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升」為創造!2018款MacBook Pro深度體驗

「升」為創造!2018款MacBook Pro深度體驗

當全世界都以你為敵,這恰恰證明了你的強大

此話用在當下蘋果全系列產品上也毫不違和,幾乎所有競爭對手在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時,都會拉上蘋果來一較高下,也確實有不少產品真能與之一戰。

但這也充分說明一件事:無論有多少你爭我搶,MacBook依然是一直被追趕的領頭羊,此前蘋果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悄然升級了MacBook Pro系列,其實對於一個非常成熟的產品線來說,一次常規的硬體升級或許並不需要大張旗鼓,而只是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揚其專業精神即可,那麼,下面我們就用最新的2018款13英寸MacBook Pro作主角,從創造價值的角度來解讀,為什麼蘋果在專業領域的「信仰」會如此強大。

拋開信仰,

MacBook有什麼優勢?

在與Fans的交流中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大多數人在Windows筆記本與MacBook,尤其是Pro系列的對比中,只看個標題或價格就會直接選擇站蘋果,但仔細詢問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可見蘋果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確實有玄學意味十足的信仰加成。

不過既然是數碼產品,就一定能找到量化數據來支撐,相對於Windows筆記本來說, MacBook Pro有如下幾個優勢:

在創意開發領域有著深度積累的macOS

如果大家經常看各類影視娛樂節目,不難發現很多平面設計、視頻剪輯師、音樂製作,都會使用MacBook Pro,是它的性能更出色么?在都使用英特爾8代處理器平台的前提下,Windows筆記本其實上限更高,內容創作者之所以會大量依賴於MacBook Pro,核心在於其macOS的積累。

首先要明白的是,作為生產力工具,它的一整套生態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用戶的累積才能鑄成,在還叫OS X的時代,蘋果在這方面就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即便現在的Windows無論在生產效率和UI設計等各個方面,都已算是奮力直追,但內容創作者在入門之初就會「站在前人的肩上」,整個大環境就是基於MacBook Pro和macOS,就以我司幾位不同職能,但都是內容創作者的角度,聽聽他們的觀點吧。

X老師

業內知名產品靜物攝影師,機智貓首席攝影師

大家看到的諸多產品美圖均出自他之手,也是7年的MacBook Pro資深用戶。

這對於像我這種拍片有重度後期習慣的用戶來說,沒有什麼比辛辛苦苦工作半天,結果數據丟失更恐怖的事故了。macOS強大的根源在於穩定。從Windows到macOS,最大的感想就是這麼多年來幾乎從未出現過軟體崩潰、卡死等問題,這種感覺讓我很安心。

Fedrov

視頻剪輯師,4年MacBook Pro用戶

我們發布的很多視頻都是他在MacBook Pro上修剪製作而成。

做視頻的都知道,插件對於我們來說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軟體本身,而macOS對視頻後期軟體插件的支持非常好。除此之外,各款軟體的UI統一度很高,『.AI、.PSD』等文件默認就能直接預覽,提高效率。

小呆

資深編輯

11年macOS使用經驗。

對於文字內容創作來說,很多年前就喜歡上了Keynote和Pages簡練美觀的排版風格,也就順理成章的習慣了MacBook Pro和macOS。因為我自己是晚上寫稿狀態比較好,macOS對我胃口的最大特點,就是長時間不關機也毫無影響,半夜寫到差不多了就Command+S、合蓋、睡覺,第二天到公司翻開屏幕就能立即再次進入工作狀態。這麼多年我也換了3次MacBook Pro,這個使用習慣從未出過問題,也從沒重裝過系統。

除此之外,macOS的版本迭代管理比較嚴謹,也有Homebrew等包管理軟體,而且系統承襲自Unix,這對於程序員來說有點「回娘家」的感覺,系統還自帶Perl、Python等基本軟體,圖像處理、視頻處理、人工智慧等大部分庫對Unix/Linux 的支持更多,所以這些也都是macOS結合高性能的MacBook Pro更能發揮優勢的地方。

嚴謹到「變態」的硬體設計管理

對於專業人員來說,MacBook Pro的系統優勢是一用即懂,無需多言,但蘋果的強迫症還體現在對MacBook Pro的硬體設計上。

我們測試的是2018最新的TouchBar版,事實上它的模具起源自2016年,若是在Windows筆記本行業,這種「老模具」可能早就被罵了,但蘋果一貫的特性就是:不計成本地推出一個足以領先行業數年的設計方案,並使用多年。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套模具的硬體設計依然可以說是業內巔峰水準。

一直被模仿的外觀就不多說了,ACD面均為鋁合金材質一體成型,有傳統的銀色和我們測試的深灰色版,MacBook Pro的「顏值」這麼多年來可以說一直在線,堪稱簡潔科技感的設計翹楚。

真正讓我覺得蘋果在配件供貨、代工工藝上「變態」級嚴謹還得看它的內部。為什麼總有人說隨便拆開哪一款MacBook,內部都是藝術品?這是因為蘋果對設計美感的細節把握,足以讓其他Windows筆記本汗顏:比如在MacBook Pro內部很難看到線材,採用了隱藏式設計,必須裸露在外的排線也用黑色包裹。

為了放置Force Touch觸控板的振動馬達,聚合物電池採用分離式的異型設計,主板也有相應開槽;所有內部介面均採用貼片+螺絲固定;熱管、散熱鰭片、風扇防氧化塗黑,內存、SSD等元件覆蓋黑膜,電池規格標註的文字也是接近黑色,需要通過反光才能辨識。

所以內部是黑色為主、銀色點綴,再加上對稱式設計,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更高的成本和價格上,而這也正是Windows筆記本品牌不敢去輕易嘗試的原因。

除此之外,MacBook Pro已經是全雷靂3介面化,我們測試的TouchBar版左右各有2個雷靂3,全都是40Gbps全速介面,均支持筆記本充電。除此之外,它還保留了3.5mm音頻輸出介面。

很多人會覺得沒有USB Type-A、HDMI等介面會不太方便。不過蘋果的設計思路是,只在其自身的硬體生態里考慮的,自家5K顯示器採用的正是雷靂3,數據傳輸用iCloud、AirDrop隔空投送也能輕鬆搞定,速度一點兒不慢……自成一派不隨他人腳步的行事風格,說實話在整個行業內除了蘋果,應該沒有第二家有這個底氣了吧。

幾乎沒有短板的易用性配置

作為創意生產力工具,在內容送達客戶之前,當然要先過自己這一關。對於攝影、音視頻項目來說,屏幕和揚聲器的表現尤為重要,而這兩者恰恰也是MacBook Pro的強項。

首先是色域覆蓋和色准,2018版MacBook Pro的屏幕支持100% DCI-P3色域覆蓋,作為數字影院中較新的色彩標準,它可以匹配影院級播放的大部分色域,滿足商業電影級的後期需求。而且DCI-P3也同時完全包含了靜態攝影的主流色域sRGB,用它來處理圖像後期就無需擔心色彩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2018版MacBook Pro的色准非常好,DeltaE2000彩色數值僅僅0.4,作為對比,很多頂級Windows筆記本的該數值在2以上,可見MacBook Pro屏幕的色彩表現確實一流。而且它的亮度可超510cd/㎡,均勻性很好,對比度接近1600:1,在整個筆記本領域來看,都是非常高的規格。

揚聲器方面,MacBook Pro系列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2018版MacBook Pro 13最大音量86dB左右,頻響測試里高中低三頻表現都很不錯,強於市面上近9成的Windows筆記本,用它來進行一些音頻方面的工作沒有太大問題,而且預留3.5mm輸出,方案比較多樣化。

鍵盤是第二代蝴蝶鍵帽,此前這一結構設計會因為進灰而導致按鍵失靈的問題。蘋果在2018版MacBook Pro 13的鍵帽基座里,加入了一個硅凝膠膜來防止灰塵進入,從而杜絕了這個問題,同時還降低了鍵盤敲擊噪音。

從程序員的角度來說,它的鍵盤手感是可以通過一段時間適應的,並不會像12英寸的MacBook那麼激進。

硬體性能平均值高,

TouchBar實用性有待提升

TouchBar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功能模塊設計,它的應用意義在於可以讓原本只是固定的功能鍵,按照當前操作需求而變化,比如打字時TouchBar上就會出現對應的文字框;切換到Safari瀏覽器時又會顯示標籤頁、收藏夾;播放視頻時切換為進度條等等……但這些需要觸控才能實現的快捷功能,很多時候並不能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沒有辦法像傳統設計那樣盲操,現階段來看還是科技感大過實用性的設計。

在TouchBar旁邊是Touch ID,可以用於喚醒時解鎖、APP Store購買等功能,這跟iPhone上比較類似,也非常方便。

性能方面,我們拿到的是2018版MacBook Pro 13的旗艦配置,包含TDP 28W的Core i7 8559U處理器、Iris Plus Graphics 655集顯、16GB LPDDR3-2133內存、2TB NVMe SSD,結合macOS High Sierra操作系統,在Adobe系列等專業後期軟體中可以充分發揮性能。

我嘗試用Photoshop將32張索尼A7R III RAW格式風光堆棧處理,相當於要把3GB以上的數據直接丟到內存里進行計算,這對於軟體系統優化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但MacBook Pro 13還是輕鬆搞定,這與它的大內存和飛快的SSD有著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後者,我們測試的讀寫速度都超過了2.5GB/s,可以滿足4K 60p級別的ProRes 422 HQ編碼視頻後期工作,專業性能強大。

當然,13英寸版的MacBook Pro沒有獨立顯卡,不過28W TDP的Core i7 8559U搭載了英特爾最強的Iris Plus系列核顯,若是對顯卡性能要求較高的話,蘋果還推出了Blackmagic eGPU系統,內置AMD Radeon Pro 580圖形處理器,通過雷靂3介面接駁MacBook Pro 13,不僅提供了專業顯卡性能來加速圖形處理流程,提升內容創作效率,而且還有USB3.0 Type-A、HDMI 2.0等擴展輸出功能,同時可以通過85W電力供應為MacBook Pro反向供電,一口氣解決多個問題。

目前關注最多的問題:散熱與性能釋放

在2018版MacBook Pro系列推出後,其實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具爭議的就是在高負載下的散熱策略及隨之帶來的頻率振幅。蘋果單純只以溫度為唯一界定來判斷頻率,在不少考機測試里會遭遇明顯降頻,導致性能震蕩下跌。這個問題在性能上限更高的15英寸端影響較大,因此用戶只能通過各種第三方插件,比如Windows版的英特爾XTU,macOS版的Volta等,以實現對系統控制進行修改,達到更好的性能釋放。

蘋果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很快就提供了補充更新,大幅改善了降頻問題。根據我們的測試來看,頻率波動明顯變小,穩定性進一步增加,「冰箱里用MacBook Pro」也就正式成為過去時。

2018版MacBook Pro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跑分時,性能也不會下降,這也意味著它在中高負載下的續航能力會相對沒有那麼強悍。但作為生產力工具,不插電也能充分釋放性能算是很多專業用戶的剛需了,這個設計沒有問題。

嚴格來說,這次MacBook Pro的升級幅度其實不大,蘋果近年來的產品策略也一直是穩紮穩打之後再大幅跳躍。2018版MacBook Pro是基於成熟模具與設計的產品,在熟練使用macOS操作系統的創意工作者手裡有著很強的實用意義。對於考慮從手裡2015版或更早以前版本升級的用戶來說,改進是相當巨大的,單單是一個DCI-P3全色域覆蓋屏,就已經是筆記本世界的第一水準。再加上蘋果這麼多年以來在專業領域的積累,2018版MacBook Pro雖是常規升級,但依然不失為高水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智貓 的精彩文章:

「最好的郵箱」Gmail終於也爆出了重大隱私安全問題
一加6為什麼這樣「紅」?

TAG:機智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