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二十多萬明軍,一次全軍覆沒,一次大獲全勝,區別在哪裡?
力挽狂瀾的北京保衛戰
五十一歲的于謙站在西直門城頭,望著北京城下黑壓壓列陣的蒙古大軍,在這一刻,他不會知道自己身後的歷史會如何寫就,更不會想到,他年僅十二歲所作的那首《石灰吟》,會成為自己一身最好的註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此時的時間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一日,距離明京師保衛戰,還有兩天。
自從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來,北京還沒有遭受過如此大軍壓境的戰爭威脅,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到了經受考驗的時刻,在徐有貞們吵吵嚷嚷的遷都主張終於被否定後,舞台都留給了于謙。
難得也先相當配合的給了于謙五十多天的準備時間,得以在各方面做好了戰備工作。打仗打得就是後勤,從土木之變京師戒嚴後的不到十萬老弱殘兵,到瓦剌兵臨城下時,城內已集結了22萬軍隊,且刃甲齊全,糧草充足,連軍餉皆已預支半年,使得軍心大振。
北京城高防堅,城內有糧有兵,又有各地勤王部隊源源不斷往京師開來,而對手瓦剌強於野戰,弱於攻城,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較為穩妥的做法是堅守城池以待援軍,到時裡應外合,不愁瓦剌不破。
但于謙選擇的戰法是背城列陣,以攻為守,並且下令關閉城門,以示背城死戰的決心。不得不說,于謙這步棋走得是有點冒險的,萬一明軍在城下被瓦剌擊敗乃至崩潰,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畢竟明軍的精銳主力剛剛在土木堡被消滅掉,京師三大營幾乎一掃而空。
但于謙對明軍有絕對的信心,他作為明軍最高統帥,親自披甲,對諸軍曉以忠義,進一步提升了軍隊的戰力。到這份上,哪怕原先信念不堅定的一些人,也不得不拚死一戰了。
于謙並非未留後手,距北京最近的宣府總兵楊洪已率兩萬精兵、遼東副總兵焦禮、施聚帥率三萬人馬已日夜兼程趕往北京,其中楊洪這路兵馬,將在隨後給予瓦剌重大打擊。
十月十三日,北京保衛戰正式開始。
攻不破的北京
明成祖朱棣對北京進行了大規模修建後,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為便於防禦,城門由十一門改為九門,又將城牆南移,在城牆內外都包磚,到了正統元年(1436年)又下詔修建北京九門城樓、瓮城、角樓。北京城牆基寬達24米,牆高14米左右,作為首都,北京城的防禦無疑是頂級的,也先面對的是一座全副武裝的宏偉城池。
對也先來說,他進攻北京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了,也就是俘獲英宗後立即進軍北京,由於種種原因,他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詳細內容可以參見我前面的文章,現在他再想要攻下北京,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面對全面設防的北京,也先此時的勝率至多只有四成,原因有四:
一、明軍在於謙率領下已做好戰備工作,包括兵力、軍器、城防、糧餉等已全數到位。
二、瓦剌軍長於野戰,攻城雖然並非不會,但非其強項,前面面對一個僅有萬餘士兵把守的紫荊關,都打了四天才打下,而北京城和紫荊關不是一個量級的防禦,面對河寬城堅的北京,也先辦法不多。
三、實力的此消彼長,瓦剌軍攻下紫荊關後,經過兩天急行軍兩百多公里趕到北京城下,已是人馬疲乏,加上前面劫掠所得甚多,軍隊戰意已明顯下降,明軍以逸待勞並且士氣高漲,已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兩相比較,實力已發生了變化。
最關鍵的一點,現在的明軍人數已達到二十二萬,已遠遠超過了瓦剌軍。
上述這些還是在沒有考慮各地勤王部隊的情況下做出的分析,勤王大軍還在源源不斷開來,最近的宣府和遼東的軍隊在四到五天內即將到達,到時候恐怕也先想全身而退都會是痴人說夢,如果考慮到這些因素,也先的勝率恐怕三成都不到。
也就是說,考慮到不斷靠近的勤王大軍,從也先到達北京城下的十月十一日算起,他只有不到五天的時間來攻克北京,否則就將後路被斷,北歸無門。
也先來到城下後,並沒有馬上發動攻擊,還是想著利用英宗來講和達到目標,但明廷沒有上當,這樣又拖延了兩日,直到十月十三日,瓦剌軍才發動攻擊。也就是說,留給也先攻城的時間只有不到三天,三天攻不下,必須撤退。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顯然是攻不破的。
勇猛的孫鏜
瓦剌首先派出小股人馬試探進攻德勝門,遭遇埋伏在門外空房伏兵的火器打擊後撤出,隨即集結主力全力進攻西直門,守衛西直門的將領是孫鏜,孫鏜其人,一生經歷也算傳奇,數次因事獲罪幾死,都奇蹟般地起死回生,最後以七十九歲高齡得以善終並被追封為公爵,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在北京保衛戰中,孫鏜還剛剛通過賄賂太監金英被晉陞為右都督。
戰場上,孫鏜確實是一名勇將,他時年已五十一歲,已到了知天命之年,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軍團,一馬當先,甚至手刃瓦剌前鋒數人,瓦剌軍見其勇猛,佯裝退卻,孫鏜立功心切,逐漸被引入了包圍圈,陷入了重重包圍,他且戰且退,終於又退到了西直門下。
《明實錄》:都督孫鏜與虜戰於西直門外,斬其先鋒數人,虜稍卻。鏜逐之,虜益兵圍鏜,鏜力戰。
退到城下的孫鏜已是強弩之末,想要退入城中,但守城官程信已得到于謙嚴令,堅決不開城門,只是在城上射箭發炮給孫鏜以協助,到此地步,孫鏜只得抱著必死之決心繼續戰鬥,終於撐到了毛福壽和高禮率兵前來救援,瓦剌見久攻不克,明軍援兵已到,只得退兵,瓦剌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沒有獲得成功。
孫鏜墓
自亂陣腳的報效內官
十月十四日,瓦剌軍改變了進攻方向,變為從彰義門進攻,王敬、武興率軍在門前列陣迎戰。明軍的陣列是以神銃列於第一排,後排放置弓箭手與近戰步兵,最後排是以報效內官為主的數百騎兵。報效內官是宮中願意主動作為軍事力量出戰的太監,在北京保衛戰期間,由於兵力短缺,選兵大大放寬了標準,報效內官得以在軍中效力。
明軍的陣列還是比較講究的,神銃第一輪齊射後,弓箭手射出第二輪箭雨,此刻瓦剌的騎兵在經受兩輪打擊後,陣型已經散亂,同時還要在衝擊過程中始終承受城牆上弓箭與火炮的打擊,更是戰意大減。
明軍戰術果然奏效,瓦剌軍受到不停轟擊後,開始後退。但這時後排的報效內官騎兵隊壞了事,也許是為了殺敵,也許是為了搶功,騎兵不聽號令就躍馬而出,畢竟是臨時徵召的部隊,與正規軍的軍紀無法相比。
這正中瓦剌軍下懷,蒙古兵乘勢殺回,兩軍短兵相接時,遠程武器都沒了用武之地,在瓦剌騎兵的衝擊下,明軍陣型大亂,被一路殺回門口土城之下,連都督武興也中箭而死。
這時,城牆上的弓箭大炮已成擺設,若是瓦剌軍乘勢攻破大門衝進城內,後果將不堪設想,在此緊要關頭,王竑與毛福壽率軍來援,其餘明軍也紛紛向彰義門集結,死戰之下,這才終於擊退了瓦剌軍。
到了十五日,瓦剌軍已在城下與明軍相持近五天,卻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軍心開始沮喪,又見勤王軍將至,再呆下去,只怕城打不下來,自己都要死在城下,也先終於決定退軍。
北京保衛戰,瓦剌僅僅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攻擊,就草草收兵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明軍戰鬥力超出想像,又有擔心後路被切斷,乃至還有怕損失太大,回去後無力維持對蒙古高原的統治等等。
事實上在北京保衛戰中,城下戰死的蒙軍人數並沒有太多,根據捉到的俘虜供稱,大致在萬人左右,更多的蒙軍是死於明軍的追擊。還有一個事實就是,蒙古軍並非全是瓦剌本部軍隊,它事實上是一個聯軍,其中還包括了東蒙古的韃靼部、兀良哈三衛部、還有哈密、女真等僕從軍隊。至於為何成分這麼複雜,可以參見我另一篇文章《生擒明英宗的瓦剌太師也先,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其實上面一直沒有提到的,是在北京保衛戰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就是前面兵敗被下獄,後又被于謙保舉重新起用的石亨。
石亨在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簡直可以說是神級,連瓦剌勇士都稱其為「石亨爺爺」,文章篇幅所限,石亨的精彩表現,連同北京保衛戰的下半部分,在下一篇文章中小院再來作仔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