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為什麼這麼強硬?全靠這個「獨門秘笈」!
今年五月以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後,伊朗就時常成為輿論熱點。近日有報道稱,早前根據伊朗核協議,伊朗擁有的大批高濃度武器級核原料由俄羅斯保存。但如今美國退出,俄羅斯便按伊朗的要求,將這批武器級核原料交還伊朗,不日將抵達伊朗。這是美國政府一直很忌憚的事情。
除開這些新聞外,伊朗本身就是一個自帶話題的國家,比如在遜尼派占絕大多數的伊斯蘭世界裡,伊朗卻是為數不多的什葉派國家。又如,伊朗的政教合一體制,又給他添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伊朗的國家實權掌握在什葉派教士手中,作為教士首領的最高精神領袖,掌握伊朗的軍權和決策權,民選出來的總統,只不過是精神領袖的執行者。
如今,採取政教合一的國家很少,現存的僅有兩個,梵蒂岡和伊朗。梵蒂岡作為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皇、教廷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岡實行政教合一體制倒並不是令人詫異。可是,在伊斯蘭教史上,幾乎沒有一個伊斯蘭政權由教士掌控。而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前,高度世俗化,受西方文明影響很深。可是,在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伊朗卻選擇了看似非常落後的政教合一政體,而且維繫至今,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那麼,為什麼伊朗要選擇政教合一政體?政教合一政體又是為什麼可以在伊朗發展壯大?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我們先來看看,伊朗選擇政教合一政體的臨界點伊朗伊斯蘭革命。
我們知道,伊朗和美國曾有過一段親密關係。不過,隨著海灣石油的開採及重大地位,阿拉伯國家一夜暴富,並且與美國締結聯盟關係。伊朗和阿拉伯國家本有不可調和的地緣政治矛盾,宗教上又是互相對抗的什葉派和遜尼派。在這種局勢下,阿拉伯國家嚴重威脅著伊朗西線。而美伊同盟的核心點是要讓伊朗牽制蘇聯,自然伊朗要承受強大的壓力。而伊朗內部親美的巴列維國王強推「白色革命」,激起了強烈的民怨民憤,國內矛盾嚴重,最終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
為了緩解外部壓力,新生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廢除了美伊同盟,向蘇聯求和,以減少來自北線的壓力。如此一來,才能集中精力,應對以伊拉克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的進逼。
由於伊朗與蘇聯的地緣關係非常緊密,地緣政治矛盾不可調和,雖然伊蘇矛盾有緩和,但伊朗也不敢向蘇聯靠攏,同時也沒有與美國決裂。伊美同盟破裂後,伊朗收到了美國高度制裁,並扶持其勁敵阿拉伯勢力。兩伊戰爭後,伊朗國力大衰,而來自美國的制裁,更使得伊朗雪上加霜。
在沒有外援之下,伊朗要如何對抗阿拉伯呢?
答案就是自救,深挖伊朗內部潛力。不過,在中東,伊朗雖然是地緣大國,地緣實力不俗,但放眼世界,其也不過是二三流之輩。外部高壓強度大,也不會給伊朗足夠時間去發展國力,來抵制外部威脅。只有將將社會資源儘可能的集中到國家手中,全力應對外部威脅,才能確保國家安全。這裡的社會資源無非就是將民眾財富用于軍事,將成年男性招入軍隊。
當然,實現社會資源的集中無非就是有種方法,一種是強硬的,直接動用世俗權力,強迫民眾貢獻財產和人。不過,大家都知道,這種辦法是下下策,會引起致民眾的強烈抵制,引發社會衝突。
強硬措施不行,那就只能通過懷柔之術,用意識形態體系引導群眾,讓他們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自願買單。帶有原教旨主義色彩的保守意識形態,一方面打造崇尚簡樸的社會氛圍,從道德層面上來壓制人民的生活需求,進而節省消耗以供對外博弈;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興伊斯蘭的宗教狂熱,激發人民的聖戰情節。只有將國家的生死存亡與民眾自身的安危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民眾自願出錢出力。
不過,意識形態的形成並非是一天兩天,要靠它來引導群眾雖然效果好,但在面對巨大的外部威脅下,伊朗很難等到其生效的那一天。於是,將伊朗的權力架構嚴重傾斜於宗教層面,通過宗教掌權的方式,最快,最深入的影響伊朗的廣大民眾。
而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伊朗的宗教勢力就有了抬頭的趨勢,不過受到了世俗政治權力的巴列維王國的強力打壓。到了七十年代末,伊朗外部形勢急劇惡化,世俗權力一蹶不振,伊斯蘭革命爆發,宗教勢力也趁機上台。
這是伊朗實行政教合一政體的內部因素。從外部來看,政教合一,利於伊朗與阿拉伯的博弈。
伊朗可以通過增強內部實力,以及挖阿拉伯國家牆角的方式,來取得與阿拉伯國家的博弈中的勝利。而宗教就是一把利器。
在中東阿拉伯世界,伊朗有機會拉攏敘利亞和伊拉克。
在遜尼派占絕大多數的伊斯蘭世界裡,伊朗是個另類,踏實什葉派國家,也是什葉派的大本營。而伊拉克與敘利亞也與什葉派大有關聯。
當時,伊拉克掌權的是遜尼派的薩達姆,不過,就伊拉克整個國家的信眾而言,有差不多一半的是什葉派,且集中在伊拉克核心地帶—兩河流域。
雖然,什葉派占敘利亞總人口不到兩成,但當時執政的阿薩德政權卻是出自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教派,其政府和軍隊也基本上都由阿拉維派穆斯林組成。
這就是伊朗想拉攏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突破口。與敘利亞的當權者系出同門,如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遜尼派的薩達姆,由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加盟,會大大扭轉伊朗的外部形勢,並且,可以一舉確立在中東伊斯蘭世界的主導地位。
若伊朗依舊是一個世俗政治勢力掌權的國家,要以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為先才能獲得民眾認同。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是三個獨立的國家,而敘利亞、伊拉克又屬阿拉伯族系,伊朗是波斯族系,兩者有千年恩怨。這樣來看,伊朗是根本不可能以民族國家的身份,來爭取到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情感認同。
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一個宗教勢力的國家,作為什葉派宗主,在爭取伊拉克什葉派和敘利亞掌權的阿拉維派的認同上加了不少分。同時,伊朗又挑頭扛起伊斯蘭復興的大旗,對什葉派極有誘惑力。倘若伊朗真能促成伊斯蘭世界的統一,那麼,曾經的遜尼派極有可能皈依什葉派,奉伊朗為宗。
所以說,伊朗採取宗教認同,實行政教合一整體,是經營中東,分化阿拉伯國家的最佳手段。
歷史證明,伊朗的這個選擇是對的。現在的伊朗、敘利亞、伊拉克三國,某種程度上已形成了什葉派之弧的同盟關係,與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阿拉伯王權國,以及敘利亞的反對派和IS們分庭抗禮。
雖然,三國合作的最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國家利益考量,但什葉派也成為了三國的一條紐帶。所以說,伊朗的這步棋,非常明智。
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伊朗政教合一政體依舊存在,這就證明了其存在的價值,同時是符合伊朗國情的整體。那麼,未來,伊朗政教合一政體會怎麼演化呢?
一方面,來自美國、阿拉伯王權國的戰略對抗持續下,伊朗需要用宗教手段發動國民,承受巨大壓力。另一方面,既然政教合一政體對伊朗的發展是有效的,那麼,就要繼續沿用該政體,大肆籠絡伊拉克和敘利亞。甚至,伊朗可以借伊斯蘭復興,爭取遜尼派穆斯林的認同。
就當下而言,來自美國的高壓使伊朗處在水生火熱中。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也是硬骨頭,全力反抗美國。那麼,曾經親密無間的美國,為什麼一定要置伊朗於死地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75。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狹小貧瘠之地,為何能孕育出世界著名的伊斯蘭文明?
※面對美國的高壓制裁,伊朗憑什麼敢堅決說「不」?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