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蕩寇風雲看戚家軍制式武器
影片中最為關鍵的冷兵器主要是戚家刀、狼筅、鏜鈀和藤牌。
戚家刀是一種戚繼光加以改進的格鬥用刀具,主要用於剋制倭刀,其與與我國傳統的刀有著很大不同。倭刀採用的是雙手持握的方式,在近身格鬥中威力要比單手使用的刀大得多。明軍之所以在近戰中屢展失利以至於非常懼怕倭刀,也是與此有很大關係的。為了剋制倭刀的優勢,成繼光專門對明軍的戰刀進行了改進。影片中就有成繼光與盧健等人對比倭刀的鏡頭,實際上就為戰刀的改進埋下了伏筆。
戚繼光還採用了狼筅裝備部隊。狼筅是一種明代特有的障礙性兵器,最早是由明英宗時期的處州(今浙江麗水)礦工葉宗留起義軍發明的,當時稱「龍筅」,用以「開陣」。戚繼光發現這種兵器對於倭寇戰刀的優勢有很強的剋制能力因此將其用於平倭作戰。狼筅是用長而節又多的整根毛竹製成,主幹前端裝有鐵槍頭,兩旁多留枝刺,用火熨使有直有鉤,再用桐油灌之,並塗上毒藥。
鏜鈀也是戚家軍用於鴛鴦陣的武器之一,屬於長柄叉的一種,主要用於刺擊,其早在宋代就已經用於戰爭。戚繼光對於宋代流傳下來的鈀進行了改進,使其更為堅固和鋒利,成為其軍隊重要武器之一。更為獨特的是,鏜鈀在鴛鴦陣中不僅被用作格鬥兵器,而且還被用於發射火箭的發射架。管鈀長度為七尺六寸,重五斤,在平倭作戰中才開始使用。原來這種武器在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都有,但是形制有所不同,「乃軍中最利者」。鴛鷥陣中有2名士兵使用鏜鈀,共裝備火箭30支,敵人在遠距離時,軍隊即按命令使用火箭進行攻擊,敵人沖近之後則放棄火箭用鏜鈀進行格鬥。鏜鈀在鴛鴦陣中被歸類為短兵,主要用於保護長槍手的身後,與其協同進行近身格鬥。當然,鏜鈀手也肩負著在較遠距離上釋放火箭的任務。
藤牌也是從戚繼光開始用于軍隊裝備的。這種盾牌原來流行於福建地區,外形為圓形,用老藤編製而成,重量不過9斤,國徑長3尺,中心突出向外,周綠高出盾面,使得射到盾面上發生側滑的箭也會被擋住而難以傷到旁邊的人。戚繼光之所以使用這種盾牌,是因為當時明軍使用的盾牌比較笨重。當時明軍使用的手牌、燕尾牌等形體較大且重量大,如手牌採用自楊木或輕鬆木製成,長5.7尺,寬1尺左右,兩頭比中間略寬。至於影片中所展現的藤牌可以遮蔽倭寇烏髮射的子彈,其實是不符合事實的。
※奧夫拉多爾贏得墨西哥總統大選,或將成特朗普敵手
※韓國世界盃輸球導致軍艦爆炸?
TAG:鐵馬來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