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近代兵法理論家,他說,打仗只服主席和粟裕
說起中國近代兵法理論家,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可不提:郭化若。
郭化若,1904年8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世代詩書傳家,但到了他這一代,家世已經破落。
憑著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一手龍飛鳳舞的書法,郭化若一度以賣字為生。
18歲那年,郭化若離家赴汕頭、廣州謀職,當過潮汕公路測量局的測量員、桂軍警備司令部的書記(文書),並於1925年秋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編入炮科,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軍校期間,郭化若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第二次東征,表現搶眼,蔣介石曾兩度下令調他去當秘書。
可是,郭化若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兩次均以「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為託詞,堅決回絕。
軍校畢業後,郭化若留校任炮兵第二隊代理隊長。
1926年,郭化若參加北伐戰爭,任北伐軍某部炮兵連連長。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成立後,郭化若任該校炮兵大隊第二隊隊長。
1927年9月,郭化若在廣東大埔縣三河壩參加南昌起義部隊。
大革命失敗後,1927年11月,郭化若赴蘇聯入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9年回國,赴閩西參加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4軍。
在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中,郭化若始終在方面軍作戰指揮核心機構任職,參與進行了大量組織實施工作,深得毛澤東、朱德的器重。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反「圍剿」通令為郭化若所親筆起草,他在毛澤東「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基礎上,提出了游擊戰的十項法則:「擾敵、堵敵、截敵、襲敵、誘敵、毒敵、捉敵、偵敵、餓敵、盲敵」。
毛澤東看了,讚不絕口,扭頭對身邊的朱德說,「不愧是我們的秀才啊!論能力,幹個師長沒有問題。」
長徵到陝北後,郭化若任西北紅軍大學訓練處處長,抗日紅軍大學第三科訓練處處長,耳提面命地接受毛澤東的指揮和教育,撰寫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爭戰術的基本方針》、《軍事辯證法》、《八路軍軍事理論》等著述,毛澤東多次讚譽他「是一位難得的軍事高參」。
1939年1月至1940年2月,中央軍委在延安抗日軍政次學開辦了第一期參謀訓練隊,毛澤東特派郭化若主授「戰略學」課程,他對那些希望由他來主授「戰略學」課的訓練班負責人說:「你們放心,郭化若授得和我差不多甚至超過我!」
1939年年底,郭化若寫出了約4萬多字的《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得到毛澤東的充分肯定,並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專門講演。
郭化若因為這一篇軍事論文而名聲大噪。有一次,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在毛澤東住所對郭化若說:「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寫《孫子》文章的郭化若何許人也?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答:他是我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他和郭沫若先生沒有親戚關係,但他在我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學上的地位相當。」
從此以後,郭化若的名字就與《孫子兵法》緊緊聯繫在一起,不斷有關於《孫子兵法》研究的新作問世,如白話文翻譯的《孫子兵法》、《新編今譯孫子兵法》等等。
毛澤東由衷讚歎說:「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新中國成立後,郭化若曾任華東公安部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授中將軍銜。
1958年,全軍正式開展編寫戰史工作。南京軍區(華東軍區)的戰史編寫工作由郭化若負責。
郭化若平生最為敬仰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毛澤東,另一個是我國開國大將將首粟裕。
上海著名侗族作家侗楓曾專門採訪郭化若,讓他談談侗族將軍粟裕的看法。
郭老將軍是這樣說的:「首先,粟裕同志是在華東地區,這個特殊戰場成長起來的的一代名將,是我們黨自己造就出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舉世聞名的軍事家。如果,粟裕同志當年跟著主力紅軍長征了,他的聰明才智,同樣能夠得到發揮,但是,那就不是現在的粟裕,更不是代表整個華東部隊的粟裕了。這就是說,我所說的粟裕,不僅僅指他個人,而是指我們整 個華東部隊。粟裕最能代表我們整個華東部隊。第一,是他從未離開過華東戰場;第二,華東部隊的所有變革與重大勝利都與他密切相關。
「同時,我要說說陳毅與粟裕。由於工作需要,陳、粟之間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三年解放戰爭而言,陳、粟始終在一起只有11個半月,大部分時間不在一起 ,特別是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陳總在中野,即二野工作。當然,陳總在政治工作上輔助鄧小平同志,在軍事工作上輔助劉司令員,都有突出成就,特別是在解決、促進高層團結方面,功不可沒!
「粟司令也率領我們華東部隊為新中國的誕生創造了奇蹟。首先是1944年12月主動請纓,率部渡江南進,組建蘇浙軍區,在浙江天目山地區,進行三次大規模的自衛反擊戰,共殲頑軍 13000餘人,沉重地打擊了頑軍。這一仗的奇蹟,不在於彈藥極其中缺乏,指戰員每天只能吃上一頓稀飯的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打了大勝仗,而在於通過這一仗,我華東部隊在全國 各戰區,率先完成了從游擊戰到大兵團運動戰的轉變,為解放戰爭中的全面大打,作好了思想上、戰略上、戰術上的準備。
「第二,全面內戰爆發後,1946年6月下旬,首先提出先在內線殲敵,再行出擊的建議,為中央採納後,也就演變為戰略防禦階段內線殲敵的戰略方針。這就是7、8月 間的蘇中戰役,即七戰七捷,我軍不足3萬,敵軍有12萬之眾,殲敵53000餘人,占正面進攻之敵總兵力百分之四十四,是我軍參戰人數的1.8倍。這也是我軍在國內革命以來,第一 次殲敵5萬人以上。
「第三,隨著戰局的發展和打大仗的需要,建議山東、華中兩個野戰軍統一指揮。1946年10月15日,黨中央、毛主席、中央軍委批准了兩野戰軍合併成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譚震林任副政委。毛澤東主席兩度明確電示:兩軍會合後,『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商定,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在正司令在位的情況 下,賦予副司令戰役指揮權,不僅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是唯一的,在古今中外的軍史、戰史上也是罕見的。然而,在華東這個特殊的戰場上,在華野這支特殊的隊伍中,這種特殊的 班子搭配,奇蹟般地成了我黨我軍最為成功的樣板。從此,我華東部隊,在陳毅的領導下,在粟裕的指揮下,連戰告捷!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在宿北殲敵2萬餘人,是我軍第一次一戰全殲敵3個旅。1947年1月2日至20日,在魯南殲敵5.3萬餘人,創我軍一次戰役全殲敵2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的先例。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在萊蕪殲敵5.6萬餘人,奏捷 之速、殲敵之眾、付出代價之小,都創造了全國戰場的空前紀錄。特別是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孟良崮,全殲敵王牌軍七十四整編師,震撼了國內外,連毛澤東在一年後還對粟 說:世界有二個人沒有想到殲滅74師,第一是蔣介石,第二是我毛澤東。」
※夏侯惇眼睛怎麼瞎的?他最後怎麼死的?
※揭秘三國時代十大英年早逝的武將 誰死得最早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