人之一。她得到了漢斯·布利克斯的支持,後者長期擔任總部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1981年至1997年),該組織致力於通過監督措施防止核能用于軍事目的。去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一項批評美國和北約的詳細理由中主張立即接受該公約。基於該國軍事領導層的強烈反對,同是社會民主黨人的國防大臣彼得·胡爾特奎斯特「暫時」拒絕立即批准該公約。
該公約很有可能不會得到批准。北約針對俄羅斯的核戰略利益,另外考慮到西方在核問題以及在俄羅斯問題上所採用的雙重標準,瑞典外交大臣在實現其項目方面可能將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
2014年6月17日,英國皇家空軍颱風戰機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了俄軍多架軍機,包括兩架蘇27SK戰機、一架加掛空艦導彈的圖22M3轟炸機、一架A-50預警機和一架安26運輸機。圖為颱風與蘇27編隊飛行。
圖為2014年11月,挪威空軍F-16戰機在波羅的海上空 攔截俄軍蘇34戰機,雙方飛行員還互打手勢問候。
圖為北約多國空軍在2014年上半年向波羅的海地區派遣戰機統計表。可看出北約已經做好了長期與俄對峙的準備。
圖為2014年11月 ,挪威空軍F-16戰機攔截俄軍圖95轟炸機。
圖為2014年11月 北約軍機拍攝的俄空軍一架伊爾78加油機正為圖95轟炸機進行空中加油。
圖為2014年11月 葡萄牙空軍F-16和加拿大空軍CF-18在波羅的海上空進行空戰演習。
除了看對峙現場照片外,我們再梳理下雙方的軍力部署情況,圖為北約與俄羅斯雙方在歐洲的軍事基地分布圖,圖中還包括了雙方核武器的部署情況。
本圖展示了北約幾個東歐成員國與俄羅斯的常規軍力對比情況。
圖為2014年11月,俄空降兵BMD空降戰車與塞爾維亞軍隊進行聯合演習。
圖為2014年11月,俄陸軍米-8直升機在與塞爾維亞聯合軍演中齊射火箭彈。
圖為2014年11月的聯合軍演中,俄空軍伊爾76運輸機空投BMD空降戰車的瞬間。
進入2015年之後,雙方的軍事對峙持續升溫,圖為2015年1月下旬 俄西部軍區獨立工兵旅的訓練照,照片中的工兵正在進行排雷作業,而BTR-80A裝甲車則伴隨保護。
圖為2015年1月,俄羅斯圖拉,俄羅斯軍方在當地測試了最新型的BTR-MD「貝殼」空降履帶式裝甲車。
圖為2015年2月初 美軍駐歐洲第2騎兵團在立陶宛與立陶宛「鐵狼旅」進行聯合軍事訓練 。
圖為2015年2月初 ,美駐歐洲第2騎兵團步兵乘坐立陶宛「鐵狼旅」M113運兵車進行聯合軍事訓練。
圖為2015年2月10日,波蘭空軍米格29與義大利空軍颱風戰機在波羅的海上空地區進行聯合巡邏。
圖為2015年2月10日,波蘭空軍米格29與義大利空軍颱風戰機在波羅的海地區進行聯合巡邏。
圖為2015年2月初,隸屬於俄陸軍最精銳的第四近衛坦克師的T-80坦克部隊進行實彈演習。
圖為2015年2月初,俄第四近衛坦克師T-80坦克進行拉練演習。
2015年2月24日,愛沙尼亞在俄愛邊境小鎮納爾瓦舉行獨立日閱兵,美軍攜140多件北約軍事裝備首次參加閱兵,閱兵式距離俄羅斯僅有一河之隔。圖為參加閱兵的美軍斯特賴克 步兵戰車。
圖為參加閱兵的愛沙尼亞陸軍CV-90裝甲車縱隊,這個東歐小國近年來已基本完成了由蘇式裝備向北約制式裝備的換裝工作。
圖為身穿雪地偽裝服參加閱兵的愛沙尼亞陸軍士兵方陣。
圖為身穿林地數碼迷彩服的愛沙尼亞陸軍機槍手方陣。
就在同一天,俄軍也在多個地區進行了「禮尚往來」的行動,圖為2015年2月24日夜,加里寧格勒軍區炮兵部隊開炮慶祝「祖國保衛者」日。
圖為2015年2月24日夜,加里寧格勒軍區炮兵開炮慶祝「祖國保衛者」日。
2015年3月6日,北約國家代號「2015-大西洋決心」實戰軍演在拉脫維亞境內開始,該國與俄羅斯是鄰國。演習還是由美軍主導,東道主拉脫維亞派兵進行支援。圖為拉脫維亞陸軍士兵與美軍步兵協同演習。
2015年3月6日, 一輛參演的美軍斯特賴克裝甲車高速通過泥濘道路時,濺起高高的水花。
2015年3月6日,參演的美軍狙擊手分隊從斯特賴克戰車中走出,準備進行狙擊演習。
除了常規軍力的較量外,雙方的「長線較量」也在繼續,圖為2011年9月公布的一張北約東歐反導系統分布示意圖,雖然當時圖中特意將俄羅斯劃入了「北約夥伴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個系統針對的真正目標正是俄羅斯,而非伊朗。
按照北約的規劃,2015年,位於羅馬尼亞境內的陸基型宙斯盾攔截系統基地將正式投入使用,這無疑會對俄羅斯的戰略導彈部隊構成較大威脅。圖為陸基型宙斯盾攔截系統設想圖。
針對已修到家門口的北約反導系統,俄羅斯亮出的撒手鐧就是其位於波羅的海三國之間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由於地處戰略要衝,加里寧格勒從蘇聯時代起就已經是一個經過高度「軍事重裝化」的地區,直到今天的俄羅斯也是如此,其武器部署密度仍是目前歐洲最高的。在這個總面積僅有22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內設有2座空軍基地和一座海軍基地,俄海軍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也設在這裡。圖中紅圈為部署在加里寧格勒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射程示意圖(此圈按出口型280千米的射程所畫)。
圖為2015年2月27日,位於加里寧格勒的俄軍遠程預警雷達站外景照片。
※印媒「艷羨」中國高等教育崛起:這些經驗印度政府了解一下
※外媒稱世界盃打破外界對俄偏見:俄羅斯並不「可怕」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