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上海留給寫書人出版人買書人的閃亮日子

那些年,上海留給寫書人出版人買書人的閃亮日子

上海全民閱讀的渴望和努力的腳步,幾乎伴隨著整個改革開放40年。歲月間,整整一代人跟著書展成長起來,書籍的溫暖和書迷的故事,成為上海文化內涵中無比珍貴的部分

■首屆上海書展 2004年 7月 2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除兩屆舉辦地選擇上海世貿商城以外,15年書香綿延,上海展覽中心見證了上海書展從當初的區域性展會,成長為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和全民閱讀活動示範平台

■本報記者 黃啟哲

盛夏的上海書展總有烈日雷雨相伴,從2004年首屆上海書展算起,這個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有風聲、雨聲、讀書聲相伴,整整走到第15個年頭。可在老一輩的文化人和上海讀者心裡,以活動推進全民閱讀的傳統,其實已經延續了37年。

從1981年解決賣書買書供需不平衡的「上海書市」,到以「文匯書展」為代表的一系列細分型書展書市,最終在 2004年形成了「上海書展」這樣一個彙集全國優質出版機構與圖書、吸引海內外一流作家學者、惠及長三角普通讀者,引領全國出版風向的品牌文化盛事。「上海書展」走過15年,這項圍繞書與閱讀所展開的嘉年華,也從單純的挑書買書、尋找選題、直面市場,到如今成為思想激蕩的城市文化客廳。可以說,「上海書展」的精神品格與品牌價值由這座城市與它的讀者共同塑造,這座城市與它的讀者的文化海拔也由上海書展標定。

翻開「上海書展」這本書,徐徐呈現的是中國出版業這數十年來湧現的名家好書掠影;是一座城市建設書香社會、引領全民品質閱讀所走過的紮實腳印;是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進程中越發清晰的城市文脈;是留存在每一位出版人、寫書人與讀書人心中親切溫暖的人文記憶。

從上海書市到文匯書展,從供需解渴到澆灌

改革開放伊始,出版界百廢待興,廣大讀者更是久旱逢甘霖。1977年數理化自學叢書掀起高考自學熱,次年集全國出版印刷力量重版的35種中外文學著作引發通宵購書狂潮。滬上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書店隨之興起。

然而囿於書店規模,讀者要買全喜歡的書,往往要跑上幾家甚至十幾家書店。1981年舉辦的上海書市,在書展策展人汪耀華看來,是「在圖書供需矛盾積累到難以協調之後引發的一種解渴療法」。

1981年 9月 2日開始的上海書市持續了足足半個月,吸引24萬讀者,圖書銷售量超過300多萬冊。這個數據放在今天,仍令人振奮。除了彙集上海本地的出版資源與專業書店,書市還特別闢出省版圖書銷售館直接激活了讀者多樣化選擇的迫切需求。新華書店也從中看到商機,兩年後成立省版門市部,100多家出版社、6000多種出版物的規模在全國領先。

隨著人們文化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單純的圖書展銷已不能滿足讀者。1986年 3月初,春寒料峭,工人文化宮外的購票隊伍繞了整整一圈。這是文匯報聯合上海多家出版機構、書店舉辦的首屆「文匯書展」首日開放售票的情景。

當時的「文匯書展」在銷售基礎上舉辦讀書輔導講座的模式,初具當代書展的雛形。藉由講座,無論經典還是最新譯作,文史社科類圖書成為絕對的主角。

「如書中全新的觀念能被證明站得住腳,它會是迄今為止成就最高的一部文學史。」1996年的文匯書展,章培恆攜當年由他和駱玉明新著的新編《中國文學史》與讀者見面,一席擲地有聲的話令聞者肅然,而這本新書也成為書展暢銷書,旋即在學界與市場引發強烈反響。時間證明,講座中學人並非「自誇」,他們從人性發展視角對中國文學史的梳理,影響了此後學界的文學史研究。

「文匯書展」引領了滬上的一股書展熱:隨後,古籍書展、全國大學書展、全國少兒書展等相繼推出,進一步細分市場,針對不同讀者群搭建起買書、讀書的平台。從書市到書展,體現了圖書展銷活動功能的變化與升級,也反映出城市文化發展進程中,人們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

從展銷會升級為出版標杆平台

進入新千年,互聯網的興起,一度讓紙質書夕陽西下的論調甚囂塵上。但是「上海書展」卻逆勢而上,開啟了這座城市的盛夏讀書時光,平台影響力也持續爆發,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寫書人、出版人、讀書人。首屆「上海書展」就集納了來自全國24個省市的124家參展單位的優質圖書。

2008年的上海書展迎來一位特殊的簽售人——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18人之一、彼時小崗村村委會副主任關友江。而他簽售的,正是講述這段拉開農村改革序幕的小說 《美麗的村莊》。簽售延續了一個多小時意猶未盡,是普通民眾對改革開放記憶的樸素情感,更得益於書展首度為主賓省設立的安徽出版館讓「徽文化」強勢亮相。2008年起上海書展設立主賓省,安徽、江蘇、浙江成為前三位「座上賓」。十年走過,通過簽署 《關於共同推動長三角區域出版和版權發展的框架協議》,在建設長三角出版高地的征途上,大家攜手共進。

過去的「圖書大賣場」顯然無法與網路的海量信息相競爭,所以 「引領有態度、有品質、有價值的閱讀」成為「上海書展」的孜孜以求。逐步告別大數據,書展影響力無須以出版社或參展圖書數量來標定,自2010年起至今,500餘家出版社與15萬餘種圖書經過沉澱與提純,淺層次、純娛樂、博眼球的圖書淡出書展視野,主題出版、學術出版、傳統文化、社科人文等書籍成為書展的硬通貨。正是這樣的堅守,令「上海書展」自2011年起正式升級為國家級書展,成為為全國出版業賦能、推廣全民閱讀的標杆性平台。

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說,出版社每年都會選擇一批年輕編輯參展。昔日里埋頭案牘的編輯不得不把內向羞澀放在一邊,為自己精心編纂的典籍張開口、揮起手。而上海讀者的青眼相待,或許是他們最幸福、最振奮的時刻——在文化選擇越發多樣的今天,仍有許多人願意靜下心來,與古人對話,尋找中國人的精神原鄉。從《五代史》到《魏書》《南齊書》的修訂本,再到今年亮相書展的《宋書》,中華書局出版的經典品牌 「點校本二十四史」每次都在書展備受關注。也就難怪這些常年與古人打交道的年輕人,在回京的火車上,就迫不及待地寫下書展感言——來一遭上海書展,提氣。

潤養都市心靈,文化記憶匯入城市文脈

好書遇見好平台,方能覓得知音,潛入人心潤物無聲。15年,上海書展成為出版人、寫書人與讀書人的心安之處。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王為松難忘這樣一幕:暴雨傾盆的天氣,出版家沈昌文卷著褲管,在擁擠潮濕的展館裡笑眯眯地迎面走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闞寧輝心心念念的這樣的問候:《泰晤士報》連續多年在版面上向上海書展致敬。海豚出版社原社長俞曉群感慨,陳子善、毛尖這樣的文化學者奔忙在一場場閱讀推廣活動,為讀者架構起一座座通往精神深處的橋樑。

在這裡,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用90分鐘簽出1200本作品;已故諾獎得主奈保爾度過了他的82歲大壽;英國作家傑夫·戴爾和萊布雷希特與上海作協同行切磋過乒乓球,《雲圖》作者、英國作家大衛·米切爾把書展期間的上海見聞寫進了小說《骨鍾》……藉由「上海國際文學周」這樣的品牌活動,每一個書展期間上演的故事各有精彩,卻都因為愛書的初心而殊途同歸。

打傘排長隊,有時候遮陽,有時候遮雨。2005年現場的手推車買書,演變成如今服務處堆成小山的快遞包裹。捧書品讀是私人的,感受文化浸潤卻需要「在場」。一頭扎進愛書的人群,摸一摸書頁,嗅一嗅書香。這是對好書的至高禮遇。

為參與一場文化盛事,所有的等待與徜徉,都是值得。而三十多年來,所有的思想激蕩與讀書人、愛書人的記憶掠影,最終都將匯入這一條屬於上海的城市文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風中的承諾|他們時刻都在準備著!
特朗普將出手「阻擊」合法移民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