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皇帝很特殊:獨愛飛鳥和雜耍

這個皇帝很特殊:獨愛飛鳥和雜耍

原標題:這個皇帝很特殊:獨愛飛鳥和雜耍


1


最近《延禧攻略》很火。每一個深宮婦人都有著逆風翻盤的機會。相對而言,流連在萬花叢中的皇帝卻別無選擇。

細數所有的宮斗戲,皇帝都是一個被選擇的看客,心知肚明的陪著後宮嬪妃演著一場又一場大戲。嬪妃們或許還有選擇人設的機會,皇上拿著的卻是透明的劇本,愛恨嗔痴全在固定的反應鏈上,容不得絲毫反轉。


因此歷史上的皇帝或勤勉、或瀟洒、或暴戾,或平庸,其底色都是壓抑的。


奈何每個人心裡都有著一場帝王夢,於是有人偏要架空歷史,抹平時代於皇帝的意義。送皇帝一次戲班的奇遇,然後讓他低頭俯視人間萬象,顧及生老病死,然後在一個樹端和另一個樹端之間拉一根繩索跳躍、飛騰。


自此,皇帝不像皇帝,飛鳥不像飛鳥,世間多了一位走索王。

2



蘇童其人


給皇帝築夢的這個人,他叫蘇童。


皇帝本也不是皇帝,他只是一個後宮婦人為了控制前朝的傀儡,他叫端白。

獨白的敘述者找好了,故事的載體到位了。《我的帝王生涯》正式拉開帷幕,一個昏庸無能卻又充滿著奇幻想像的端白迎面向我們走來。


端白這個人身上凝結了太多皇帝的影子,像是那個說著「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的司馬衷,像是愛看他人受酷刑的商紂王,像是南唐後主李煜,又像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更有甚者,讀完開頭和結尾居然還有一絲紅樓一夢的味道。


一句開頭便奠定了小說輓歌式的基調:「父王駕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濃重,太陽猶如破碎的蛋黃懸浮於銅尺山的峰巒後面」,如果說蘇童「化雪寒夜」的風格還不易為他人所理解,那麼開頭這一筆便以萬鈞之力往人的心口壓下了重石。少年為王的端白不諳世事,他只懂父親死了,新的皇帝上任,要戴那頂黑豹龍冠的是他。這座由蘇童構建的宮殿陡然立起,端白煞有其事的成為了一國之主,然而莽夫怎能當國王?只消一場異鄉的雜技表演,便能讓他的心飄之向遠。


「我倒覺得走索比當燮王威武多了,那才是英雄。我想了想我跟走索藝人的差別,很認真地說,我不喜歡當燮王,我喜歡走索藝人。」


無依無靠的病態君王如何在世間保持平衡?彷彿冥冥之中有神示:去走索。

端白不愛江山,他明白這王的寶座本就不屬於自己。端白不愛後宮佳麗,他明白美人不過是場政治利益交換。端白愛什麼?他愛飛鳥,因為想要卻不可得,每一隻籠中之鳥都充滿了想飛的慾望,端白亦然。


「我夢見自己像鳥雀一樣在宮中跳躍,十八道宮門在我身後一閃而過。我夢見一片模糊的閃著白光的空地,空地周圍聚集著模糊的黑壓壓的人群。雜耍藝人走索的繩子遺留在我頭頂上方,有一個聲音在人群和天空之間回蕩,抓住繩子,上去,走索,上去,走索。我抓住了繩子,我夢見自己像鳥雀一樣輕盈地飛起,恰恰落在天空中的繩索上,然後我的身體和繩子一起盪起來,向前走三步,向後退一步,無比輕捷和快樂,而靈魂中有一縷輕煙在走索的過程中裊裊上升。」


端白不是帝王,他找到了真正的我,在端白的那個世界裡,他是自己的走索王。他拋下了燮國老瘋子孫信的詛咒,拋下了端文端武兄弟的虎視眈眈,拋下了蕙妃的兒女情長,拋下了皇宮裡大片菊花的死氣沉沉,拋下了冷宮裡妃子的鮮紅舌頭。然後,他帶著他忠實的燕郎,爬出城牆,開始了他的庶民生涯。


3

「假如陛下去走索,奴才就去踏滾木。」


燕郎是誰?和所有宮廷劇一樣,皇帝身邊都有一個極其體己的大太監,他能夠陪著皇帝無惡不作、逗鳥賞花。而這裡燕郎要陪著端白去做一場未做完的夢,去成立一個雜技班。


燕郎於端白像是身邊的妻,低眉順眼的姿態從入了宮門的那一刻便再也洗涮不掉了。端白倚著燕郎,聞著他身上獨有的薄荷香,享受著屬於燕郎的卑賤。以至於後來,燕郎帶端白回鄉,端白亦是施施然的公子姿態。可是明明不應該了,有鄉可歸的那個人是燕郎啊!燕郎是值得去驕傲的!他端白在換裝遊戲時便該明白,脫了那身皇帝衣裳,他或許連走索藝人都不如。


誰讓寫燕郎的那個人是蘇童呢?「我迷戀於人物峰迴路轉的命運,只是因為我常常為人生無常歷史無情所驚懾。」君王或許還可以斷情絕義,可以僕人卻不可背信棄義。於是,燕郎沒有拋棄端白,他直追端白而上,如同當時說好的那樣:「假如陛下去走索,奴才就去踏滾木。」為了這一場主僕情誼,燕郎賭上了自己的性命,死在的盛世表演的途中。


故事講到這裡,世間唯留端白一個。黑豹龍冠之爭早已在初次離開時結束,再次歸來時故土已經淪為他國的領地。端白終於明白,哪有什麼勝利可言,大家都受了歷史的愚弄。


蘇童扔給端白一串棕繩、一個太監,然後把他推進人世污水,任憑他穿著飛鳥的薄衣離別又歸來。然而此時的世界已經不再歸屬於端白,一條灼熱的白茫茫的逃亡之路大開,他終於可以安心的當他的走索王,且看一隻白鳥從他的靈魂深處起飛,自由而傲慢地掠過世人的頭頂和蒼茫的天空。


4


月光還是從前的月光,假皇帝被人扒下那一身黃袍,愛上了走索和讀書。


「我用了無數個夜晚靜讀《論語》。有時我覺得這本聖賢之書包容了世間萬物,有時卻覺得一無所獲。」


僧人覺空留給端白的《論語》終究讀了下去。


這裡面有什麼呢?大概有後宮妃子被斬斷的雙手、有從母體硬被踩出的嬰孩、有大缸里的女孩玉鎖,還有一路上販賣過自己的端白。


這《論語》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大抵是端白完成飛翔的那道繩索。


他無需知道自己在這過程中是墜落還是上升,他只需去感受這世間道理如同林間空氣一樣,仔細的包裹著他,讓他在這搖搖墜墜的人間,竭力去平衡著些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替鏡 的精彩文章:

TAG:興替鏡 |