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亞洲第一龍的幾則趣事

亞洲第一龍的幾則趣事

亞洲第一恐龍應該非誰莫屬?早些時候,人們還一直拿不準。直到1957年,四川省合川縣太和鎮農民在古樓山山腰上開山修路時,無意發現了一具至今還是世界上已發現的相對最完整恐龍化石,人們才找到了答案。由於這具化石被深埋在距今1.4億年左右的紫紅色岩石里,所以它那包括19個頸椎、12個腰椎、4個薦椎和35個尾椎的整個脊柱骨架,都相當完整,就連後肢和腰部也保存完好。如此巨大、完整的巨龍化石一出土,立即震驚了世界。雖然這種恐龍的化石在1952年就曾被發現過,但由於當時發現的化石不夠完整,所以直到科學家第二次看到它完整的骨架時,才看清楚了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恐龍的體型非常龐大,堪稱亞洲第一,因此稱之為「亞洲第一龍」。這種恐龍生活於距今1.3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成年的它們通常肩高3.5米,從頭頂到尾尖全長達22米,體重可達20噸;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的頸部特別長,達9米,是長頸鹿的3倍,也是到目前為止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們若站在地面上,頭會很容易的伸進三樓的窗戶內。與所有的長脖食素恐龍一樣,它們的腦袋小得可憐,甚至還不如它自己的一塊脊椎骨大。科學家們推測,1.45億年前,亞洲第一龍生活的地區,到處生長著紅木和紅杉樹。它們成群結隊地穿越森林,用它們小的、釘狀的牙齒啃吃樹葉,以及別的恐龍夠不著的樹頂的嫩枝。它們用四足行走,那又細又長的尾巴拖在身後。在交配季節,雄性在爭奪配偶的戰鬥中用尾巴互相抽打……

說到亞洲第一龍的名字,還有一則有趣的事。它現在通用的名字叫馬門溪龍,但「馬門溪」這三個字既不是種屬名,也不是地名,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種恐龍的化石最初的發現地是四川宜賓的馬鳴溪渡口旁,當時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鼻祖——楊鍾健教授,馬上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馬門溪龍」,由於楊教授是陝西人,說話帶有陝西口音,在說「馬鳴溪」的時候被別人誤聽為「馬門溪」,所以在後來的文字記錄中,「馬門溪龍」便在無意間取代了「馬鳴溪龍」。

神奇的尾錘

在後來的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則關於亞洲第一龍尾巴的趣事。1954年,楊鍾健教授在建立馬門溪龍一屬時,因客觀條件限制,沒有辦法記述這種龍的尾部形態。到1984年,有學者在自貢大山鋪恐龍遺址中發現了有一種叫做蜀龍的恐龍,尾部非常奇特,尾巴的末端像個紡錘,是由幾個尾椎組成的。蜀龍雖然與亞洲第一龍不屬於同種,但因人們不知道亞洲第一恐龍尾巴的具體模樣,所以馬上產生了聯想:亞洲第一龍的尾巴會不會也有個尾錘?到了1995年,考古人員在自貢市匯東新區,挖掘出了一具保存非常完整的亞洲第一龍的骨架,才發現了真相:在這具化石的尾巴末端,竟然真的存在一個尾錘。不過,這個尾錘明顯不同於蜀龍,呈雞冠狀而非紡錘狀。

那麼,這個雞冠狀的尾錘究竟有什麼用呢?2007年,我國科學家先取得了尾錘的精確三維數據,然後用有計算機模擬技術對尾錘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結果發現,其尾錘的前端為固定端,後端為自由端;尾錘最具有打擊力的部位是自由端的「雞冠」頂部,該處最大的打擊力量為450牛頓,在快速揮動之下,這個部位發出的力量能夠輕易讓小型恐龍斃命,當然,對敢於來犯的大型食肉恐龍,這個部位也具有很大的殺傷力。研究還發現,尾錘的左右擺動比上下擺動更具有殺傷力。由此,科學家推斷,亞洲第一龍實際上是利用尾錘攻擊來犯之敵的。

巨足之禍

2001年,在我國新疆的一個深2米、直徑1米多的大坑內,發現了一隻小型食草獸腳類恐龍——泥潭龍。泥潭龍是一種食草性動物,長著類似手的前肢,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恐龍前肢過渡到鳥類翅膀的證據。在這之後的近10年間,考古學家先後發現了3個這種1至2米深、直徑1米多的大坑,同時發現了大坑裡面埋藏著的20多個不同種類的小型恐龍化石,其中就包括霸王龍近親——冠龍。就在考古學家們為這些完整的小型恐龍化石出土而興奮不已時,一個問題的出現讓他們產生了困擾:這些小型恐龍為什麼會集體聚集在大坑內死亡呢?

美國地質學家通過對包裹恐龍化石的岩石分析,發現這些大坑裡,堆積著火山泥岩和砂岩的混合物,那些倒霉的恐龍就是被這種混合物「淹死」的。雖然這些大坑位於現今的戈壁灘上,但在1.6億年前這裡是一片沼澤濕地。經過多方面研究,地質學家們認為,這種掩埋小型恐龍屍骨的大坑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亞洲第一龍的腳印,正是它們的巨大腳印,為我們演繹了一段帶有戲劇色彩的歷史——

侏羅紀末期,噴射的火山物質釋放出大量的灰塵,這些灰塵降落在沼澤地上,形成了類似流沙的火山泥層。當體型龐大的亞洲第一龍經過這種奇特地形時,它們的大腳會在半固體流沙層留下深深的腳印,之後腳印又被泥漿填充,隨即演變為隱形的「陷坑」。雖然體重18~22千克左右的小型恐龍和其他小型動物平時可以漫步在泥濘的地面上,但當它們踏入「陷坑」之後,便很難從中逃脫了。尤其是泥潭龍,它們通常以小群隊伍排列行走,所以它們更容易落入「陷坑」。由於它們僅使用後腿支撐運動,所以攀爬能力很差;再加上它們的身體上長有羽毛,當羽毛上沾著泥巴下沉時,體重自然會變得更重,所以逃脫就更為不易。更具有戲劇性的一幕是,由於坑大恐龍小,所以當一隻恐龍在「陷坑」中死亡後,其他小型恐龍還會接著落入「陷坑」,於是便發生了「集體死亡」慘劇。

雖然這一系列離奇的慘劇不是亞洲第一龍故意製造的,但現在看來,它們的確應該為自己惹下的「巨足之禍」承擔主要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唱歌對我們什麼好處?
「電」出來的大腦神功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